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2021-10-08由 愛思考的盧師傅 發表于 歷史

我是一個來自那不勒斯的義大利人。

2021年是“阿拉伯之春”十週年紀念日。時間真快啊,很快就十年了。然而直到今天,阿拉伯之春席捲過的很多國家仍沒有擺脫貧困、動盪的亂局。

各個強權出於自己的利益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插手干涉中東局勢,中東豐富的油氣資源、處於五海三洲的地利之便並沒有給該地區帶來持久的繁榮與穩定,反而是一道穿越時空的詛咒,引得兩面三刀的各路豪強在這片土地上興風作浪、征戰殺伐,而列強操控中東的命運最早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

故事要從那個男人說起: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

一、阿拉伯的勞倫斯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身著華貴阿拉伯長袍的勞倫斯)

1914年,第一次世代大戰爆發。在這場群毆混戰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站隊到德國一邊,中東形勢對於英國人極其不利。針對這種情況,英國政府準備從奧斯曼帝國內部下手,把目標對準了疆域內的阿拉伯人。

這裡簡單普及一下奧斯曼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關係。

在紅海的東岸有一長條形的帶狀地區,被稱為漢志。這個地方在阿拉伯民族的敘事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伊斯蘭教的兩大聖地麥加和麥地那就位處這裡。

而漢志地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吉達。漢志的興起跟一條傳統的貿易路線息息相關,這條貿易路線從葉門的港口往北抵達地中海港口,從南向北貫通紅海的東岸。受地理環境影響,這條貿易路線是由駱駝商隊主宰的。

而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就出身於麥加的古萊氏部落的哈西姆家族。這個家族長期經營著這條貿易路線。

雜湊姆家族世代居住於麥加,擁有“謝里夫”(阿拉伯語:“尊貴的”)的尊號,當然,作為地方上的實際統治者,他們又被稱為“埃米爾”(阿拉伯語:掌權者)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漢志地區)

“埃米爾”是伊斯蘭世界對於軍事統帥、上層統治者的稱呼,現在一些君主世襲制國家元首也用這個稱謂,比如像科威特、卡特爾的元首就叫做埃米爾。

1517年,麥加的謝里夫巴拉卡特·本·穆罕默德承認了奧斯曼帝國哈里發的地位,奧斯曼帝國的皇帝就擁有了“兩座聖城之僕”的頭銜,漢志也正式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麥加的謝里夫開始接受奧斯曼皇帝的冊封,但他作為麥加的統治者,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因為麥加的雜湊姆家族是穆聖直系後裔,“聖裔”在伊斯蘭世界有著至高無上的威望。奧斯曼帝國如此讓利的考量是為了獲得宗教上的合法性,以利於自身的統治。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前期。

要特別注意的是,奧斯曼帝國傳統上不是一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式的國家。帝國中央和地方上的實力派長期處於博弈狀態,由於帝國末期受到歐洲列強咄咄逼人的進攻壓力,奧斯曼人開始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這就使得中央和地頭蛇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

1872年,奧斯曼帝國著手建立希賈茲省,該省與謝里夫的轄地範疇一致,實際上在行政管轄上造成了一種雙元結構,省督和麥加的謝里夫權威經常發生衝突,引起了謝里夫的強烈不滿。

在大戰爆發後,當時的謝里夫侯賽因·本·阿里聽到風聲說奧斯曼帝國戰後一定會把他擼掉。他不得不趕緊行動與英法兩國聯絡,因為雖然他手下有五萬餘人有軍隊,但多為烏合之眾,槍支才一萬多杆。

蒼蠅就叮有縫的蛋,英國人馬上拍板說給槍給資金,並許諾在戰爭結束後成立一個統一的以大馬士革為首都的阿拉伯國家,承認他為阿拉伯之王,希望借阿拉伯人的力量,緩解中東緊張的戰事。 並向阿拉伯派遣了一批軍事顧問,勞倫斯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英國政府給這幫軍事顧問下的指令非常明確:煽動阿拉伯人搞事,捅奧斯曼帝國的菊花,減輕英軍正面戰場的壓力。同時他們還有一個暗線任務:將阿拉伯人控制在英國的勢力範圍下,防止其過分作大失去控制。

這是英國人一貫玩得非常溜的離岸平衡策略,防止歐亞大陸出現一個統一龐大的強權,要對潛在崛起物件內部摻沙子,扶持一個敵對內耗對手,最好能將其碎片化。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侯賽因·本·阿里)

1916年6月10號,侯賽因的長子阿里和三子費薩爾率軍發動起義, 包圍並攻佔了聖城麥加。

1916年10月16日,勞倫斯從英軍中東總司令部所在地伊斯梅利亞乘船抵達吉達港。他在那裡與侯賽因的次子阿卜杜拉進行了會晤,不久又見到了阿卜杜拉的兄弟阿里和費薩爾,很快成為費薩爾的摯友和軍事顧問。

勞倫斯在入伍之前就是一箇中東問題專家,他在1907年進入牛津大學,並於1909年獨自徒步考察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境內的十字軍古堡遺蹟。

他把自己在中東的考察筆記、草圖、照片都編入了他的畢業論文《12世紀末十字軍運動對歐洲軍事建築風格的影響》,這篇論文讓他在牛津以一等優秀成績畢業。可以說他在參軍入伍前就具備了在中東當間諜的潛質。

在阿拉伯半島的漫天黃沙中,勞倫斯脫下了自已的英軍軍服,穿上了阿拉伯人的傳統長袍。在新月下的篝火旁,他和阿拉伯戰士談笑風聲。在轉戰南北中,他和這些異族兄弟衝鋒陷陣。在運籌帷幄之中,他和費薩爾王子成了生死之交。命運將他的靈魂和這片土地緊緊相連,文人獨有的浪漫情懷激勵著他書寫屬於自己的英雄史實。

勞倫斯在他的自傳《智慧七柱》中這樣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我本欲製造一個新的民族,復興一種已逝的勢力,賦予兩千萬閃米特人建造他們那被激發出來的民族理想的夢幻宮殿的基礎。”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

漸漸地,阿拉伯不再叫他“那個英國人”,而是稱呼他“阿拉伯的勞倫斯”。

勞倫斯是優秀間諜的代表,是個能文能武的軍軍事天才,即可提筆搞學術,又可上馬千里走單騎領兵砍人,甚至還大膽地帶領阿拉伯人長途奔襲亞喀巴、大馬士革,儼然王者帶青銅,越塔收人頭。

這個看似有點文弱的小白臉還是個戰術大師,他發明了航空拍照技術,海上救援技術,以及空軍協同戰術。要知道飛機當時剛剛發明,勞倫斯馬上就在戰爭實踐中摸索出了這樣的花式套路,詹姆斯邦德跟他相比簡直是個弟弟。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隨著戰爭不斷地深入發展,勞倫斯越來越願意站在阿拉伯人的立場上為他們的切身利益發聲,這世間最鐵的感情莫過於一起扛槍出生入死。他已經漸漸知道英國高層僅僅只是單純利用阿拉伯人,這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深的陰謀。

但他仍盡著最大的可能去兌現之前英國政府曾經對阿拉伯人許下的承諾。這個時候,勞倫斯英國軍官的身份和他的內心發生了撕裂,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的後半生活在無盡的愧疚中。

二、《賽克斯-皮科協議》

1918年11月11日,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

在1919年的凡爾賽宮殿中,一戰各戰勝國為如何分贓吵得不可開交。而勞倫斯和費薩爾仍在為阿拉伯的獨立作最後的努力,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訊息一傳出,阿拉伯人霎間覺得自己一片真心餵了狗。英國人就跟渣男PUA小女生似的,拍拖時海誓山盟嘴裡跟調了蜜似的,各種承諾一口答應。哪知道英國渣男的承諾不僅跟開空頭支票一樣,還腳踏n只船。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1919年巴黎和會上,阿拉伯代表團領袖費薩爾(前)與勞倫斯(中排右二)等人合影。)

除了阿拉伯人外,英國人為了快速搞垮奧斯曼帝國,幾乎在同一時間和法國、俄國、義大利、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眉目傳情並對許下了彼此矛盾的諾言,不愧為國際政治中的頭號海王。

英國和法國早就在1916年5月16日秘密簽訂了瓜分中東的《賽克斯-皮科協定》,敘利亞被納入法國的勢力範圍,伊拉克、外約旦、巴勒斯坦等地區被納入英國的勢力範圍。作為交換條件,英、法還同意俄國吞併安那託利亞的東北部。

並且當時的阿拉伯半島上還有一個內志地區。內志有兩大家族,一個是親奧斯曼帝國的拉希德家族,另一個是反奧斯曼帝國的沙特家族。英國人早就在慫恿阿拉伯人鬧事的過程就對沙特家族和雜湊姆家族兩頭下注。

十月革命後,俄國蘇維埃政權將《賽克斯-皮科協定》曝光,侯賽因·伊本·阿里一看到這個協議氣得暴跳如雷,這性質跟渣男多人運動的聊天紀錄曝光一樣。他不禁怒吼:當初你們英國人可是拍著胸膛保證幫我建立一個包括阿拉伯半島、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區在內的大阿拉伯國家。

可渣男才不在乎道德和輿論上的汙點,反手就支援沙特家族背刺雜湊姆家族。

1924年,在英國的支援下,沙特家族攻佔了聖地麥加,一年後吞併了雜湊姆家族的整個漢志王國,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後來定國名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定都利雅得。

作為穆聖的直系後裔,雜湊姆家族失去了數百年來對麥加和麥地那的統治,退出了阿拉伯半島。

之後,侯賽因·伊本·阿里派幾個兒子率軍去收復敘利亞,但是敘利亞已被法軍佔領。第二子阿卜杜拉不得已只能放棄與法國爭奪敘利亞,在約旦人的支援下成為約旦國王。第三子費薩爾被敘利亞人擁立為敘利亞國王,但是最後被法國驅逐,英國遂扶植其為伊拉克國王。

1958年,伊拉克王國被推翻,伊拉克的雜湊姆家族成員全部遇害,只有約旦的雜湊姆家族至今依然還在位。

這一百多年來,中東各勢力對《賽克斯-皮科協定》的反抗,都是透過強硬的意識形態呈現出來,無論是來自埃及的納賽爾主義,還是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復興黨運動,理論基礎都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潮。

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領導人巴爾扎尼強烈反感這個協定:“毫無疑問,《賽克斯-皮科協定》是個錯誤。它就像包辦婚姻,從開始就註定了糟糕的結局。它是不道德的,因為它在決定人們的命運之前,從沒徵求過這些人的意見。”

被渣男傷害過的阿拉伯人

2014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大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大肆攻城掠地,而對外宣稱的口號是:粉碎英法在1916年簽署的旨在分裂阿拉伯領土的《賽克斯-皮科協定》。

“伊斯蘭國”所主張的疆域正是麥加的謝里夫想要恢復建立的哈里發國地區。

(感謝我的中國朋友大頭翻譯我的口述/Grazie mille)

全文完,如果覺得本文還不錯,那就請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謝謝您的支援。如果轉載本文,請與本人聯絡獲得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