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2022-09-27由 半飽書生 發表于 歷史

公元前645年,一場規模盛大的婚禮在晉國國都曲沃舉行了,不僅有列隊整齊的軍隊,奏樂鐘鼓的禮師,配享宗廟的牲口,甚至連圍觀的百姓都達數萬之多。

然而當婚禮的男女主角出現在公眾眼中時(當時還沒有紅蓋頭的習俗),卻著實讓人唏噓了一番:男方是個髮鬚皆白,走路都有些顫巍巍的老頭,而女方。。。有些經常來往秦晉之間的人覺得眼熟,這個女人好像不久前就已經嫁過人了。。。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那個老頭是剛剛當上國君不久的晉文公姬重耳,而女方,是秦穆公的女兒懷嬴,這也的確是她的第二次出嫁了。

這裡有必要先介紹一下秦穆公嬴任好。他胸懷大志,任人唯賢,以百里奚,蹇叔為相,多年勵精圖治,只為能讓大秦的勢力東出崤函,所以一直秉持著結交東方大國晉國的基本國策。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可是穆公的運氣就實在有點。。。不好說了,碰上的幾任晉國國君全是出了名的白眼狼!

首先是晉惠公姬夷吾,他是晉獻公之子,重耳的弟弟。當年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讒言,廢掉太子申生,又準備對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下手,結果逼的兩個兒子都逃出了晉國。五年後,晉獻公去世,國內大亂,大臣們想要迎接兩位公子回國為國君,重耳推辭說不能以父喪之理回國。而夷吾就務實得多,直接向秦國借兵回國,並許諾成為國君後,將向秦國割讓河西之地。這承諾當時就打動了秦穆公那顆天天想著東出的心,當即派兵護送夷吾回國,成為了晉惠公。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然而公元前650年,剛剛登位的晉惠公立即食言,拒絕向秦國割地。憤怒的秦穆公本來想起兵奪地,最終在百里奚等人的勸諫下,還是放下了刀劍。

結果三年後,晉國大災,窘迫的晉惠公不得已派人向秦國買糧,秦穆公嘆息說:“夷吾無道,但百姓無辜。”於是大徵國內舟船,運載了萬斛糧食,由雍城出發,過五百里渭河水路,再換車運,渡黃河後又改汾河漕運,直抵晉國,運糧船連綿八百多里,絡繹不絕,極為壯觀,史稱“泛舟之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內陸航執行動。

第二年,秦國大災。。。秦穆公很是欣慰,認為還好去年賣糧給晉國,今年必定能收到晉國的回報。哪想到晉惠公卻趁著秦國災荒,大起三軍,準備滅秦。。。

此舉不但令秦國君臣百姓憤怒,就連晉國軍民都深感羞愧,以至君臣不和,士氣不振。秦晉兩國大戰於龍門山下的韓原,天怒人怨的晉惠公大敗,全軍覆滅,自己也被俘虜了。憤怒的秦穆公原本準備拿夷吾祭天的,但在大臣勸說下,也不想揹負殺死晉國國君的惡名,最終在夷吾割讓河東五城之後,還是釋放了他。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兩年後,失道寡助的夷吾撒手人寰。此時他的兒子姬圉正在秦國做人質。秦穆公聽說夷吾死了,認為東出的機會又來了,於是請來姬圉,一面好酒好肉招待,一面又把女兒懷嬴嫁給他,還把夷吾之前割讓的五城全部還給晉國,準備派兵護送他回國上位。

哪知姬圉卻聽信了近侍的話,認為如果借秦軍回國,就等於欠了秦國人情,以後秦國要什麼就得給什麼,否則就得做他老爸那種背信棄義的人,所以一琢磨,乾脆逃出秦國,回到晉國登位成為晉懷公。他逃走的時候,老婆懷嬴認為這種行為很可恥,堅決不肯跟著走,就留在了秦國。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後來的人常常把晉懷公的這種行為稱為“自作孽”。

憤怒到了極點的秦穆公再也忍不了了,他聽說另一位逃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素有賢名,於是不遠千里,派人到楚國去找到了重耳,打算擁護他回國上位。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於是在外流亡十九年,年已六旬的重耳,來到了秦國,一番交談之後,秦穆公非常重視尊敬重耳,也不嫌他年紀大,就打算又把女兒嫁給他。

然而穆公的女兒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叫弄玉,當時才滿週歲,後來嫁給了善於吹簫的蕭史,成就了“弄玉吹簫雙跨鳳”的民間傳說。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而另一個,就是曾經嫁過姬圉的懷嬴了,現在的身份相當於重耳的侄媳婦。

重耳聽說以後,覺得這是破壞人倫的事,不能答應。但一直跟隨他流亡的胥臣說:“你現在都要回去搶你侄兒的國家了,還在乎他的老婆?”

重耳深覺哥們兒的話有理,於是答應了這門婚事,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軍護送下,回國上位,成為了晉文公。緊接著,便在曲沃重新大禮迎娶懷嬴,給足了秦國面子。

秦穆公深覺欣慰,高興地說:“有了這秦晉之好的基礎,我大秦終於東出有望了。”

一旁的大臣蹇叔和百里奚,一起給他澆了盆冷水:“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才得繼位,必然是個心硬志堅的強國之君,恐怕君上的東出大計還是會失望!何況以前又不是沒有秦晉之好過?”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秦穆公搖頭不信:“我待重耳如此重恩,他又是個賢名遠播的人,怎麼會辜負我呢?”

那麼重耳辜負了“秦晉之好”嗎?

晉文公元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和嫂子通姦,後來發展成了內亂。襄王被驅逐到了鄭國,向諸侯求援。秦穆公受到訊息後,認為擁護天子是爭奪霸權的最佳途徑,當即發兵前往鄭國相助。結果兵到黃河岸邊,就被晉文公派來的使臣“很有禮貌”地攔住了,並被告知,文公已經親自率晉國三軍前往擁護襄王,所以不必再勞煩秦軍遠征了。

可見,重耳依然是個白眼狼,只不過他比兩個前任要聰明得多,不動刀兵,就擋住了秦國的東出之路。

秦穆公大失所望,只好率軍返回。至此,晉文公開啟了他的稱霸之路,在護送襄王返國後,迅速平定王子帶之亂,又擊滅曹衛等國,後在城濮之戰中大破楚軍,獻俘周襄王,主持了踐土之盟。而秦穆公的東出稱霸之路卻依然遙遙無期。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一直等到後來,東邊始終不通的秦國轉向西面發展,擊滅戎國,闢地千里,才終於稱霸西戎。而那已經是十三年後的事了。

所以,所謂的“秦晉之好”如果參照史實,那真是諷刺意味更重於字面意義了。真正通曉歷史的人,是絕不會隨便在別人的婚宴上說出這個詞的。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其實,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秦晉之好?從來都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新中國成立後,與蘇聯也有過一段很深刻的“秦晉之好”,但最終因為蘇聯的稱霸野心而破裂。後來在蘇聯的巨大壓力之下,又與西方諸國進入了一段“蜜月期”,最終也同樣結束於美國的霸權野心中。

以古言今故事(二)秦晉之好

而今的我國雖然國力軍力倍增,局面日新月異,但依然面對著世界霸權的欺凌,若是這種環境下,國人還不懂聯手製衡的生存之道,一味地為霸權吶喊助威,那麼前途必然是會異常坎坷的。

在下是愛歷史愛到吃不飽飯的書生,熱烈歡迎有著共同興趣的朋友們一同討論。

碼字辛苦,謝絕轉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