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2022-11-29由 炎黃錄 發表于 歷史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奇案,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張汶祥刺殺的案件,更是一躍成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

張汶祥和馬新貽無冤無仇,他為何要搭上前途性命去做這樣的事情呢?難道真的像戲文裡說的那樣,張汶祥是為了情才殺了馬新貽嗎?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撥開重重迷霧之後,張文祥和馬新貽之間的故事好像並不簡單,他們不過是權利鬥爭的犧牲品罷了。

更是有不少的人猜測這起案件是慈禧和曾國藩鬥法才釀成的悲劇。

刺馬案始末

這場離奇的案件發生在1870年夏天。

據目擊者稱,那天天氣涼爽,因此操練場上有很多群眾圍觀士兵操練,馬新貽檢閱完士兵後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擠出人群,走到一處寬敞的小路。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正當馬新貽想要打道回府時,突然從前面衝出一個人。

他神色悲慼,手裡拿著訴狀,撲通一聲跪在了馬新貽面前,大聲喊著:“老爺,我冤枉!”

馬新貽身邊的侍衛想要攔住,但是被馬新貽制止了,作為一介清官,有人喊冤馬新貽自然是要處理的。

然而就在馬新貽認真閱讀訴狀的時候,原本跪在地上的人卻突然一躍而起。

只見他從身後抽出一把匕首,倏地就刺進了馬新貽的肋下,疼痛感瞬間襲來。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馬新貽無力的倒在了地上,可是這個歹徒還沒有收手,他旋轉著利刃在馬新貽的傷口上轉了一圈後才拔出來。

鮮血噴湧而出,連馬新貽身邊的侍衛都是後知後覺,當他們反應過來想要拔刀制服歹徒時,馬新貽的呼吸已經很微弱了。

巨大的躁動也吸引了很多圍觀群眾的注意,緊接著有人喊著“殺人啦!救命啊!”

有人四下逃竄,你推我搡,生怕兇手發起瘋來傷害到自己,場面也徹底失去了控制。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但是目前當務之急是救人,馬新貽的幾個侍衛合力把馬新貽帶回總督府,快馬加鞭請來了大夫,但是那時候馬新貽就已經臉色蒼白,昏迷不醒了,即便神醫來了恐怕也束手無策。

就這樣,馬新貽在痛苦中堅持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便離世了,這件事也如風一樣傳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裡。

朝廷欽點的大臣竟然無故被殺,兇手豈不是在和朝廷叫板?於是審訊兇手的工作便緊鑼密鼓展開了,秉持著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的原則,光是審訊罪犯就好了好幾天的時間。

可是結果卻並不像預期那麼順利,幾天下來,除了知道兇手名叫張汶祥之外,什麼有用的資訊都沒提取到。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劇照

查案連殺人動機是什麼都不清楚還怎麼查?可想而知這個案子要因為兇手的不配合而延遲結案,但是坊間的流言卻已經不脛而走。

有人說馬新貽死於情殺,早年間馬新貽和張汶祥、黃縱三人是好兄弟,但是黃縱的妻子喜歡馬新貽,馬新貽也屬意女子,可他礙於兄弟情分一直沒有正面迴應過。

直到馬新貽做了總督後,地位攀升,這才霸佔了黃縱的妻子。

張汶祥氣不過馬新貽奪人之妻,於是就設計了這一出“刺馬案”,但是也有人說馬新貽的死並非那麼簡單,而是一場政治謀殺。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眼看謠言越傳越廣,負責督辦此案的張之萬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該如何是好,就在這時,一直不配合的張汶祥竟然開口說話了。

據張汶祥說,他殺馬新貽就是因為馬新貽剛來到兩江做總督時大肆的裁兵,而他就在被裁之列,所以他一直懷恨在心,這才動刀殺人馬新貽。

但是這個理由顯然佔不住腳,當時馬新貽不僅裁了張汶祥一人,足足裁了一萬多士兵啊!為什麼就只有張汶祥會這樣做,其他人卻沒有呢?

再者,裁兵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之久,按理說被裁兵時,張汶祥的情緒應該是最憤怒的,為什麼張汶祥沒有在裁兵之後立即對馬新貽下手呢?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清朝官兵

種種疑點都證明張汶祥在撒謊,再結合張汶祥殺人之後非但沒有逃跑,反而扔下匕首一副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的表現,張之萬更確定張汶祥的動機另有隱情。

但是即使真相仍未浮出水面,張之萬也不能繼續查了。

慈禧太后早就下令要求徹查此案的官員做到迅速、公正,為了覆命他必須給這個案子做個了斷,否則落得辦事不力的罪名,罷職都是他幸運。

在種種壓力下,張之萬不得已想了一個辦法,既然張汶祥說他殺馬新貽是因為對馬新貽懷恨在心,那麼就按照這個說法回稟慈禧太后不就行了嗎?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但是慈禧太后哪是那麼好騙的?聽過張之萬的回覆後,慈禧太后又派出了刑部主官鄭敦謹去兩江查案,誓要查他個水落石出。

慈禧太后為什麼對刺馬案如此上心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愛才惜才嗎?刺馬案的真相又會牽扯出哪些人物呢?

刺馬案的真相

話說鄭敦謹臨危受命絲毫不敢含糊,哪怕是頂風冒雪也要趕路,歷時一個多月,他終於在大年初一趕到了,第二天覆審便正式開始了,這次,鄭敦謹還有一個陪同,曾國藩。

曾國藩是大人物,有他坐在身邊鄭敦謹更不敢出半點差池,但是在仔細查閱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鄭敦謹發現了一個疑點。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知情人說在張汶祥刺殺馬新貽後嘴裡一直說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一向經驗老道的鄭敦謹覺得事情不簡單,張汶祥是誰的兵呢?他這樣做又是為誰報仇呢?

鄭敦謹想從張汶祥身上找答案,但是張汶祥還是拒不開口,這時候有人提議用刑,可是萬一行刑過力傷了張汶祥的根本,恐怕就更難問出所以然了。

鄭敦謹也沒了辦法,只好向身邊的曾國藩求助,這幾天來,曾國藩一直沒有開口說話,臉色也是沉沉的,或許他對案子有新的看法。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可是曾國藩開口就彷彿平地一聲雷,他說:“看來只好照張之萬原奏之法奏結此案。”

此言一出,鄭敦謹瞬間就慌了神。

曾國藩的意思是不要繼續查下去,就按照之前的結果稟告太后,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曾國藩知道什麼內幕,甚至這件事情都很有可能是曾國藩主導的呢?

鄭敦謹不敢細想,如果他還揪著這件事情不放,到時候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可能就會在神不知鬼不覺中被了結,這件事也徹底讓鄭敦謹明白了官場的水究竟有多深。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張之萬

當他按照張之萬的說法回稟了慈禧太后之後,這件事也徹底結束了,那麼真兇究竟是誰呢?

事實上,其實真兇就是曾國藩!而曾國藩殺害馬新貽的原因還要從太平天國運動時開始說起。

刺馬案?政治謀殺案!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軍與太平軍打得不可開交,戰場上,洪秀全的太平軍風頭正盛,清軍根本是他的對手,眼看洪秀全就要攻進皇城,慈禧太后只好找到曾國藩求助。

曾國藩手握著一支湘軍隊伍,慣於適應戰場,在曾國藩的幫助下,洪秀全被鎮壓,攜家帶口匆匆逃竄,在逃亡的過程中,他們遺留下來大量的金銀珠寶。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但是戰爭結束後,慈禧並未見到分毫,於是她便找來湘軍總領曾國藩,想要問個清楚,可是曾國藩卻說根本沒有見到什麼錢財之物,可能是在戰火中被燒乾淨了。

這話要是騙騙三歲的小孩還算說得過去,但是細想,怎麼都不可能。

所以多年來,慈禧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再加上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後,湘軍徹底在民間出了名,受到了百姓的擁戴,慈禧得知此事後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

天下是大清的,曾國藩兵強馬壯又得民心,萬一他起兵造反怎麼辦?整日思慮這件事的慈禧夜不能寐,總想削弱曾國藩的勢力。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慈禧和曾國藩劇照

於是她就想了個調虎離山之計,把曾國藩調走,兩江計程車兵就是群龍無首的狀態,而曾國藩想要遙指江山也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緊接著讓馬新貽接手兩江的大小事宜,並在暗中調查那筆財寶的下落,這樣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了。

那慈禧的把戲曾國藩知不知道呢?

他知道,所以才有了馬新貽被殺一事,殺了馬新貽就是在告訴慈禧,兩江這塊地盤姓曾,誰來了都不會有好果子吃。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慈禧也接受到了曾國藩的暗示,只好將他再次調任回兩江,繼續做兩江的土皇帝,所以,馬新貽只是一根引線,刺馬案本身就是一場政治陰謀。

那既然慈禧太后知道刺馬案出自曾國藩之手,為什麼還非要派一個鐵面無私的人來查過之後才肯罷休呢?難道慈禧太后還有其他的打算?

其實慈禧太后這麼做一來是為了堵住悠悠之口,明確的告訴世人,鄭敦謹都說這就是一場簡單的糾紛,其他人就不要再過多關注了。

二來慈禧太后也想求證一下張汶祥是不是真的是曾國藩的槍子,如果是的話,她就更要謹慎小心了。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由此也不難看出,曾國藩和慈禧之間的矛盾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馬新貽的死只不過是雙方相互試探造成的一場悲劇。

那麼,被害人馬新貽知不知道這次赴任將會是一場劫難嗎?

根據史料的種種跡象表明,馬新貽其實早就知道這次調職是一場關乎生死的大事,具體有幾點細節能證實。

馬新貽被調任之前,曾經進出過養心殿,那時正是六月,而六月時北方還沒有盛夏那般炎熱,可是當馬新貽出宮後卻渾身都溼透了,這就足以見得他們談話的內容令馬新貽緊張,甚至是驚恐。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馬新貽

並且,被慈禧召見之後,馬新貽請了長達二十天的假,雖然對外宣稱是探親假,但是馬新貽的爹孃早就已經去世了,他去哪裡探親呢?

他其實是回到老家給親人掃墓了,那時候既不是清明也不是中元,他為什麼要掃墓呢?

只能說明他知道自己即將成為慈禧計劃中的一步死棋,去兩江有去無還。

其次,根據馬新貽的兒子說,在祭祖期間,馬新貽一直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而且還特意囑咐過,如果他在兩江有不測,千萬不要追查兇手。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劇照

也就是說馬新貽知道有人會去殺他,而且這個人還是馬家惹不起的,只有不追查才能保住馬家全家的平安,要不然,誰家出了人命不會追查到底呢?

除了這些能佐證馬新貽早就知道慈禧陰謀的疑點外,刺馬案還有很多迷霧將事件渲染的撲朔迷離,其中就包括鄭敦謹查完案之後的表現。

按常理說,查完了一個重案,鄭敦謹可以回去領賞了。

但是鄭敦謹並沒有那樣做,他不僅沒拿曾國藩給他的賞賜,而且還直接向朝廷提出辭官回家。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劇照

能讓一個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包公告老還鄉就說明鄭敦謹可能已經知道真兇是誰了,只不過他也不敢直言,只能辭官以表達對判官這份工作的尊重。

或許鄭敦謹透過這件事也明白為官的初衷已經變了,如果不能公平公正的斷案,那他也沒有必要為了這一官半職耗費時間了。

其次,在案子結清後,兩江總督的位置再次出現了空缺,這時候,朝廷任命曾國藩回到兩江繼續任職,可是曾國藩卻並沒有馬上動身,而是過了三個月才到任。

曾國藩的反應很耐人尋味,反倒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了,如果這件事和曾國藩沒有關係的話,他大可坦坦蕩蕩的去兩江,既然他不去,就有逃脫嫌疑的動機。

剿滅洪秀全後,曾國藩與慈禧鬥法,驚心刺馬案成為關鍵一擊

種種跡象表明,刺馬案是慈禧知、曾國藩知、馬新貽知的政治事件

此事揭露了清末時期一部分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甚至草菅人命的醜陋嘴臉。

刺馬案的發生也代表清末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人人把利益放在了眼前,而不顧及國家的命運,張之萬和鄭敦謹的“尚屬可信”也變成了一個笑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