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 正文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2021-04-14由 雷科技 發表于 科技

大家可能沒意識到,雷電介面(Thunderbolt)和5G網路其實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它們都代表著頂尖的技術,有著極高的資料吞吐能力,也曾是高階裝置的專屬功能。不過5G網路只用了短短3年不到的時間就成為了手機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更是不少品牌的營銷重點。但雷電3顯然就走了另一條路——經歷了長達6年的發展,依舊沒能在大眾消費市場得到普及。

儘管雷電3推廣受阻,但「慘淡」的市場反應並沒有改變英特爾對雷電技術的期待。前段時間,英特爾高管Ben Hacker在接受採訪時就透露英特爾沒有放棄Thunderbolt技術的開發,下一代的雷電5(Thunderbolt 5)有望將頻寬從現在的40Gbps倍增至80Gbps,提升整整100%。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既然雷電技術這麼強,那按理說這個介面完全有能力「一統江湖」,成為手機、電腦與儲存外設的統一介面。為什麼多年發展後,雷電介面不僅沒能自立門戶,還要「寄USB籬下」,以相容模式發展呢?

過於複雜的介面體系

儘管大家都是雷電線,但根據內部的驅動方式,雷電3線纜可以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這兩種。其中被動式的雷電3資料線不搭載主動晶片,因此成本較低,同時與USB-C介面相相容的傳輸格式(USB3。2Gen2、DP等)也可以使用雷電3被動線傳輸。但因為被動線依賴裝置端(電腦、平板或硬碟)內的雷電3晶片驅動,所以這類被動線的線長通常也有所限制,一般不會超過兩米。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主動式的雷電3線纜顧名思義內建了主動晶片,因此也能實現超過2米的物理限制,實現超遠距離的高速率資料傳輸。但主動晶片的加入也提高了對線纜對裝置端的要求——主動雷電3線纜不再相容USB3。1等制式,僅加入了最基本的USB2。0傳輸支援。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這段描述是不是看著「令人頭大」?沒錯,這就是雷電介面現階段的處境。過去每一個介面都與功能一一相對:HDMI、小圓孔、USB-A分別與影片、電源、資料傳輸對應,「只要能插上就不會錯」。但USB-C與雷電3的出現則打破了這一認知。這條線能不能傳資料?接螢幕能不能出畫面?接電腦能不能充電?在把線接上之前我們根本不能分辨一條資料線能不能按照我們的「預期」使用。

高昂成本將使用者拒之門外

當然了,你也可以把手頭的C-C資料線全部換成被動式雷電3資料線,但一條雷電線300元的價格也不是誰都能承受得起。而且不要忘記,雷電裝置需要專門的雷電晶片驅動,即使你電腦搭載雷電3介面,如果你的行動硬碟或資料線不支援雷電3,那你也只能用基本的USB模式傳輸資料。雷電3的出現為硬體帶來了額外的成本,但對終端使用者體驗卻不能做保證,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舉動無法取得消費者的認可,自然不會被品牌所接受。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更重要的是,就大多數使用者的使用場景來說,雷電還是一個「徒增功耗」的概念,在平時使用時並不能體會到效能差距。大家想想上一次「複製50GB大檔案」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自己平時傳送的Word、Excel檔案又有多大?即使真的給到40Gbps的滿速雷電連線,實際使用時傳輸速度也會受限於緩慢的SATA固態硬碟或機械硬碟,沒有讓雷電一展身手的機會。

雷電介面如何反超?

儘管雷電介面在大眾消費市場的表現不盡人意,但這並不意味著雷電介面註定只能給USB陪跑。比如在廣播與影視製作領域,雷電3介面憑藉40Gbps的超高頻寬獲得了從業者的青睞,標準制式才正式商用沒多久,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上就有大量品牌推出雷電3介面的硬體產品。畢竟在廣播與影視領域,動輒TB的素材傳輸已是家常便飯。這種特殊的專業場景為雷電介面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無意間推高了雷電裝置的售價, 進一步拉開了雷電介面與大眾消費者的差距。

儘管99%使用者沒用過,英特爾依舊All in這個介面

從這個角度看,雷電介面如果想重回大眾市場,首要任務就是繼續降低雷電協議的使用門檻。這裡降低門檻並不只是降低電腦端的使用門檻,行動硬碟等外設端使用門檻也同樣需要降低。只有讓雷電介面走出行業「小圈子」,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都用能用到的介面,這個劃時代的傳輸協議才有可能被大眾消費者接受,前途無量的USB-C,也終於能展示自己十足實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