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2022-09-29由 三不一無 發表于 歷史

今天早晨,一個練楊式八十五式的老人過來跟我攀談,問我練的是什麼拳。

他是才來的,這幾天就一直來這裡練拳。最早這裡是許大夫練拳的地方,他練的是孫式拳,現在他去電視臺那裡練了。

我告訴他,我練的是洪式拳,實際上就是陳式拳。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他說:“你練多少年了?”

我說:“沒多少年。”

他說:“看你挺柔的,時間短練不成這樣。這麼練適合咱中老年人,陳式拳光發力,適合年輕人練。”

我聽了前半句,知道是表揚我,他還有點眼力,但後半句我卻不喜歡聽,也說明他並不懂拳,或者要含蓄地表達點對陳式拳的意見。

我說:“

我們實際上就是典型的陳式拳,只是為了與陳家溝區別才起了這麼個名字

發力並不是陳式拳的標誌

內家拳練的是內力,內力是看不見的,外形上的發力都是表演,力不能達梢節

,只是愚弄不懂拳的人。

名人們那麼練,帶壞了很多年輕人,也給世人留下了錯誤的印象。”

我還告訴他,

我們的拳適合所有人練,並且應該從小練。

我還想告訴他,

他那麼練

只是輕而已,並不是柔,那種練法練不出柔

。可是沒有說出口。

他還有很多話要說,我說你體驗一下真正的內力吧,輕輕朝他胸前按了一下,他倒退了三四步,對我說:“看得出你是真有功夫的。”

實際上他根本沒看出,他若不試一試,根本看不出來我與他有什麼區別。他以為我跟他練的是一樣的東西呢,我不滿意的就是他本來想跟我套近乎,但其實我並不想與他為伍。我練的可不是健身養生的東西,

我練的是體用結合的東西,養生和健身只是其中的一半。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發力,這確實已經成為很多人對陳式拳的印象。

發力,彈抖,哆嗦,顫,也已經成為陳式拳的標籤。這其實是在糟蹋陳式拳,糟蹋祖宗留下的東西和名聲

。黃宗羲在《王徵南墓誌銘》中有句

振聾發聵的話:“今人以內家無可眩耀,於是以外家攙入之,此學行當衰矣!”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今人攙入的連外家都不是,攙入的是外行,是譁眾取寵,是錯誤。人家外家拳發力也是流暢的,不會頓足捶胸,不可能渾身亂顫,更不可能把力都用在自己身上折騰自己,卻自己覺得挺帶勁兒。

一個簡單的道理:抖的是人家,不是自己,彈的也是人家,不是自己。

那麼,陳式拳的標誌是什麼?

陳式拳的標誌應該是螺旋纏絲,是六合,是剛柔、動靜、進退、開合……的對立統一。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快與慢,用力與不用力,輕與重,這些都不是標誌,只是一種練法而已。我的師爺洪均生先生是陳發科先生的弟子,他認為

發力只是轉得更快而已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按照陳鑫先生的要求,他認為應該:“輕輕執行,默默停止,唯以意思執行。

”而現在他的子孫後代已經不再信前輩們的話了,喜歡亂抖亂顫,喜歡跺打腳,喜歡蹦蹦……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發力是陳式太極拳的標誌嗎?

陳式拳的拳理是陰陽的對立統一;它的勁是纏絲勁;它的運動形式是螺旋——包括公轉的開合,自轉的順逆;它的法是八法。它是拳加跤。追求六合。練的是身靈、勁整、氣斂、心靜、神凝。

陳式拳也有外形上的一些標誌,除了全身做螺旋形狀的圓的運動,還有一些三角形;腳無論進退,一般都擦著地面;還有肘不離肋,拳不離心;節節貫穿,無過不及,原地轉,無停頓,無斷續,無凹凸……

但願世人不再模仿那些亂抖亂顫的發力,那幸虧是肉身,如果是木頭做的,早就散架了。發力不要有後坐力,才能像機槍一樣迴圈往復。

但願世人能認清真正的太極拳的面目,不再被名人所迷惑。

那麼輕為什麼不是柔呢?為什麼輕練不出柔呢?我打算另寫一篇文章,讓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主題,大家容易記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