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戈爾巴喬夫逝世,普京百感交集,普京帶領的俄羅斯真的扛得住嗎

2022-09-23由 策馬馳天山 發表于 歷史

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了。他是一位失敗的改革家,導致了蘇聯解體。但坦白地說,俄羅斯民族性格決定了,蘇聯不管誰上臺改革,最終必定都將和戈爾巴喬夫一樣失敗。

雖然蘇聯解體已經三十一年了,但似乎一直存在於一些人的心中。因為它曾經強大過,牛X過,曾經讓美國膽寒過,讓西方顫抖過。它是唯一與美國爭過霸的國家——這就是蘇聯給我們留下的記憶。

戈爾巴喬夫逝世,普京百感交集,普京帶領的俄羅斯真的扛得住嗎

蘇聯為什麼解體了?原因主要有三:

1、和美國軍備競賽,引發經濟結構出現問題,重工業過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片製造業落後。

美、蘇的軍備競賽,從核武器、彈道導彈,延伸到了太空軍事化。

2、美國拉攏盟友對蘇聯全方位禁運和制裁,也就是美蘇版的貿易戰和科技戰。

美、蘇科技戰從搶奪納粹德國的科學家開始。

美國從納粹德國“邀請”到1600名優秀科學家和頂尖技術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是馮·布勞恩,他幫助美國將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送入太空。

蘇聯收穫的人才“質量”稍差一點,但是也搶到約2000名科學家和熟練技術工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赫爾穆特·格羅特魯普,他為蘇聯V2導彈發動機的恢復生產和彈道導彈、地對空導彈的前景研究做出了貢獻。

3、蘇聯把中國變成“敵對國家”,使中國偏向美國一邊,也是原因之一。

美、蘇兩國大致從二戰後就急不可耐地攤牌進入冷戰,從1947年到1991年,長達近半個世紀。幸運地讓美國贏了。

美、蘇冷戰要分兩個階段來看。前半段,蘇聯和美國不相上下,勢均力敵。美國建立“跨國平臺”對蘇聯進行全方面技術封鎖,即使如此也未能擊垮蘇聯。後半段,貿易戰和科技戰導致蘇聯經濟結構出現問題,重工業過重,輕工業滯後,引發國家解體。

美、蘇冷戰有一個收穫可能是大家沒想到的,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比如半導體(晶片)、計算機(個人電腦)、手機(平板)、網際網路、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都是美、蘇科技戰帶來的產物。當然,我們不是感謝美蘇冷戰,而是感謝當年的美蘇科學家。

從當年美蘇貿易戰和科技戰的歷史,看今天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美國還能像當年那樣再贏一次嗎?

不可能了。中國不是蘇聯,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融入全球化的程度,無論是軍事科技,還是軟實力,無論是領導人素質,還是國家朋友圈的廣度和深度,當年的蘇聯都無法與今天的中國相比。

最重要的一點,是做事的風格,或者說國家性格。這一點決定了,如果讓蘇聯再來一次,蘇聯必將再一次失敗。用俄羅斯學者瓦維洛夫的話說,中國人不像普京那樣以牙還牙,追求的是最終戰略上的勝利。用我們的話說,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們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不計一朝一夕之榮辱。這一點,俄羅斯人是學不會的。與俄羅斯相比,我們中國更顯智慧。

漢朝告訴全世界“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文景之治所打下的經濟力量作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雖遠必誅”就是空談。不僅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別看他們在烏克蘭鬧得歡,結局可能並不會如普京想象的那麼美好。

戈爾巴喬夫逝世,普京百感交集,普京帶領的俄羅斯真的扛得住嗎

普京是強人,被很多人尊稱為所謂的普京大帝。要知道,他們缺少俄版文景之治,缺少這樣的文化基因,和美國對抗的最好結局就是“能扛得住”而已。除此以外,沒有更好,只有更差。

蘇聯解體實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我們假想一下,假如戈爾巴喬夫改革成功了,蘇聯也許還有機會再次和美國一較高下,因為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領域,如果成功了,把主要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到時候就有了與美國抗衡的本錢。

如果真成功了,也就沒有所謂的普京大帝什麼事兒了。

歷史不能假設,現在就看普京的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