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2021-05-08由 百味歷史觀 發表于 歷史

中國歷史上貪官很多,清官也很多,除了海瑞、于謙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清官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清官。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十名 包拯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國,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汙,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塊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讚揚和稱頌的主要事蹟。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一代清官,這是很不容易的。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九名 湯斌

湯斌,字孔伯,祖籍保南睢州。他以漢人知識分子的身份率先入仕滿清,並大力推行清政府所倡導的文化政策,他生活簡樸,為時人所稱。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重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湯斌曾任江蘇巡撫,他動用庫房的銀兩為難民買米,不怕自己丟官,湯斌擔任江蘇巡撫兩年後升任禮部尚書,離任之日,蘇州百姓罷市三日,痛哭挽留,其情其景,感人至深。他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八名 于成龍

于成龍,字北溟,清朝山西永寧人。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康熙帝讚譽他為“天下廉吏第一”,康熙二十年春,康熙帝當面褒讚他為“今時清官第一”。于成龍始終把整頓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針對各屬賄賂公行,請客送禮之風,他從利用中秋節向他行賄的官員開刀,懲一儆百。他舉優劾貪,寬嚴並濟,時人說凡他所到之處,“官吏望風改操”。于成龍的官階雖越升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為扼止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僕”。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僕共吃”,在江南“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人民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吏在他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採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他天南地北,宦海20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只一個結髮妻,闊別20年後才得一見。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七名 孫叔敖

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令尹,以賢能、清廉聞名於世。孫叔敖是古代為官清正廉潔的典範。孫叔敖在任宰相期間,三上三下,升遷和恢復職位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權勢時不悔恨不嘆息。孫叔敖作為宰相,權力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輕車簡從,吃穿簡樸,妻兒不衣帛,連馬都不食粟。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他為相時乘的是木棧車,駕車的是老母馬,吃的是粗米餅、青菜湯,冬天穿山羊皮襖,夏天穿粗布葛衣,一年四季,面帶飢色。公元594年,孫叔敖患疽病去世,年僅38歲。作為宰相,家裡竟窮得徒有四壁,連棺木也未準備。據說他死後,其遺孀和兒子孫安搬出官府,寄居郊外,兒子窮得穿粗布破衣,以農耕為主,靠打柴為生,自食其力,由此足見其清廉。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六名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神宗時,他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司馬光對財物和物質享受看得很淡薄,沒有什麼愛好,對學問卻沒有不精通的。他惟獨不喜歡佛教、道教,說:“佛道的微言大義不能夠超過我的書,其中的荒誕我卻不相信。”他在洛陽有田地三頃,妻子死後,他賣掉土地作為喪葬的費用。他一輩子粗茶淡飯、普通衣服,一直到死。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五名 狄仁傑

公元676年,狄仁傑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由於聰明過人,又熟悉典章法度,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而且沒有冤訴者,成為朝野和民間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鏟奸除惡的青天。隨後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紀劾百官。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和信任。以“中華神探”的頭銜聞名中外的狄仁傑,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可以說,太宗之後,玄宗之前,稱得上政治家的只有狄仁傑。他作為一名精忠謀國的宰相,一生忠君愛民,謹慎自持、從嚴律己,是武則天最為寵信的大臣。他不貪權,不作惡,一生謹慎,為官清廉,算得上是武周第一大臣。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四名 趙廣漢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幹,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中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讚。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讚頌。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三名 徐有功

徐有功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也是一位以死守法的清官。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新唐史》對他有“雖千載未見其比”的讚譽。有關徐有功剛正不阿、守法護法的事例很多。他任法官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人數以萬計。他既不為己謀利,也不為君主之私慾所動搖。正因為他是一位守正不阿的清官,才能在種種誣陷冤告中傲然挺立。公正、忠誠、無私、才幹和勇氣,是徐有功成為古代最優秀法官的主要原因,因此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二名 于謙

于謙一生將清廉公正演繹得淋漓盡致,于謙在科舉之時就因為不願意歌頌吹捧監考而被惡意評低分數,即使這樣他也成功考中進士。在王振掌控內閣的時候,整個朝廷內部烏煙瘴氣,腐敗奢侈之風橫流。但于謙卻“出淤泥而不染”,曾有人勸導他識時務者為俊傑,但于謙表示自己兩袖清風,也不想透過阿諛奉承的方式來升官發財。于謙提拔的官員曾經向代宗推舉于謙的兒子,但是于謙明確對代宗表示自己的功勞不應該隨便就讓自己的兒子濫領,于謙覺得自己孩子的能力尚不能爬上高位。于謙死後,奉命抄家的大臣發現,于謙家中甚至多餘的錢財都沒有。奉命去抄家的錦衣衛都為之落淚。于謙的清廉,興安曾說:“彼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即彼去,令朝廷何處更得此人?”

盤點歷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馬光狄仁傑有爭議?

第一名 海瑞

海瑞是明朝第一清官,他的節儉聞名遐邇,海瑞自己在後院裡開闢土地親自種菜,妻子織布紡紗,有一年海瑞的母親做壽,家裡竟然揭不開鍋。海瑞的妻子把日常織的布匹拿出來,海瑞親自到集市上賣布。知縣大人哪裡知道如何做生意?布坊的老闆告訴他,一匹布十文錢,海瑞心想妻子和母親辛辛苦苦半個多月織下一匹布,竟然只值十文錢。好說歹說,布坊老闆終於同意一匹布加五文錢。海瑞揣著賣布換來的十五文錢,割了兩斤豬肉,這件事情還被其他官員當作笑談。一向清廉節儉的海大人居然破天荒地一次性割了兩斤豬肉。海瑞沒有兒子,僅有的妻子女兒已經先他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只有一個老僕人陪著他。海瑞死後,他的好朋友王用汲為他處理後事。翻遍海瑞的住處,只找到幾件打著補丁的衣服,有些是連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他們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宣告:文字內容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