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寵物 > 正文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2021-11-22由 蜜桃姐姐 發表于 寵物

繼“雙減”之後,又迎來“雙增”!

教育部10月26日召開新聞釋出會,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表示:

為了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雙減”落實的同時也在推動“雙增”。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雙增”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對應的是“雙減”後孩子們減作業、減學科類補習後空餘出來的時間。

換一個角度:“雙減”減輕了孩子的學科負擔,讓孩子們的時間出現空擋,那“雙增”就是填補這塊空擋的。

雙增分為哪兩增?

一增:

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減下來的時間用來增加學生在體育活動、美術、音樂等藝術類活動上的時間。

二增:

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鼓勵音體美機構辦學,鼓勵學生參加體育、美育培訓。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看似老生常談,但今年已經不再是“說說而已”,而是有了突破性的改變。

9月3日,教育部召開了第五場金秋新聞釋出會,重點推進中高考體育改革,高考新增體育學科已經勢在必行。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一位上海家長分享的2021課程表,學校已經開始安排:

每天一節體育課。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而美術、音樂早在去年教育部新聞釋出會上,王登峰就已經指出: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政策頻出,學生和家長們應接不暇,而孩子們的考試製度、成長環境也已悄然改變。。。

“雙增”到來,

對學生和家長的影響揭開

對於孩子來說,“雙增”無疑是打開了一扇原本關閉著的“門”。

有一句話說得好:不讓孩子試一試,你根本不會知道他有多優秀。

前段時間,一位網友上熱搜了,他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則兒子畫畫的影片,配文說:“有點不懂我兒子畫的是啥!”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看似凌亂的作品,線條幹淨流暢,網友紛紛評論這孩子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從小就有設計師的天賦。

同樣,公園裡一個兩歲的小朋友和叔叔打起了乒乓球,小小年紀能輕鬆和成人對打,讓路人無比吃驚。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天賦來的,只是長期被悶在教室裡,沒有得以發揮被磨滅。

而和天賦一起消失的是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代學生抑鬱、社恐。。。等情況頻出,甚至身體素質情況也大幅下降,讓我們不得不重視。

國家衛健委公佈了一組資料:

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

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每兩個兒童青少年中就有一個患有近視。

在保證孩子睡眠的前提下,從小學習美術、體育,不僅能鍛煉出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藝術氣息;而且還能挽救學生視力情況。“雙增”落實,已經刻不容緩。

只是,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雙增”的到來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1.不放下焦慮的家長,只會重新進入內卷

很多家長還沒從“雙減”政策中緩過神來,考試排名被取消、作業減少……對於孩子的成績,處處都埋著焦慮: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甚至有家長直言,只要中考、高考的分流制度不改變,家長雞娃的競爭就永不停止。

沒有哪個父母願意看著孩子就這樣躺平。

“雙增”一來,家長們的焦慮又一度登上頂峰,一邊抓著孩子學科類的成績,另一邊開始著手體育、美術、音樂的培養,沒來得及細細思考,又進入新一輪的雞娃。

“雙減”不減,“雙增”繼續增負,整個家庭又重新進入內卷。

2.“雙增”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壓力

和以前不同的是,藝術類教育這筆經濟賬光是一算就足夠讓人心慌。

後臺有一位家長算了一筆賬:

“我在***,我家有兩個孩子;

這裡上鋼琴小班課100元/節,美術課小班教學60元/節,舞蹈小班80元/節;

還有很多材料費,一架鋼琴湊合的也要1萬,美術的顏料、筆刷,還有舞蹈的舞蹈服、道具的花費也不少;

我給兩娃都報了,週六去上鋼琴課、舞蹈,周天美術;

一個月就得多出1920元開支,還沒有算材料費。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兩個孩子小病小痛不斷,又要交房租,和老婆的工資加起來也就1萬一個月,平時總要吃飯吧?”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在大環境下所有的孩子都報班,父母沒有培養孩子點才藝似乎就是不合格。只能一邊擔心著孩子的成績,另一邊硬著頭皮培養他們的特長。

新一輪的焦慮,又將開啟...

未來教育比拼,

不光是學科類,還有藝術類!

我們真的要繼續雞娃,讓他“十全十美”的發展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兩個真實的案例:

北大學霸杜青雲大家還記得嗎?

5年前,以全省第二的成績考上北大,而在此之前他努力刻苦,每天不吃飯也要省下時間在學習上,是所有人的表率。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大家都覺得,進入北大他的人生能一馬平川,可現實是習慣“死”讀書的他,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從此沉迷遊戲,最終不得不退學回家。

學習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哪怕考上了大學,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果生命裡只剩下學習一件事,那畢業後他怎麼走往後的路?

而和他成反比的,是一個北京小孩兒池亦洋。

池亦洋從小就不聽話,不愛學習總是開小差,脾氣暴躁,還動手打人。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他一生從此完了嗎?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橄欖球,這種運動讓他大受震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以此為目標,全身心的投入訓練。

跌倒,那爬起來;今天沒有練完,那繼續練習!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長期的訓練,他變得更成熟穩重,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站上了國際的舞臺,代表中國出戰世界橄欖球錦標賽。

他比同齡人活的更自信,更出彩。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很多家長一看到“雙增”,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

但實際上,“雙增”的意義,不是讓家長拼命給孩子堆砌,而是讓他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得以發展。

這會成為他努力學習,熱愛生活的起點和意義。

《小捨得》裡雅德學校的校長提到過“7分學習原則”,值得大家借鑑:

“讓孩子把70%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另外30%的時間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們有了喘息的機會,有了暫時把學習放一放的機會,能從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當中汲取營養,這樣才會更有動力。

熱愛生活才能熱愛學習,而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他們一直熱愛生活。”

縱觀歷屆學霸,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的發展比拼,早就不侷限於文化科成績,他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活得更“有血有肉”:

四川高考662分學霸呂濱睿,她從7歲開始學習古箏,已經過了八級;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重慶高考714分學霸劉昶,還精通鋼琴、游泳和演講辯論。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父母更換教育方式,已經成了必然的事情。

所有父母都該問孩子這句話...

2015年,人民網就發過一段話:

“教育一旦把考試作為研判教育的唯一手段,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把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的唯一尺度之後,

教育者所遵從的就只有知識、分數,只有空洞的說教、僵硬的制度和束縛人的鐵籠,

而唯獨沒有“人”、沒有“人性”。

那樣,

教育就會在遠離常識的路上越走越遠。

6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社會環境讓所有人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分數,把分數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家長自己。

但兜兜轉轉,我們終究要明白:

學習是很重要,但它不該是實現孩子價值的唯一途徑。

北大教授丁延慶和所有父母一樣,為孩子的成績頭疼,焦慮的一整晚睡不著,他強迫孩子做了很多事,後來兩敗俱傷。

最後,他說,不要用單一的尺度去看待孩子。

作為家長,你應該發現孩子們身上其它方面的優勢,找到一個最合適的途徑來協助他,讓他們在這些路徑上充分發展,成為有用之才。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一定要問:

“孩子,你覺得你喜歡做什麼事情?”

教育大變局!“雙減”之後又來“雙增”,家長速看...

不是盯著學習成績不放,也不是天天逼他刷題趕超別人,而是讓他找到真心擅長的東西,尊重他本來的個性,找到自我價值。

而這,才是“雙增”真正的意義。

大家共勉。

轉發分享,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放下焦慮,讓孩子快樂過一生!

歡迎留言,對於“雙增”,你們是怎麼看的?評論區一起討論~

*注: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