首頁科技 > 正文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2021-10-16由 科技正能量 發表于 科技

2019年6月6日,中國5G正式開始商用;2020年4月,5G登頂珠峰,在世界之巔宣告了5G時代的到來。

僅僅兩年,5G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成績:工信部發布的《2021年1-8月份通訊業經濟執行情況》資料顯示:國內5G手機終端連線數已達4。19億戶;同時5GtoB在製造、採礦、港口等領域已經開始快速發展,有一半的專案發生在中國。

的確,正是基於5G的連線底座,雲、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了融會貫通,形成合力,激發出史無前例的技術和應用創新,從而加快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換言之,只有5G的“水”足夠深,5G的全場景覆蓋足夠豐富,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這與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的思路不謀而合,他認為,5G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建設一張無處不在的千兆體驗網路,從熱點覆蓋到全場景覆蓋、從一人千兆到人人千兆、從先行行業場景到全行業數字化,構建一個5Gigaverse社會。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這不僅僅是個願景,而包含典型的以點帶面,以面帶體的方法論。5G時代,也不再遙遠。

5G提速,產業創新充滿想象空間

覆盤4G時代,從2010年到2019年的9年時間,4G改變所有人的生活,生活不再單線條,線上娛樂、消費、交流,移動應用的便利性,帶給生活無限的改變,這不僅讓4G手機得以普及,也讓物理世界之外的數字世界得到了極大豐富。

而5G帶來了不僅僅是更高頻寬和更低時延,結合更多的行業場景化創新,是5G展現真正價值的遠大未來。

過去兩年間,5G網路已取得了質的飛躍,據統計,目前全球已經商用部署了176張5G網路,站點數超過了150萬,5G網路規模得到爆發式增長。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另一項更有意義的資料,在於5G的滲透率,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韓國、科威特等國家的5G使用者滲透率已跨越20%的臨界點,運營商已經進入使用者增長、商業回報、網路建設的螺旋式發展新格局。

在細分領域5G的表現就更為出色:在消費者領域,5G達成了速率的10倍提升,並帶來了VR和360度影片直播等新應用。在企業市場領域,目前全球已經開展了10000多個5GtoB專案,不斷孵化5G業務創新。,

筆者認為,這是5G“能力化”的集中體現,因為5G大頻寬和低時延等特性,5G已逐漸推動VR/AR、機器視覺和AI等應用與製造、醫療、交通等行業產生了交融,5G成為了推動行業數字化的一種“能力”。

有分析預測,到 2030年,行動網路流量將超過有線,成為使用者網際網路流量的主要承載。在toB方面,5G行業數字化的探索也卓有成效,面向未來,5G能力還能持續演進,收編行業碎片化聯接,創造千億規模的物聯空間。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毫無疑問,無論是to C還是to B,5G都已經展現了改變世界的能力。而推動5G時代更快的到來,就必然要加快5G網路覆蓋的效率。因此,需要透過宏杆微立體組網,最大化宏站價值,以及杆站和室內產品的按需部署,來構建一張連續覆蓋的5G網路,使能toB & toC業務,構建5Gigaverse社會。就成為了一個必選項。

5G的全場景覆蓋,需要哪些技術創新?

在5G時代,“宏基站為主,小基站為輔”的組網方式是未來網路覆蓋提升的主要途徑。主要是5G時期採用3。5G及以上的頻段,在室外場景下覆蓋範圍減小,加上由於宏基站佈設成本較高,因此,需要小基站配合宏基站共同組網。

首先,宏站是5G網路覆蓋的“根本”,在運營商網路建設投入中,宏站投入佔比最高達45%,因此如何最大提升宏站容量和覆蓋成為關鍵命題。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華為的思路是透過多天線+超寬頻提升覆蓋和容量,最大化宏站價值。針對頻譜離散場景,華為推出頻寬高達400MHz的Massive MIMO產品,使能碎片化頻譜場景極簡部署。針對天面空間受限場景,華為BladeAAU將Sub-3G和Massive MIMO整合一體,實現單天面極簡部署。

特別是效能和節能雙提升的全新64TRX MetaAAU尤為引人關注。透過引入ELAA超大規模天線陣列和AHR Turbo創新方案,軟硬結合,實現Massive MIMO覆蓋和能效突破創新。目前,該產品已經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的四大城市進行商用測試。測試表明,相比傳統方案MetaAAU可以同時提升小區30%上行覆蓋和30%下行覆蓋,邊緣使用者平均體驗可提升25%。在小區邊緣覆蓋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基站可配置更低的發射功率,從而降低基站能耗,相比傳統AAU,能耗降低約30%。

其次,也是街道與居民區一直以來都面臨著站址獲取的難題,需要利用燈杆、牆面等部署簡易宏站,即杆站,作為傳統宏站的有效補充。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作為“小基站”,也是簡易宏站,杆站需要同時兼顧TDD頻段與FDD頻段,為4G、5G使用者提供覆蓋補充。今年,華為釋出了業界最小最輕AAU形態的杆站產品EasyBlink 2。0,支援32T32R多天線,透過最佳化天線陣列數,使體積和重量可減至20L和10Kg,可非常方便的在街道等盲區/忙區做覆蓋或容量補充。。

第三,宏站和杆站結合,其實已經解決了5G網路覆蓋的大部分難題,但5G網路在室內,還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華為也推出了業界唯一分散式M-MIMO,打造5G室內泛在千兆體驗。

據瞭解,華為LampSite 解決方案,採用TDD+FDD多頻多制式合一,結合創新的室內分散式Massive MIMO解決方案,相比4T4R可帶來4倍網路容量提升,實現室內泛在Gbps體驗,覆蓋機場、火車站、商場等室內重點場景的覆蓋。

不難發現,宏站、杆站和室內產品的按需部署相結合,構建起一張全場景覆蓋的5G網路,基本解決了所有行業場景利用5G網路,提高應用體驗,加速行業創新的需求。

華為的使命:做深能力,做厚底座

事實上,過去幾年,包括運營商、裝置廠商和一些行業整合商都在探索5G應用的場景,比如,大容量的資料採集和傳輸、高畫質影片回傳、機器視覺、遠端控制等等。應該說,5G商用從0到1的摸索期已經平穩度過了。

從2021年開始,5G行業應用開始進入到從1到N的大規模複製階段。這個階段,就是要把之前總結的典型場景廣泛地複製到更多的行業。因此,5G網路作為行業創新的底座,務必要完成廣覆蓋和高體驗。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在5G場景創新上,華為本身也有一些探索,如極簡園區5GtoB解決方案,面向不同行業的差異化需求,華為還將按需提供上行超寬頻、高精度定位、低時延、高可靠等能力;同時為了幫助企業加快toB網路的規劃和質量管理,華為也在推動智慧引擎驅動網路走向自動駕駛。

在5G創新的歷程中,華為總是在扮演探索者的角色,從一片5G的“無人區”出發,到5G成為整個世界公認的標準,沒有華為,就沒有5G技術的快速實現。

例如在5G初期,華為就堅持Massive MIMO多天線技術的開發,早在 4G 時代,華為就與運營商將 Massive MIMO 技術應用到基站中,5G時代到來後,這項技術的進化,使得基站裝置整合度更好,基站尺寸更小更輕,降低了 5G 網路的更新部署成本,實現了相比 4G 的 10 倍以上體驗升級;再有低於20KG的64T64R AAU和BladeAAUPro,這些輕量化的技術創新相結合,讓5G基站實現了極簡部署。

同時在5G進入規模化建設的當下,華為又在此基礎上推出了MetaAAU。引入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透過演算法、架構,軟硬體融合創新,實現效能和節能雙提升,開啟了Massive MIMO的新方向。

5G的“水”足夠深,創新底座才足夠穩

5G時代,技術創新永無止境,未來的十年是5G的十年。作為千行百業數字化的創新“底座”,只有做深能力,做厚底座,新的5G應用才會層出不窮。而這正是華為的使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