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明回憶我的外公之二「智勇退土匪」

2021-04-22由 望江壹佰 發表于 歷史

上篇寫到外公參加抗戰的事,抗戰後外公解甲歸田回到大灣鄉里繼續家族生意,沒有參與內戰。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聽舅舅講述外公與土匪對峙鬥智鬥勇的事。

民國19年,也就是公元1930年,大灣街開始修建碼頭,通輪船。周邊地區的農副產品不斷地運到大灣,再用輪船運往廣州和香港等地,返程時又從廣州、香港那邊裝運紗綻和火油等日用工業品轉回大灣,再以大灣為集散中心銷往桂中各地。1943年4月,大灣街開通火車以後,這裡更是車來船往,旅客上下,商賈往來,一派繁忙。這是大灣街經濟繁榮的鼎盛時期,在當時以水運為主的年代,大灣曾被列為桂中地區的四大圩鎮之一,素有“小柳州”和“小香港”的美稱。

清明回憶我的外公之二「智勇退土匪」

時過境遷,現在的碼頭已經沒有當年的盛況了

解放前在廣西柳州穿山一帶土匪為患。土匪頭子聽說鄉里工商業發達,有錢人多,於是計劃洗劫大灣鄉,糾集了一百多土匪帶著槍浩浩蕩蕩就去了。

當時國民政府能力有限,根本無力對付土匪。外公作為地方有號召力的鄉紳,聞訊馬上派人聯絡了周邊鄉鎮和相關姻親家族,短時間內也集結了一百多條槍和幾百青壯年,把鄉里守得嚴嚴實實。土匪隊伍到了一看鄉里鐵桶似的防禦,暗自盤算估計佔不到什麼便宜,心裡也在打鼓。

清明回憶我的外公之二「智勇退土匪」

清明回憶我的外公之二「智勇退土匪」

這時,外公代表鄉里出面和匪首交涉:“你們看到了,今天我們鄉里一百多條槍幾百後生就擺在這,要是硬來,我們損失姑且不論,你們少說也要留下幾十條性命,大家兩敗俱傷,要怎麼搞你們自己看著辦。”

匪首一看事實擺在那,也是進退兩難:硬幹是要吃大虧的,但是帶著這麼多弟兄出來頂著大太陽走了好幾十裡地,什麼也沒有撈到就撤回太沒有面子。於是匪首提出說:“我的弟兄們遠道而來都餓了,不管怎麼說你們鄉里也要招待一下,我們要進鄉里吃飯。”

外公直接回復:“我安排鄉里各個商家一起出錢請你們吃頓飯,但是你們不能進鄉叨擾,我們安排好在鄉外路口擺好酒菜,吃完你們就走。”

匪首看著百多條槍的槍口和黑壓壓的人群,不得不答應了。吃喝完畢拱手告辭,土匪們撤走回老窩去了,自那以後都知道大灣鄉有人物,再沒有打過這大灣鄉的主意。

舅舅慢條斯理地講述這件事時,我彷彿看到了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外公有勇有謀,保衛鄉梓的颯爽英姿,其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亞於楊子榮。

清明回憶我的外公之二「智勇退土匪」

《智取威虎山》劇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