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谷歌的“一萬年太久”,IBM的“只爭朝夕”和中國的“百舸爭流”

2021-11-05由 數碼科技新潮流 發表于 體育

最近,關於“量子霸權”的新聞出現了白熱化的場面:谷歌宣稱自己實現了量子霸權,而IBM對此表示否定。這是怎麼回事呢?

只要理解了“量子霸權”的背景知識,就不難明白了。背景知識見我不久前的文章(“量子霸權”新聞的正確開啟方式 | 袁嵐峰)和影片(【科技袁人】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中國落後了多少?)。基本的要點是:

量子霸權的意思是,量子計算機在解決特定問題上遠遠超過現有的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可以遠遠超過傳統計算機,是因為它們的基本原理不一樣。傳統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位元,即一個體繫有且僅有兩個可能的狀態,好比一個開關。而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是量子位元,它好比一個旋鈕。

一個位元只有兩個狀態,一個量子位元卻有無窮多個狀態。因此,量子計算機有可能做到傳統計算機做不到的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計算機並不是幹什麼都特別快,而是隻對於某些特定的問題才特別快。

量子計算是當今最熱的研究領域之一,各國的政府和企業都在大量地投資。谷歌和IBM是兩個領頭羊,因此雙方激烈碰撞很正常。

那麼,谷歌這個成果到底是什麼呢?

按照2019年10月23日谷歌在《自然》雜誌的論文宣稱的,是第一次對某個問題,量子計算機超越了目前最強的超級計算機。

這個問題是什麼呢?

谷歌造了一個包含53個量子位元的晶片,對這些量子位元進行隨機的操作,會產生各種由0和1組成的字串,總共有2的53次方個。由於這些量子位元之間的糾纏,其中一些字串出現的機率應該比另一些大。要處理的問題,就是檢驗是不是真的出現這樣的分佈。

谷歌的“一萬年太久”,IBM的“只爭朝夕”和中國的“百舸爭流”

谷歌論文圖1對量子計算機結構的演示

很容易理解,這個任務天生就適合量子計算機,不適合傳統計算機,好比在打擂臺時挑了一個對某一方最有利的場地。你如果願意的話,當然可以說它勝之不武。而且,這個問題目前也沒有實用價值。但無論如何,能夠實現量子計算機超越超級計算機的演示,意義總是重大的,就像萊特兄弟的飛機首飛。

具體而言,這臺量子計算機花了200秒對一個量子線路取樣一百萬次,而現有的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完成同樣的任務需要一萬年。200秒對一萬年,如果這是雙方的最佳表現,那麼確實是壓倒性的優勢。

谷歌的“一萬年太久”,IBM的“只爭朝夕”和中國的“百舸爭流”

谷歌論文圖4對量子霸權的演示,注意最右邊黑色箭頭上方的一萬年與中縫中的200秒的對比

現在問題來了。IBM跳出來說,傳統計算機並沒有谷歌認為的這麼弱,——我還能搶救一下!IBM給出了一個改進的演算法,一下子把傳統計算機花費的時間從一萬年縮短到了兩天半。

谷歌的“一萬年太久”,IBM的“只爭朝夕”和中國的“百舸爭流”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所以開玩笑地說,現在的局面是這樣:

谷歌說:“一萬年太久!”

IBM說:“只爭朝夕!”

雙方在這一點上掐得你死我活。

兩天半雖然還是比200秒長很多,但畢竟是可以實現的了。這樣一來,就大大沖淡了谷歌成果的意義。

IBM為什麼能改進傳統演算法呢?因為谷歌的演算法只用到了記憶體,IBM指出:別忘了世界上有個東西叫做“硬碟”啊!把一部分資料放到硬碟上,透過適當的任務劃分,就可以用空間換時間。

這實在是個很簡單的思路,一說出來大家都能理解。因此,谷歌免不了“故意放水”的嫌疑。

不過話說回來,按照量子霸權這個詞原來的定義,只要超過傳統計算機就行,那麼200秒對2。5天也算是霸權了。原來谷歌還希望把傳統計算機打到算不動,這個目標現在被IBM的反對推遲了。

谷歌的“一萬年太久”,IBM的“只爭朝夕”和中國的“百舸爭流”

我反對這門親事!(電影《大話西遊》)

當然,傳統計算機的演算法還可以進一步最佳化,比如說降到1小時也不奇怪。不過同時量子計算機也在進步,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傳統計算機趕上量子計算機仍然是不太可能的事。

還有人會問:可以把地球看作一臺預測地震的計算機,計算的結果就是震給你看,那麼谷歌這臺量子計算機跟“地球計算機”有什麼區別?

回答是:在正常的語境下,人們不會把一個體系的自然演化當作一臺計算機。不過確實有一種實驗是觀察一個量子體系的演化,目標是用它來模擬另一個體系。這種實驗叫做量子模擬,可以非常高效,但只能幹這一件事,所以也被稱為專用的量子計算機。谷歌這臺量子計算機是一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在原則上可以幹任何事情,也就是說,它是可以程式設計的。專用的量子計算機超過傳統計算機,是早就有的,不足為奇。現在大家關心的,是通用的量子計算機能不能超過傳統計算機。

最後,在《自然》雜誌發表谷歌論文的前一天(2019年10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和陸朝陽等人在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傳了一篇文章 《用20個輸入光子在60模干涉儀中實現10的14次方態空間的玻色子取樣》)。這個工作也是在對某個特定問題尋求實現量子霸權,這個問題叫做“玻色子取樣”。

態空間的大小,就是總的狀態的數量。谷歌論文中的態空間大小是2的53次方,約等於10的16次方,即一億億。潘建偉與陸朝陽等人論文中的態空間大小約為10的14次方,即一百萬億,比以前的同類實驗增大了10個量級,但還不如谷歌的。因此目前他們還沒有實現量子霸權,他們用光子做到的玻色子取樣,用超級計算機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全檢驗。

在實現量子計算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徑。無論是谷歌,還是IBM,還是科大,各個機構和國家的百舸爭流,是這個領域蓬勃進步的最好景象!

點選關注我們,閱讀更多科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