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盈利頗豐,但實際到手利潤卻差強人意,企業該怎麼做?

2023-01-01由 小通說稅 發表于 歷史

因為市場不好,所以生意難做,不少企業在近兩年都接連倒閉。但即使再不好的市場,依然會有生意,依然能夠讓部分企業盈利頗豐。但這些企業也都不一定能把這些利潤實實在在的拿到手上,因為任何企業盈利之後,都需要納稅。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和企業不可懈怠的義務,因為只有國家有足夠的財政收入,才能讓整個社會得到更好的建設,才能讓整個營商環境變得更好,進而讓企業賺得更多的利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迴圈。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企業選擇鋌而走險,無視相關法律法規,選擇偷稅漏稅。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現在國家針對稅收這方面,管控的越來嚴格了,金稅三期的高效執行以及金稅四期即將全面上線,都是很好的例子。還想利用以往相關管理漏洞來降低企業納稅額,已經成為了過去,再想控制企業的稅費成本,只有合規稅籌一途。

而想要合理的稅務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成本,增加企業的實際利潤,一些地方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必不可放過。有人就會問,國家級的稅收優惠政策也不少,為什麼要選擇地方性的呢?憑心而論,國家級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多少企業能夠達標?地方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優惠力度上不一定低,而且對企業的門檻要求也不是那麼高,何樂而不為?

以三門峽稅收優惠為例:票額100萬

增值稅:政策支援比例在30%,大概3萬左右;企業所得稅:政策支援比例在27%左右;附加稅、教育附加稅、印花稅等根據行業不同,政策支援力度也會有所不同,獲得稅收優惠力度基本上都在70%以上,七七八八加起來本來需要交13萬,加上優惠返還4萬多實際上只用交8萬左右。

比如,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徵收政策,對於大部分行業都沒有限制,一年的營業額不超過500萬時,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之後稅率只有1%左右,如果對外開具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和附加稅還是免稅的。

比如,一般納稅人有限公司的獎勵扶持政策,正常經營申報納稅,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方財政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納稅額進行部分獎勵。

責任宣告:本文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所釋出的此篇文章僅用於轉發交流學習,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勞您聯絡,我們將立即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