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2022-09-27由 雲林墨客 發表于 歷史

數年前,我在主編《蘊蓄古雅——全國博物院(館)藏無錫籍畫家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時,對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元·倪雲林繪畫作品印象深刻,並注意到倪雲林對秋天的描繪。雲林寫秋天不僅是在他的詩中,更主要地體現在他的繪畫作品裡。

倪雲林描寫秋天的《小桃紅·秋江》:“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如練,眼底離愁數行雁。雪晴天,綠蘋紅蓼參差見。吳歌蕩槳,一聲哀怨,驚起白鷗眠。” 這是他彼時觀察秋天和對秋天的解讀,不同的心境下產生不同的感受。

倪雲林存世最早的一幅《秋林野興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創作於1339年,時年38歲。他一時興起,為小山畫《秋林野興圖》並題詩云:

政喜秋生研席涼,

捲簾微露淨衣裳。

林扉洞戶發新興,

翠雨黃雲籠遠床。

竹粉因風晴靡靡,

杉幢承月夜蒼蒼。

焚香底用添金鴨,

落蕊仍宜副枕囊。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在這幅畫裡有難得一見的畫中人,那時,他對秋天還是有所期待,所謂“政喜秋生研席涼”“林扉洞戶發新興”。隨著世事變化和人生無常,在倪瓚中年以後的歲月裡,在他的畫中再也沒有出現人物,他對秋天的描繪更多是寂寞與孤獨。

倪瓚(1301年~1374年),字元鎮,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題名書畫時常用雲林,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倪瓚擅畫山水和墨竹,師法董源,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有晉人風度。洪武七年卒,時年七十四歲。倪瓚與王蒙、黃公望、吳鎮合稱“元四家”,另有一說包括趙孟頫。倪瓚家中富有,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年,散盡家財,浪跡太湖。倪雲林“逸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的“逸氣說”,開中國文人畫風氣之先。

倪雲林描寫秋天的經典之作如:

*《幽澗寒松圖》

是元代畫家倪瓚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識題跋: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陰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消搖,笑言思與晤。遜學親友,秋暑辭親,將事於役,因寫幽澗寒松並題五言以贈,亦若招隱之意雲耳。七月十八日,倪瓚。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此圖作者以平遠畫幽谷溪澗,山石依次,寒松蕭然挺拔,筆墨簡淡,超然出塵。畫幅左上有作者自識。倪瓚清高持節,一生不仕,他不僅自己抱守出世的生活態度,而且對朋友們的入世為官也堅決反對。此幅一為友人贈別,更是勸友人“罷”徵路,“息”仕思,含有強烈的“招隱之意”。

該畫用筆秀逸有力,秋山嘉樹,筆簡意賅,冷冷悽悽,意境荒蕪。樹葉點墨靈動,用筆較幹,墨色偏淡,稍稍皴染樹幹,並濃淡對比點染苔痕。在遠景和近景的中間以潺潺流水過渡,靈動幽靜雅潔。

*《漁莊秋霽圖》

為元代畫家倪雲林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上海博物館藏)。此圖可能是太湖一角的秋色之景。近景陂陀一片,一坡岸有五六株樹如文士君子一般屹立其間,高潔清曠,倪瓚用了不一樣的手法表現這些樹木的不同層次。中景為水平如鏡的湖面,沒有一絲波瀾,空明澄淨。遠處的山巒,兩層崗巒逶迤,在煙霧的籠罩下,只露出半截山頭,起伏有致,淡墨輕嵐,沒有一絲人跡,沒有一聲鳥語,也沒有點點的漁船。畫面疏筆幹墨,精心勾皴,簡練淡遠,一片空曠孤寂之境。這種“一河兩岸”式的構圖,與那種淡然枯寂一起,成為倪瓚特有的標誌。靜與道契,寂如枯禪,意境荒疏簡遠。充分展現了他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款識題跋: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閒披對石床。此圖餘乙未歲戲寫於王雲浦漁莊,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感懷疇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瓚。

(裱邊)倪元鎮畫漁莊秋霽圖,玄宰題。

(裱邊)萬曆辛丑三月獲觀於天馬山之雙松僧舍。七十七翁宋旭。

(裱邊)石田雲,雲林戲墨,江東之家以有無為清俗。孫克弘。

(裱邊)倪迂蚤(早)年書勝於畫,晚年書法頹然自放,不類歐柳,而畫學特深詣,一變董巨,自立門庭。真所謂逸品在神妙之上者。此漁莊秋霽圖,尤其晚年合作者也,仲醇寶之,亦氣韻相似耳。董其昌己亥秋七月廿七日泊舟徐門書。

倪瓚此山水畫法脫胎於董源礬頭雨點,坡石走向橫勢,石上橫施披麻,皴法清逸,別具新意。樹木喜作枯樹,以枯筆擦之,墨色濃淡、乾溼富有變化,顯得滋潤渾厚。

倪瓚創作《漁莊秋霽圖》之時,已經有55歲的年紀了,這幅圖畫與其在45歲所創作的《六君子圖》對比而言,在藝術的面貌上,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固定。該圖是至正十五年(1355年)秋,倪瓚寄居在友人王雲浦的漁莊時所畫。他七十二歲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便補題詩款。

*《苔痕樹影圖》

是畫家倪瓚去世前2年的作品,畫面極為簡約,僅有高大的枯樹兩株、大石一塊及青竹數叢。枯樹高大堅挺,表現君子般堅貞高潔的品質;大石用側鋒,以幹而帶毛的渴筆作折帶皴,表現出山石堅硬的質感;倪氏畫竹極負盛名,畫上竹枝極細,似斷還連,竹葉不多,秋氣逼人。整個畫面用筆簡逸,充滿了畫家的自我性靈。現收藏於無錫博物院。畫之左上有倪瓚自題六言詩一首:

石潤苔痕雨過,

竹陰樹影雲深。

聞道安素齋中,

能容狂客孤吟。

末識“十一月五日餘遇牧軒於吳門客邸,求贈安素齋高士並賦。壬子倪瓚”。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按壬子為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倪瓚時年七十二歲。倪瓚卒於1374年,看來此圖是倪瓚極晚年的作品了。

倪雲林之外,與他差不多時代人寫秋景圖筆墨各具特色。如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該畫描繪的是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風景,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楊柳婀娜、漁舟出沒、房舍隱現、綠蔭叢中、兩山突起、山勢峻峭、遙遙相對、美不勝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也反映了這位前朝宗室傳人的山河歲月。

再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此圖是黃公望畢其一生之作,不盡是富春山水的精華,也是敘述富春的故事,更是子久一世之秋的寫照。如其在《秋山圖》題詩云:“揮毫隨寫秋山圖,真境未窺私模範。風前閣筆披對久,滿面只覺秋蘇蘇。”

從當時的大環境來講,由於元朝取消了科舉制度,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把人分成高低貴賤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地位居高,南人、漢人身份卑下。這對於愛面子的讀書人而言,就不是一般的失落了,而是一種人格的屈辱和尊嚴的喪失,畫工更是苦不堪言。“元四家”筆下的秋景,各自以不同方式反映內心深處對世事無常的感受,也折射出他們的人生態度。在倪瓚的秋景圖中更是反映其不同的風格與人生況味。他晚年孤苦,為躲避殺身之禍,漂泊於茫茫太湖,以待世事變遷。倪雲林所描繪的秋天景圖正是其身心“雖苦楚萬端,對之自若”(《北齊書·崔昂傳》)的寫照。其畫面構成與藝術境界概括起來有三大特點:

一、空幽

“中國山水畫趨向簡淡,然而簡淡中包具無窮境界。”(宗白華語)此境,可以從倪瓚的山水畫卷中加以領會。畫中亭子是倪瓚山水畫的一個標誌符號,而這個亭子不管出現在畫中哪個位置都是一座空亭。在蕭疏寒林之下,荒坡枯草之間的一個孤孤單單的亭子,這是倪瓚山水畫的畫眼,也是他的山水畫的重要道具。正是這樣一個標誌成為了倪瓚山水畫的一部分,成為他的藝術樣式和呈現方式。成為他構建寂寞空幽氛圍的手段,成為他寄託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如《容膝齋圖》是倪瓚晚年創作的一幅紙本山水畫(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取陶淵明“容膝之易安”的詩意。該圖所描繪的是江南平遠山水,近處為山石陂陀,林木蕭疏,中幅為湖光波色,圖上部的遠岫遙岑橫于波際,是倪瓚表達自己晚年心境的一幅重要作品。倪瓚認為在這蒼蒼茫茫的時空裡,不管你的居所有多大,也不過是一處容膝之所。人所佔有的時空是有限的,人生就是時空輪迴中的一個節點,是浩瀚宇宙之中,枯木荒天之間的一個小亭而已。

又如倪瓚的《漁莊秋霽圖》,近處秋色中的六棵樹木的枝葉非常蕭疏,遠處的景色和近處的樹木遙相呼應。中間留下大面積的空白,呈現出水面的平靜遼闊,而在平靜遼闊的水面之上,既沒有飛鳥,也沒有帆影,更加沒有人的痕跡,一派清曠幽遠氛圍。目之所及,就是一段荒茫孤絕和幽遠深長的空白。

倪瓚雲:“人世等過客,天地一蓫廬耳。吾觀昔之富貴利達者,其綺衣玉食、朱戶翠箔轉瞬化為荒煙蕩為冷風,其骨末寒其子若孫已號寒啼飢於塗矣。生死窮達之境,利衰譭譽之場,自其拘者觀之,蓋有不勝悲者;自其達者觀之,殆不直一笑也。何則?此身亦非吾之所有,況身外事哉?”(《清泌閣遺稿》卷三)在倪瓚看來“人世等過客”如同畫中空亭,匆匆而過,漂泊在外,居無定所,空空蕩蕩,無所依憑。在蕭瑟的秋天裡,在寂寞的暮色中,在清冷的長河上,靈魂無依無靠,只有秋風瑟瑟中的空亭與荒瓊碧落對話。

二、蕭疏

“夜永愁人偏起早,容鬢蕭蕭,鏡裡看枯槁,雨葉鋪庭風為掃,閉門寂寞生愁草。行路難行悲遠道,說著客行,真個令人惱。久客還家貧亦好,無家漫自傷懷抱。”(《清泌閣遺稿》卷八)對晚年的倪瓚來說,“旅思悽悽非中酒,人情落落似殘棋”。人生是漂泊的過程,沒有絕對彼岸,沒有不變的居所,但又忍受著“漫認他鄉是故鄉”的苦楚。

《秋亭嘉樹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中繪平坡遠岫,草亭嘉樹,廣闊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反映了作者淡泊自守的情懷。此畫應是作者晚年60歲前後之作。“一河兩岸”是倪瓚山水畫的主要呈現方式和基本構圖,這樣的構圖方式屬中國畫“三遠”的傳統,恰恰就是這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呈現倪瓚內心深處的感受。《秋亭嘉樹圖》畫中自題“七月六日雨,宿雲岫翁幽居,文伯賢良以此紙索畫,因寫秋亭嘉樹圖並詩以贈。風雨蕭條晚作涼,兩株嘉樹近當窗。結廬人境無來轍,寓跡醉鄉真樂邦。南渚殘雲宿虛牖,西山青影落秋江。臨流染翰摹幽意,忽有衝煙白鶴雙。瓚。”

又,倪瓚《松林山色圖》中題詩云:“亭子清溪上,疏林落照中,懷人隔秋水,無往問幽蹤。”倪瓚的“一河兩岸”彼此之間都被秋水相“隔”,心中更加惆悵和不安。周遭一切都是那麼蕭疏寒冷,一河兩岸,彼此之間渺無音訊,只有那幽澗寒樹,荒天下的幾棵枯木在秋風中顯得格外蕭瑟淒涼。倪瓚約47歲離開無錫,漂泊在外,其經歷之心酸可想而知。他的生命的小船沒有安頓下來的港灣。老來親朋淪落,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他有詩云:“蘧蓬栩栩天涯夢,楚水湘雲叫鷓鴣。”“弧生弔影吾與我,遠水滄浪堪濯纓。”在蕭疏的一河兩岸之間“雲慘瘁兮令人愁”。蕭疏寒冷,“漫認他鄉是故鄉”,故鄉歸來仍茫茫。

三、孤寂

《苔痕樹影圖》畫之左上有倪瓚自題六言詩一首:“石潤苔痕雨過,竹陰樹影雲深。聞道安素齋中,能容狂客孤吟。”末識“十一月五日餘遇牧軒於吳門客邸,求贈安素齋高士並賦、壬子倪瓚”。畫之右上另有二題,其一為氿應七絕詩一首:“曾記林間扣綠陰,故人留我共高吟,到來幾欲尋陳跡,口葉蒼苔口雨深。”另為雲泉子題五絕詩一首:“挺挺口悚林,英英君子節,抱此負堅心,歲寒傲霜雪。”從以上兩題來看,除以詩來讚美倪瓚的人格外,也表達了對倪瓚生平的回憶,所以這二題應該是倪瓚去世後所為,是對畫面所產生的一股神秘的孤寂的氣息揭示。這是一種“靜謐”的世界,是雲林深處永恆的生命平衡,於寂靜無聲之中體現陰陽互動。

禪宗所謂“青山元不動”,就是表達外在世界不是永恆不動的,而是人無心於萬物,不隨之而動罷了。倪瓚的秋天,在他的視覺世界中有這樣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即“塵影不動,清思不絕”而已。“竹陰樹影雲深”,一般人看雲林的畫,誤以為畫面是死寂的,沒有看到在“死寂”中蘊含著生命的平衡,“能容狂客孤吟”,在倪瓚“寂靜”的畫面中流露出不平之氣。

倪瓚的秋天,是他用“逸筆草草,不求形似”描繪其“一河兩岸”、幾棵樹木、一座空亭,這無邊無際,纖塵不染的秘境。用“空幽”、“蕭疏”、“孤寂”展示其作品的意境和風格,反映他的心跡,寄託他的情感,抒發他的性靈。將他獨與天地往來的孤傲和對自己生命被置於歷史洪荒中的孤單表露無疑。抽身俗世、遠離人間紛擾,逃逸在天地之間,漂泊于山水之中,孤身行走在繁華落盡後的寂靜曠野之上。

“十年蹤跡任飄蓬,不向丹青問拙工。今日閒窗重把玩,畫中猶作故人逢。”(清·王鑑)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當看到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自己又無所作為時就會傷春;秋天則是收穫的季節,看到那凋零的落葉,感嘆歲月不饒人,也為自己的漂泊人生所感慨。正因為如此,我們品讀倪瓚畫的時候,去體認倪瓚的秋天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倪瓚的秋天是他獨有的,可謂平淡空幽,孤寂蕭疏。其筆墨意境獨領風騷,千百年來,後人難以企及,更難以超越。

今年秋分已過,氣溫仍然居高不下,往年此時早已被這無情的秋雨所洗刷,涕泗殆盡,讓人頓生“一場秋雨一場涼”的唏噓。在那樣的環境下,人們往往易得悲秋綜合徵,使人產生淒涼和苦悶,甚至還會有一種莫名的傷感。秋天在傳統美學意味上往往帶有悲涼色彩,“自古逢秋悲寂寥”(劉禹錫)是也。其實秋天更能帶來美的享受,清代畫家惲格認為:“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如此而已!

(2021年10月)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空幽蕭疏——倪雲林的秋天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