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2023-01-04由 史冊工匠 發表于 歷史

1922年,一直喜歡瞿秋白的丁玲,卻眼看著瞿秋白娶了自己的閨蜜王劍虹。

然而婚後七個多月,王劍虹突然離世,而瞿秋白卻沒有參加她的喪事,丁玲認為瞿秋白把王劍虹的病情傳給了她,這讓她很是惱火。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眾所周知,瞿秋白是一位偉大的革命者,也是中國革命的先驅,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他的外國作品也有不少,他在上海的時候,就一直在做著自己的文學事業。

瞿秋白的總體形象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文藝範兒,而瞿秋白那種身處亂世,儒雅儒雅的氣質,更是讓王劍虹、丁玲等不少“迷妹”為之傾倒。

丁玲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知名作家,她對文學與書籍的喜愛,與她少年時代的諄諄教誨密不可分。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丁玲少年時代,在桃源縣二師學堂唸書,與摯友王劍虹相識,從此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22年,正值五四運動的高潮,王劍虹是學校的領袖,丁玲肩負著民族的使命和責任,與好友王劍虹一拍即合,決定到上海來開開眼界。

他們所創辦的私立女中學堂,由陳獨秀、李達等人創辦,儘管僅有一年的歷史,但二人仍決定在上海定居,並時常去上海“偷學”。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就在此時,兩個人遭遇了人生的宿敵:瞿秋白。

瞿秋白二十多歲,文質彬彬,博覽群書,談吐風雅,談吐風雅,待人彬彬有禮,丁玲第一次見瞿先生,就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那時,丁玲、王劍虹兩人常常在上海大學教師們的教室裡走動,聆聽田漢的異域詩詞,聆聽陳望道的古文精義,聆聽瞿秋白教授俄語,那時沒有幾位教師能教授外語,何況是同齡人。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丁玲被瞿秋白深深地吸引住了,事實上,除了丁玲之外,瞿秋白的教室裡,也會有不少“迷妹”來欣賞瞿先生的風采。

丁玲總能看到一個熟人,正是好友王劍虹,再加上瞿秋白對待王劍虹的特殊,甚至比其他女生還要有耐心和溫和,丁玲見兩人關係越發密切,也漸漸決定了自己的後退。

她不清楚自己在友誼和愛情之間到底要走多遠,可她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的好閨蜜王劍虹比自己勇敢得多。

王劍虹和瞿秋白住在一起,兩個人甜蜜地在一起,當著所有人的面,見到丁玲,都和丁玲打了個招呼,丁玲很傷心,一種感情和友誼的損失,在丁玲的心中瀰漫開來。

丁玲在上海的時候,留給瞿秋白一段遺言:“這世上最寶貴的人是我的愛人,祝你倆快樂!”

1924年,瞿秋白與王劍虹在上海的一間小屋中結婚,結婚時兩人都是以詩歌、詩歌和生活為主題的,他們的戀情成為了整個校園的傳奇。

僅僅過了數個月,丁玲返回湖南,卻偶然接到好友王劍虹的一封信,丁玲得知王劍虹遇到了麻煩,不知是福是禍。

丁玲連忙開啟一看,發現王劍虹說他患有肺結核,言下之意,就是這種疾病和他有過密切的關係。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王劍虹明明只有七個多月的時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在那個時代,肺病幾乎是不能治癒的,丁玲也明白,自己這一次見到王劍虹,很有可能就是告別了。

丁玲匆匆忙忙地回到上海,想要見一見故人,卻發現王劍虹竟然死了。

讓丁玲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時瞿秋白竟不顧王劍虹的喪事,前往廣州出席孫中山舉行的會議,瞿秋白在仕途與感情上,做出了一個決定。

丁玲覺得瞿秋白“做賊心虛”的嫌疑更大了,畢竟只有瞿秋白才會和王劍虹有過如此密切的聯絡。

兩人成親七個多月,瞿秋白莫名其妙得了一場大病,將自己的病情轉嫁到了王劍虹身上,導致王劍虹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丁玲望著安詳地在喪事中死去的王劍虹,心中湧起一股悲涼,對瞿秋白更是充滿了怨恨。

可讓丁玲意外的是,瞿秋白非但沒有因為王劍虹的死亡而傷心,甚至連一分哀傷都沒有,短短數月時間,瞿秋白就娶了自己的另外一位弟子楊之華,瞿秋白與楊之華之間的感情,絲毫不遜色於王劍虹。

丁玲目睹情人瞿秋白被閨蜜搶走,卻未料到他們大婚後就是閨蜜葬禮

丁玲雖然對瞿秋白頗有微詞,但是她也知道,瞿秋白嫁給楊之華之後,兩人的關係一直很好,瞿秋白在革命方面也是盡忠職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

瞿秋白壯烈犧牲之後,丁玲在其《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中說:“王劍虹像瞿秋白熱愛的作品,只有把她深深地埋葬在心中,以緬懷和思念。”

也許,瞿秋白與王劍虹的感情,還有他們的提前離開,對丁玲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

因此,1929年,丁玲根據王劍虹與瞿秋白的戀愛關係,創作了一部傳奇性的長篇長篇長篇小說《韋護》,使他們二人得以長盛不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