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現代猶太人,大多數是古可薩汗國人而不是亞伯拉罕後裔

2022-10-05由 增長見識與智慧 發表于 歷史

亞伯拉罕生存在公元前1900多年(那時中國早已實行奴隸制度近百年),最早住兩河流域蘇美爾的烏爾城邦(今伊拉克南部);後來因兩河流域以西的阿摩利人入侵,建立古巴比倫王國,亞伯拉罕遂離開蘇美爾,遷徙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帶)。

亞伯拉罕把權利傳給兒子以撒。以撒的長子叫

“以掃”(Esau)、次子叫雅各。有一次,一掃外出回家感覺很餓,跟雅各要一碗紅豆湯喝,雅各要求一掃 用長子繼承權來交換。就這樣,雅各用一碗豆湯換得長子的身份。

傳言雅各曾經與神摔跤得勝,因此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神搏鬥的人”),其後代遂稱為以色列人;雅閣十二個兒子,形成十二個既鬥爭又合作的支派。

公元前1880年,因自然災害, 以色列人遷移到埃及,受到當時埃及統治者的優待;公元前十六世紀,埃及政變,新上位的統治者把以色列人作為奴隸;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下逃出埃及,途中提出了《十誡》以對抗當時人類的愚昧野蠻,這屬於革命性的認識和實踐。公元前1350年回到迦南定居。公元前1020建立以色列王國;首位國王是掃羅王,在位四十年,之後被大衛王取而代之,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970年,大衛王之子所羅門成為以色列國王。他安排建造了“第一聖殿”;

所有對上帝的獻祭儀式都在聖殿舉行。

931年,所羅門去世,其國一分為二:北部十個支派仍然稱為以色列王國;南部兩個支派形成猶大王國。以色列人和猶大人,自此統稱為猶太人。

公元前722年,亞述帝國剿滅了以色列王國,把以色列人流放至外地。公元前586年,南部的猶大王國被新巴比倫王國攻佔,聖殿被燒燬,“第一聖殿時期”結束。猶大王連同上萬名猶太上層人士和學者被征服者擄至千里之外的巴比倫,過著囚虜般的生活,史稱“巴比倫之囚”;他們

把有關的神話、傳說、詩歌、歷史、

摩西

的《十誡》,以及 先知們的語錄記載下來,編纂為《聖經》。

《聖經》舊約的最後一篇“瑪拉基書”講到公元前425年,直至公元1世紀耶穌出現,期間400年為空白。

先知 意為“ 傳達神諭的人”,多半是政治改革家。他們認為猶太人國破家亡、淪落異邦,並非上帝拋棄了以色列人,主要是因為以色列人未能專一信奉上帝、反而同時供奉他神、以及違犯教規而觸怒了上帝,上帝因而借外邦人之手懲罰之。但只要他們改邪歸正、崇奉一神,上帝仍不拋棄他們,並將幫助他們重返故國、重建聖殿。

公元前538年,在西亞地區崛起的波斯帝國征服了新巴比倫,波斯王居魯士大帝善待過著屈辱生活的猶太人,允許猶太人重返自己的家園、重建聖殿;公元前516年建成“第二聖殿”。隨後的200多年中,波斯並沒有過多地干涉猶太人的日常事務,只派駐一位波斯官員負責保證該地區的安全並監督稅收,內部事務全部由猶太人自己管理;猶太人生活穩定、傳統文化得到鞏固和加強。政治體制上,君主制沒有恢復,主持聖殿的祭司階層掌握著主要權力。

公元前333年前後,猶太人的家園被希臘帝國吞併。希臘式生活方式對猶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的衝擊和宗教信仰的迫害,使猶太人奮起捍衛民族文化、於公元前165年舉行了“瑪喀比起義”;統治者只好允許猶太人按照其民族的傳統方式生活。瑪喀比起義是猶太人創造並堅持的一神信仰思想對希臘人所推行的多神偶像崇拜的勝利。拉比是接受過正規猶太教教育,系統學習過《塔木德》、《塔納赫》等猶太經典,是傳授猶太教教義的老師,也是猶太教負責執行教規的祭司。

外來的宗教導致猶太教發生分裂,所以公元30年,猶太人耶穌創立了基督教,在那個時代,基督教的革命性比猶太教強一點;耶穌被猶太教徒出賣給羅馬人;

基督教接受了《

聖經

》,稱之為《舊約》),

繼之寫了《新約》,猶太教不承認《新約》;基督教徒曾經和猶太教徒不共戴天。

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取代了希臘帝國。公元70年,耶路撒冷聖城被羅馬摧毀,猶太人被趕出故土,從此流散於世界各地,成為沒有祖國的民族(直至1947年二戰之後重新成立以色列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歐洲進入封建割據的中世紀(直到15世紀),此期間猶太人大體上是被剝削階級,是革命階級。

公元5-6世紀,蒙古高原的突厥部落等越過阿爾泰山和額爾齊斯河西遷,到達東歐大平原和北高加索地區。他們生性兇殘,無惡不作;公元7世紀建立了可薩汗國。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交通要道,給予了他們在商業、貿易的便利;他們專門坑害旅行商人,收取過路費,無惡不作;由此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

當時的俄羅斯大公召見可薩汗國王 卡甘,責令其放棄邪教,讓卡甘在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三種宗教裡選一個作為自己的宗教。卡甘選擇了猶太教,但其惡魔崇拜實際上越發邪惡,甚至把猶太教改造成為一種說披著猶太教外衣的邪神崇拜;他們的惡魔崇拜以及嬰孩獻祭並沒有停止。

10世紀的時候,可薩汗國臣服北部的基普羅斯公國不斷擴張,初步奠定了俄羅斯聯邦的領土規模。可薩猶太人也跟隨著基普羅斯的征伐而北遷,來到

日耳曼尼亞

,與早先來自中東的阿什肯納滋猶太人混合成為人口最多的一支猶太人族群。

現在世界絕大部分猶太人,都是可薩猶太人的後裔,根本不是什麼閃米特猶太人,不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他們根本沒有踏足過耶路撒冷的土地。可薩猶太人的後裔多半是反動的;現代美國猶太人之大部分、包括羅斯柴爾德,也是可薩猶太人的後裔,是反動的。

歐洲基督教的教規中寫到:只要不是敵人,就是兄弟。對敵人放貸是資助敵人,對兄弟有息放貸等同於偷盜。猶太教卻允許給非猶太人進行放貸,並且十分鼓勵這種行為。隨著歐洲借貸行業就這麼被歐洲人直接送給了猶太人。如此暴利的行業就這麼被猶太人給壟斷了!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是羅馬天主教勢力對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區作佔領並建了一些基督教國家。在東征中最慘的債主是猶太人,他們不但被老賴債務人合法賴掉了債務,還遭到了債務人的屠殺。

16世紀開始,猶太人幾乎從所有大城市中絕跡。只有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沃爾姆斯和布拉格還保有較大的猶太社團。 歐洲各國打得不可開交;戰爭花錢太多,交戰雙方的國君都向猶太人借債。猶太人得以重新崛起,開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大顯身手。

羅斯柴爾德家族從16 世紀起定居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區。當時沒有街名和門牌號碼,門前懸掛一塊紅色盾牌(英語為Red Shield,德語為Roth Shild)是猶太居民標記住址的一貫做法,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族名“”就來源於此。

1743年出生的梅耶,20歲幹起了古董買賣和古幣生意;和德國貴族領袖黑森伯爵建立了聯絡,將珍藏的稀缺古幣和徽章,以成本價賣給他。此後兩人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梅耶因此迅速成為當地首富。

拿破崙戰爭期間,歐洲首富黑森伯爵臨逃跑時,將300萬英鎊現金交給梅耶保管,利用這筆鉅款,梅耶成為歐洲第一個銀行家。

1785 年,老梅耶創辦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將他的五個兒子派到歐洲的五個國家,分別經營家族事業。

1804年,三兒子內森被派往英國倫敦;逃到英國的黑森伯爵委託內森購買了大批英國債券,於是內森藉機做起了債券和股票。

小兒子詹姆斯派到法國,老二所羅門到奧地利、老四卡爾到義大利。大兒子在法蘭克福執掌全域性,很快形成由五大分支構成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金融帝國。

老梅耶生前立下遺囑,包括:只有男性家族人員能夠參與家族商業活動、鼓勵家族通婚、絕對不準對外公佈財產情況、不準律師介入家族財產繼承等。羅斯柴爾德家族強調每一個家族成員,首先是集體,其次才是個人。家族族徽圖案是一隻手臂握著五支利箭,象徵著老梅耶的五個孩子團結一心。

大批富裕的歐洲猶太人在19 世紀20 年代改宗基督教,但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恪守猶太信仰,在猶太社團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努力促使一些國家提高本國猶太居民的政治地位。

現代猶太人,大多數是古可薩汗國人而不是亞伯拉罕後裔

法蘭克福的猶太曆史博物館,1988年開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