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2022-12-31由 史曉生 發表于 歷史

“你不能決定你的父親有多少個兒子,但是可以決定,在你繼位後,還能剩下多少個兄弟!”——-奧斯曼帝國的“弒親繼承法”

奧斯曼帝國的王位繼承製,可以用“弒親繼承”來形容,即新蘇丹(國王)繼位後,會將自己的所有兄弟全部處死,從而保證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

在這種特殊的繼承方式運作下,奧斯曼帝國的王子,雖說擁有同一個父親,但他們卻是天生的仇敵。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而這種方式,也讓奧斯曼得以快速崛起,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不過,這種繼承方式有利也有弊,雖說在前期確實幫助了奧斯曼帝國的崛起,但在後期他們卻在這上面栽了個大跟頭,因此最終還是棄之不用了。

那麼,奧斯曼帝國為何會出現這種殘酷的繼承方式呢?又是因為什麼棄之不用的呢?這還得從奧斯曼帝國的第一任蘇丹奧斯曼一世在位時說起。

奧斯曼帝國的前身,最早時只是一個依附於花刺子模王朝的小型遊牧部落。

不過,隨著花刺子模王朝被蒙古人滅掉,加上蒙古人不斷往西擴張,這個部落不得不踏上了遷徙之路。

最終,在公元13世紀前後,他們又依附於塞爾柱土克曼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並且還獲得了薩卡利亞河畔的一塊封地。

至此,這個部落算是穩定下來開始繼續發展。

到了公元1290年時,該部落的首領埃爾託格魯爾去世,臨終前,他指定兒子為繼位者,而他的兒子,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開創者奧斯曼一世。

奧斯曼一世在接過父親的權杖之後,很快就迎來了一次關係到本部落未來發展的重大選擇。

公元1299年左右,羅姆蘇丹國皇室內部出現嚴重內亂,加上蒙古人的介入,最終導致該國被分裂成若干個酋長國。

而奧斯曼一世,正是趁著這個時機正式宣佈脫離羅姆蘇丹國,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在此之後,奧斯曼一世不斷四處征戰,逐漸收服了不少周邊的小酋長國,到了奧斯曼一世的兒子奧爾罕繼位時,已經吞併了羅姆蘇丹國之大部分地區。

但疆域擴大後,就出現了不容易管理的問題,這個時候,作為帝國的王子們就派上了用場,國王蘇丹自己的眾多兒子遣派至全國各地擔任總督,以看管和鎮守各個地區。

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當時能有效地統治全國,並且還能消化剛征服的土地,順便也可以鍛鍊一下各位王子的綜合能力。

只有綜合能力最強的王子,才可以繼承新一任的蘇丹之位

,這就是奧斯曼帝國最早期的王位繼承辦法。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這種方式確實有一定的好處,比如極大地鍛鍊了王子的執政水平,但同時弊端也十分明顯。

最大的弊端,就是這些被派出去的王子,其所掌握的權力很大,軍、政、財差不多是一手抓,而這也造成了該王子的實力越來越強。

實力一強,自然就有野心,也想嘗試一下當國王是什麼滋味,因此,當時就出現了為爭奪王位,眾王子不斷廝殺的情形。

因此,當時每一任的新蘇丹,都是在擊敗了所有兄弟之後才能登上寶座。

但是即便登上了寶座,新蘇丹也不得安穩,為什麼呢?因為那些沒有登上蘇丹寶座的王子,大多不甘心失敗,還會不斷挑起事端,甚至會聯合外族勢力來攻打本國。

曾經有一位奧斯曼王子,為了擊敗自己的蘇丹哥哥,不惜轉變信仰,就為了借到援軍殺回來。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幾乎一直在上演各種“大逃殺”的劇本,要麼是王子們在爭奪蘇丹之位相互廝殺,要麼是不甘心失敗的王子反攻新蘇丹。

這樣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讓新任蘇丹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比如鍛鍊他的執政能力,另外還鍛鍊了他的軍事能力等。

畢竟要是能力稍微次一點的話,隨時隨地都會被推翻。

但在蘇丹個人能力得到快速增長的同時,卻給奧斯曼帝國帶去了不少災難,整個帝國由於王子與王子,王子與蘇丹之間的“大亂鬥”產生了極大的內耗。

而在這種內耗下,奧斯曼帝國也出現了巨大的混亂,每一次政權的交替,都伴隨著血腥的廝殺,以至於在奧斯曼帝國的第四位君主巴耶塞特一世去世後,帝國出現了長達12年的“大空位期”。

到了奧斯曼帝國的第七位君主穆罕默德二世登基時,同樣也面臨著這種情況,而他為了減少這種內耗,同時也為了消除自身的威脅,因此,他就下決心要改變這種局勢。

於是,

新的王位繼承製度開始實施,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弒親繼承法”。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就在穆罕默德二世繼位的當天,他就下令,將自己的兄弟全部處死,其中,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也未能倖免於難。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眼裡,他的兄弟們才是混亂的根源,因此他在殺死兄弟後又頒佈規定,稱“為了維護更好的秩序,殺死親兄弟是最正確的事情”。

自此,弒親繼承法正式登上舞臺,並且,這種殘酷的方式也得到了奧斯曼帝國大部分官員的認可。

而在此之後,每一任蘇丹都會嚴格遵守這個制度,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處死自己的所有兄弟。

到了16世紀前後,這種殘酷的繼承製度更是發展到了頂峰,比如,在公元1595年繼位的穆罕默德三世,親手處死了自己的19位兄弟。

而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僅在16世紀,奧斯曼帝國就有多達44位王子被處死。

在這種制度下,最大的好處就是政權更迭變得十分穩固,不會再出現之前那種王子與王子之間的廝殺,更不會出現新任蘇丹為了平定兄弟們的不斷叛亂而焦頭爛額。

奧斯曼帝國,由此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也因此得以快速發展。

如果僅從表面上來看,這種制度在當時確實有好處,除了可以避免眾多王子以及其背後的利益集團形成叛亂之外,還可以“強制性”的減少王室成員,達到減輕中央政府財政負擔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沒有了王子叛亂,就少了很多戰事,而社會也因此變得相對穩定。

但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的制度,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這個弒親繼承法同樣也是如此,這個殘酷方式很容易出現皇室絕嗣。

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畢竟是個人就會有個意外,貴如蘇丹也同樣如此,比如在1603年,就出現了這種尷尬的局面。

當時,穆拉德三世病亡,其子艾哈邁德一世繼位,而他繼位時僅有十二歲,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嗣,並且史料記載其身體羸弱,常年患病,大有隨時猝死的可能。

而通過後來的事實也確實驗證了這個可能,艾哈邁德一世僅在位十年便病故,且一生無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在繼位之初,依然把自己的兄弟都處死的話,那麼奧斯曼帝國就會出現後繼無人的情況。

顯然這肯定不是奧斯曼帝國皇室所願意看到的,因此,當時在艾哈邁德一世剛繼位時,經過大臣與貴族們的一致建議,艾哈邁德一世的弟穆斯塔法得以保全性命。

這個穆斯塔法,就是後來的穆斯塔法一世。

除了很容易出現絕嗣之外,弒親繼承法還會給奧斯曼帝國的大臣和貴族們帶來另外一種負面影響。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奧斯曼帝國的體制,是由眾多小國組成的,也就是屬於一個多民族國家,並非是高度集權,這種體制就決定了整個國家相對鬆散的結構。

而在這種機構下,蘇丹之下的大臣也好,還是地方上的貴族也罷,不希望出現蘇丹把過多的權力集中在他手裡,更不希望蘇丹搞什麼“大一統”的政策。

畢竟一旦這樣,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切身利益。

但在弒親繼承法下,蘇丹的兄弟們都被處死,那麼權力就很容易被蘇丹全部掌握,這也是當時的大臣和貴族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阻止蘇丹不要殺掉全部兄弟,至少留一個或者兩個,這樣一來,活著的王子就成了對蘇丹的一種威懾。

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加入現任蘇丹胡作非為,那麼大臣和貴族就會擁立活著的王子登基,以頂替那個讓他們不滿意的國王。

出於上述這兩種考量,在穆斯塔法一世繼位後,透過大臣們的“努力”,弒親繼承法逐漸被廢除,蘇丹的兄弟們也不再被殺。

不過,當時的蘇丹也並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動作,雖說不再處死兄弟,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蘇丹就將兄弟們關在黃金打造的籠子裡,可以給與他們富貴的生活,但他們不能接觸政治,用這種方式來鞏固自身的統治。

在此之後,歷任蘇丹就延續了這種方式,而到了後來,奧斯曼帝國的繼承法在此基礎上改為了“長者繼承製”,即老蘇丹去世後,在皇室中挑選一位年長的王子繼位。

至於那些沒能被選中的王子,那麼只能是在籠子裡一直關到死為止了。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上述即是奧斯曼帝國繼承製度的演變,大體來說,繼承法經歷了三個階段,既“最有能力者繼承”、“弒親繼承”,以及後來的“長者繼承”這三種,而這其中,弒親繼承法是出於當時局勢的需要而產生的。

而在之後,弒親繼承法之所以慢慢被廢除,也是因為局勢的改變導致的結果,畢竟社會是一直往前發展的,不符合時代需要的制度必然會被放棄,因此,奧斯曼帝國的國祚有多久,與弒親繼承法並無太大關係,也不能將這種繼承方式當做其國祚延續六百多年的主因。

總而言之,早期奧斯曼帝國之所以會採取“弒親繼承”,主要是當時其政權較小,為了維持君主的合法性以及強大,這種繼承方式無疑是最有利的,並且透過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也是奧斯曼帝國早期能快速崛起的不二法門。

但隨著帝國的逐漸強大,作為君主來講,想要更穩定的統治,就必須把權力下放給官僚以及貴族集團,而不是下放給王子或者集中在君主手裡。

同時,得到權力的官僚以及貴族集團,也需要一定的手段,來剋制某些胡作非為的國王,因此,像後期奧斯曼帝國採取的養備胎式的“長者繼承製”,便是因此而來。

這樣的好處就在於,遇到一個英明神武的蘇丹,那麼他就帶著大家發家致富,但要是碰上一個胡作非為的蘇丹,也不至於給國家造成太大的傷害。

國祚六百年的奧斯曼帝國,長壽秘訣是登基殺兄弟的弒親繼承大法?

因此,真正讓奧斯曼帝國的國祚,能延續六百多年的關鍵和秘訣,其實是後期的“長者繼承製”,畢竟也只要這樣的制度,才是奧斯曼帝國走向成熟的標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