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2022-12-27由 博物館狐狸 發表于 歷史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眾所周知,納粹德國在1942年的頭號戰略進攻目標是高加索油田,這導致了德軍在南方戰線的分兵,進而加速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慘敗。

但是後世有些研究認為,希特勒強烈要求奪取高加索石油,是一個嚴重戰略錯誤。德軍即使佔領了高加索的全部油田,也會遇到一個致命困難——石油無法運回德國!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德國對石油資源的強烈需求

自納粹政權成立之初以來,石油問題一直是納粹德國高層關注的焦點,因為德國缺乏天然石油資源。因此,德國除了大力發展人造石油工業外,也極力確保進口石油的渠道。

二戰爆發以後,坦克、飛機和軍艦都造成巨大的石油消耗。儘管德國人造石油工業已經規模化,但是進口石油的比例仍然很大。據估計,戰時德國每年石油需求量大約在600-1000萬噸之間,其中合成燃料(人造石油)的產量能滿足250-300萬噸的需求,進口石油仍需要達到500-700萬噸。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戰爭爆發後,德國與主要石油進口來源地美國、委內瑞拉等國的交通被切斷,只能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以及佔領下的波蘭等國獲取石油。石油進口量迅速銳減到從前的一半不到。

當時,蘇聯作為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產國,1938年的產量高達2930萬噸,確認石油儲量高達38億噸(以高加索油田為主)。因此,德國一度將石油來源寄託於蘇聯石油的出口。然而,蘇聯國內石油消費量很高,1938年達到了2790萬噸,出口量僅有140萬噸,因此無法填補德國的石油缺口。

這個情況,似乎和德國爭奪高加索油田沒有太大關係。但是,蘇聯石油出口量不多,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當時的事實——戰前蘇聯出口石油的運輸工具有限,德國與蘇聯之間自然也缺少足夠的油輪。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石油從高加索運回德國,難度很大

理論上,從高加索往德國運送石油,主要運輸方式是海運和鐵路。首先是鐵路,蘇聯多數情況下運送石油採用的是鐵路方式,但對於德國卻是另一回事。

德國和蘇聯採用了不同的鐵路軌距,在兩種軌距的交接處,轉運石油產品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不僅是鐵軌尺寸,連油罐尺寸也不統一。蘇聯往往還使用海運到敖德薩港,再裝上鐵路的運輸方式,但離開敖德薩後仍然會遭遇軌距的障礙。這是蘇聯對歐洲石油出口的一個主要瓶頸。典型例子是,1941年前蘇聯每年透過鐵路出口德國的石油只有20多萬噸。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除了軌距外,蘇聯鐵路的承載容量也是一個障礙。二戰爆發前,蘇聯鐵路運輸一直處於“超載”狀態,各種原料和產品都擁擠在幾萬公里的鐵路線上,留給石油運輸的空間並不大。儘管如此,高加索的石油是運往蘇聯全國各地的,分攤在每個方向的承載壓力並不大,但如果將幾百萬噸石油全部壓在通往德國的一個方向,鐵路承載能力就會癱瘓了。

從高加索經過烏克蘭再到波蘭和德國,鐵路線長度超過3000公里,一路上的每個節點都可能出現“堵塞”現象,因此只能保證有限的石油輸送能力。據估計,如果使用鐵路運輸100萬噸石油產品/年,至少需要準備5000節10噸級的油罐車,這對當時的德國是一個巨大的基礎建設負擔。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第二個選擇就是海運,其中還可以利用裡海、伏爾加河、多瑙河等內河航路。戰爭期間,德國工業部門曾將這種運輸方式,設想為從高加索運出石油的主要手段,但是同樣存在巨大障礙,那就是沒有油輪。

德國自己在黑海是沒有現成油輪的,即使搶奪繳獲蘇聯的油輪,用處也不大。蘇聯在黑海只有21艘用於運油的船隻,不僅運量有限(每艘運量只有幾千噸),而且在開戰後損失巨大。1941年-1942年,蘇聯黑海油輪被德軍擊沉了10艘,德軍僅繳獲1艘。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更重要的是,蘇聯油輪噸位仍然顯得太大,噸位普遍在8000-1000噸左右(例如莫斯科型為8900噸,Emba型為7800噸)。當時,羅馬尼亞的蘇利納港只能接收高達4000-6000噸級的船舶,這意味著更大的船舶無法進入多瑙河口。

德國還曾尋求羅馬尼亞的多瑙河運輸船隊,但經過考察後,發現運載能力也有限,不可能實現運輸幾百萬噸石油的需求。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有分析指出,即使德國以“完美方式”佔領了高加索油田,繳獲了完整的油田設施,仍需要大量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新建幾千公里的鐵路,製造數以萬計的油罐車,數以百計的內河油輪,或者乾脆建設一條輸油管道。

但是這些工作,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曾有德國學者分析認為至少需要五年,這還沒考慮大量游擊隊的破壞,以及德國工業的受損情況。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德國仍然輕視了斯大林格勒的戰略價值

從上述分析來看,德軍在1942年急於搶佔高加索油田,對於補充德國石油缺口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至少在1945年以前,德國獲得了高加索石油,也無法加進德國的戰爭機器裡,德國仍必須依賴於本國的人造石油和羅馬尼亞的進口石油。

不過,德軍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還有另外一個戰略意義,就是“掐斷”蘇聯的石油動脈。儘管德軍無法利用高加索石油,但掐斷蘇聯自己的石油供應,對戰爭結果仍然是非常有效的。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但是,這裡就出現了一個荒誕的歷史事實——掐斷蘇聯的石油供應,只要佔領斯大林格勒就足夠了。因為斯大林格勒——這座伏爾加河畔的城市,不僅是蘇聯鐵路的關鍵節點,也是伏爾加河運的必經之路,基本控制了高加索石油的向外輸出。

只要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蘇聯控制下的高加索油田,只能將石油透過裡海運送往西伯利亞方向,莫斯科等大部分核心地區將陷入“石油中斷”的困境。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蘇聯其他地區的油田,包括巴什基里亞、恩巴、費爾干納和土庫曼在1938年的總產量為260萬噸石油,只佔蘇聯總產量的8。6%。其中,汽油出產量是每年70萬噸油,每月大約是5。8萬噸。相比之下,蘇聯軍隊每個月需要的燃料和潤滑油為22。18萬噸,其中75%是各種等級的汽油,大約是高加索以外地區所能供應的2。8倍。

也就是說,屆時蘇聯軍隊數以萬計的坦克和飛機,大部分將無法開動,如同戰爭後期的德國軍隊一樣。但是,這些想象只能作為納粹德國的後悔藥。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1942年夏天,德軍將南方集團軍群分成兩部,B集團軍群(第2、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負責攻向斯大林格勒,A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第17集團軍)則攻向了高加索。德軍數量有限的坦克(1200輛)和作戰飛機(1640架)也因此兵分兩路,大大削弱了單個方向的攻擊力量。

歷史的結果,大家都是清楚的。德國B集團軍群由於力量不足,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陷入了持久戰,最終被蘇聯大反攻擊破,第6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被殲滅。

高加索石油對德國根本沒用?1942年,德軍戰略方向發生致命錯誤

由於斯大林格勒的失敗,已經成功殺到高加索山脈的德國A集團軍群,不得不撤回來,丟掉了幾十萬平方公里的佔領區,整個高加索作戰幾乎毫無意義。不僅沒有獲得德國急需的石油資源,反而白白浪費了兵力。

可以說,德軍在1942年在南方戰線分兵兩路的決策,已經決定了戰爭的徹底失敗。(作者:陶慕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