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2022-09-23由 泥腿看客 發表于 歷史

自從那個搞炸藥的諾貝爾弄了一堆獎項後,逐漸在國際上成為一個世界科技大獎的標誌。比如物理、化學、醫學等,這些屬於科技範疇的評獎,都會有一個標準。所以諾貝爾獎認為是科技巔峰。

但諾貝爾獎後來又增加了文學獎、和平獎後,這兩個獎項就引起了外界議論。這兩個獎項成為西方價值觀傳播的一個標準,凡是符合的西方價值觀標準的,都會獲得和平、文學兩個獎,當然誰獲獎並不是評出來的,而是背後有西方人操縱。

比如諾貝爾和平獎,凡是按照美國意圖來,不在全球與美國作對的政客可能會獲得。

比如當年戈爾巴喬夫,因為與美國搞“削減導彈”,從阿富汗撤軍,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前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文學獎也給社會主義陣營的作家授予,但他們的作品大都充滿著對該國黑暗面的描寫。

比如蘇聯時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他的作品大都描寫蘇聯時期斯大林搞得“集中營”,比較有名的代表作叫《古拉格群島》揚名西方。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為什麼索爾仁尼琴能獲獎?

其實有很多文學作品比索爾仁尼琴寫得還好,都沒獲獎,而索爾仁尼琴是蘇聯“持不同政見者”,受到蘇聯政府的打壓。他的作品中描寫了蘇聯黑暗的一面。這是美國所需要的東西,是蘇聯所擔心的問題。

索爾仁尼琴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今天我們藉助一些資料再次解讀一下這個人,或許透過他也能看到當年美蘇爭鬥的縮影。

1、當過兵的文學愛好者

索爾仁尼琴,全名叫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他是蘇聯作家,生於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

1924年,索爾仁尼琴跟老媽到了頓河的羅斯托夫市生活。他在羅斯托夫上完中學,又考入羅斯托夫大學物理資料系,1941年畢業。

雖然索爾仁尼琴學的是物理資料,但他酷愛文學。所以他參加了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函授班的學習。

蘇德戰爭爆發後,索爾仁尼琴參軍入伍,他擔任過蘇軍大尉炮兵連長,還兩次立功受獎。

1945年2月,索爾仁尼琴在德國前線給朋友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

那個蓄著絡腮鬍子的人”,還稱“主要”或者“老闆”等詞

。索爾仁尼琴的信被蘇聯內務部發現,以“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的罪名判處索氏8年勞改。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索爾仁尼琴被勞改後,1953年3月釋放,但並沒有放回羅斯托夫市,而是在哈薩克過著流放生活。不久斯大林突然病逝了,索爾仁尼琴又在哈薩克輾轉多個勞改營勞動,還在一個關押政治犯的特殊勞改營從事礦工、鑄造工、磚匠等工作。

在哈薩克勞動過程中,索爾仁尼琴切除一個腫瘤,但他並不知道是癌症,後來在南部勞動時,他的癌症擴散。1953年,索爾仁尼琴的病已經到了生死邊緣。1954年,索氏病情嚴重後被送到烏茲別克的塔什干醫院治療。

在與病魔做鬥爭時,索爾仁尼琴也不忘寫作,他在埃基巴斯圖茲的勞改營,寫了一部短篇小說《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

索氏這前半生也不容易,先是參加保家衛國戰爭,後來卻因為憤青而捅了婁子,被送到勞改營。勞動過程中他還得了癌症,但誰也沒想到索爾仁尼琴能挺過來。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2、成為美國的棋子

1956年,赫魯曉夫執政後,索爾仁尼琴被解除流放,並恢復名譽。但此時他的癌症卻治癒了。1957年,索爾仁尼琴在梁贊市定居,並在中學當數學老師。

1962年,赫魯曉夫同意索爾仁尼琴的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這部小說就是描寫蘇聯勞改營生活,出版後,立即引起蘇聯及國外的關注。而且赫魯曉夫也高度評價這本書,認為“反映了當時真實情況”。

此時赫魯曉夫已經全面否定斯大林,蘇聯上下已經處於一種全面變革之中,所以索爾仁尼琴的作品能發表,得益於赫魯曉夫。1963年,索氏再次發表揭露蘇聯陰暗面的短篇小說,但令人奇怪的是,只有一篇在蘇聯國內發篇,其餘3篇在國外發表。

1964年,蘇聯發生政變,勃列日涅夫等人罷免了赫魯曉夫,索爾仁尼琴的“春天”也到頭了。他的作品在蘇聯遭到打擊,並列為禁書。

1965年時,索爾仁尼琴想再次出版小說,但他被抄家,他的小說原稿也被收走,索爾仁尼琴不得不將著作偷偷弄到國外發表。

曾發表過索爾仁尼琴的《新世界》被停刊。1967年,第四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前,索爾仁尼琴給與會的代表發了公開信,抗議蘇聯對報刊檢查制度,呼籲應取消對文化創作等檢查制度,但遭到蘇聯政府的指責,最終作協大會發宣告譴責索氏是賣國賊和叛徒。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此後,索爾仁尼琴寫的蘇聯集中營等小說,再未在蘇聯國內出版,都被西方國家發表。1969年,索氏被蘇聯作協開除,此後遭到一些西方作家的抗議。正是這一年,索氏與日本順端康成被美國吸收為文藝學會的會員。

70年代後,索爾仁尼琴與薩哈羅夫都成了蘇聯有名的“持不同政見者”。

後來在西方支援下,索爾仁尼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由於形勢所迫,索爾仁尼琴沒敢到斯德哥爾摩領獎。他的新作《古拉格群島》,他準備在國外發表。1973年,這本書在西方國家發表,西方國家很興奮,因為他們找到打擊蘇聯意識形態的有力抓手。

3、一個矛盾人物

索爾仁尼琴屢屢在西方國家發表小說,詆譭蘇聯,讓蘇聯政府很惱火。1974年2月1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宣佈開除索氏蘇聯國籍,驅逐他到西德。這年12月,索爾仁尼琴到瑞士蘇黎世生活,後來又流亡到美國。

索爾仁尼琴之所以出名,就因為他寫出了《古拉格群島》這部小說,揭露了蘇聯勞改營的情況,他甚至稱都是事實。但蘇聯勞改營很多,索爾仁尼琴看到的只是區域性,而且他並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很多都是杜撰出來的文字,根本無人能還原那段歷史。

美國認為索爾仁尼琴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1974年10月,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美國目的就是利用索氏,抹黑醜化蘇聯。而索爾仁尼琴經歷過勞改,他寫的東西更有說服力。

美國人以為索氏不喜歡蘇聯“極權社會”,嚮往美西方國家的民主自由,可以利用索氏的影響,繼續在意識形態領域打擊蘇聯。1975年,在美國政府的操作下,索爾仁尼琴正式移居美國。

美國給索爾仁尼琴待遇很高,把他吹捧為反蘇聯的“戰士”,上了《時代》週刊封面,把索氏拍成藝術家形象,還配上標題“

從藝術家到流亡者

”。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但美國人沒想到,他們給索爾仁尼琴如此高的地位,索氏居然不領情。

有一次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索爾仁尼琴在演講中批判美國的西方式自由民主沒有普世價值,他罵美國音樂太難聽,還罵美國就是庸俗的消費主義。

戈爾巴喬夫執政後,1989年,蘇聯作協撤銷了1969年開除出索爾仁尼琴的決定,並向最高蘇維埃建議,撤銷1974年開除索氏的國籍的命令。此後索爾仁尼琴的作品開始在蘇聯發表。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邀請索爾仁尼琴回國。1994年,索氏回到俄羅斯。但索爾仁尼琴的做法讓葉利欽很不滿。

1996年,

索爾仁尼琴發表的短篇小說居然稱讚斯大林是“偉大的向未來的奔跑”。

1997年,索爾仁尼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但在1998年,俄羅斯政府授予他“聖安德烈榮譽勳章”時,他並不屑一顧,痛斥俄羅斯人曾是歐洲強大的頂峰,如今卻墮落到悲慘的地步,他說他不能接受任何榮譽。

索爾仁尼琴:曾是蘇軍連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一生很矛盾?

普京執政後,索爾仁尼琴對普京一些執政理念很贊同,2007年,他接受了普京給他頒發的“俄羅斯國家獎”。

2002年,索爾仁尼琴批評普京打擊寡頭不力,但兩人關係不錯,而且在一些觀點很相似。普京贊同索氏對西方自由民主的批評,索氏也讚賞普京對俄羅斯復興所做的努力。

2008年8月4日,索爾仁尼琴因心臟病去世。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向索氏家人表示慰問。

從索爾仁尼琴的一生來看,他雖然對蘇聯一些做法不滿。但他跑到美國後,卻對美國體制及生活不滿。而且他對斯大林也有贊同的一面。有人說索爾仁尼琴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但他也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他後來發現自己描寫蘇聯勞改營的小說,並不是真的被西方所喜歡,而是西方利用他打擊蘇聯,所以索爾仁尼琴意識到這點。

一個作家能做到這點的確不容易,不要以為作品被西方認可了就是到達頂峰,那是西方藉機打壓作家所在國的工具。文學作品好與壞,只有本國人民贊同。就如我國四大名著,為什麼千百年來我國民眾喜歡看?因為好的作品沒必要拿到外國去。四大名著讓外國人看,他們根本看不懂,《三國演義》描寫的東漢那些事,西方還大處於蠻荒時代,他們能看懂啥?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西方認同的不是我們的標準,也絕不是最好的!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