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2022-09-20由 雲海望樓 發表于 歷史

大唐鹹通末年某日,一個儒生屹立於長安城門外,望著熙熙攘攘往來穿梭的人群,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失敗人生,不禁怒從心頭起,這次已經是他第三次科舉落榜了,他憂憤至極,提筆寫下了千古名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在這首詩裡,他立下誓言:長安,我還會回來的,而且那時我將會把你踩在腳下,一雪我今天蒙受的恥辱!這個儒生就是我們要講的亂世梟雄黃巢。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黃巢出身於一個鹽販世家,也就是一個走私私鹽的家族,在古代販私鹽是要掉腦袋的,能做這種生意的人基本上都屬於亡命之徒。但黃巢的爺爺和父親與一般的大老粗鹽販有點不同,喜歡舞文弄墨,時不時還附庸點風雅。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根據馬斯洛人的需求原理,人在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就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追求社會認可和尊重。商人在中國古代就屬於社會最低層級,何況黃家還是個非法商人。因此,在發現黃巢有讀書天賦後,黃巢的爺爺和父親喜出望外,把黃巢當作改變家族命運的希望,大力培養,希望有朝一日他能透過科舉當官,提高家族地位。

黃巢對自己也很自信,史書說他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精通擊劍騎射,好與豪傑之士結交,在江湖上聲名赫赫。黃巢同學本以為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考試當官不在話下,可事與願違,連考了三次,次次落榜,到第三次時,終於心態爆炸,寫下了上面的反詩。

平心而論,黃巢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辛辛苦苦十幾年,寒窗苦讀,腦細胞不知死了多少,頭髮不知掉了多少根,到頭來卻是一無所獲,隔誰心裡都會有怨氣。而且,在黃巢心裡認為,自己這麼優秀,這麼努力,考不上肯定是因為有科場黑幕。讀者朋友先不要忙著批判黃巢,唐朝尤其是晚唐的科舉與明清相比,制度確實很不成熟,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就知道里面可操作的空間有多大了。比如,唐朝的科舉沒有後世的糊名、謄抄制度,哪張試卷是哪個考生的考官是一目瞭然;再如,唐朝考生在考試前可以公開去拜訪考官,拉關係、走後門、賄賂、搞串通非常容易。更絕的是,是不是上榜,重點不在你的考試成績如何,而是要以你的平時成績為主,什麼是平時成績?就是要有達官顯貴的推薦。考生把自己的代表作投獻給達官顯貴,叫投卷。就黃巢出身,想得到達官顯貴的推薦無異於痴人說夢。所以,黃巢連續落榜也就是理所應當。

如果只是科場失利,回家還能搞搞走私當個富翁,相信黃巢也不至於造反。但讓黃巢沒想到的是,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等著他。唐乾府元年,公元874年,也就是黃巢起義前一年,關東地區爆發了大面積旱災,第二年,又爆發了大面積蝗災,導致春麥減半,秋糧幾乎絕收,老百姓賣房賣田、賣兒賣女也活不下去,強壯的都去逃荒,老弱只能等死。唐庭也不是白痴,知道長此以往肯定要出亂子,於是就準備賑災,賑災需要錢,國庫又沒錢,百姓都是窮鬼,也刮不出油水,貴族、地主、官宦有錢,但都是自己人,那時候官老爺還沒有刀刃向內的覺悟。於是,唐庭就把目光投向了以黃巢、王仙芝為代表的鹽販,在朝廷看來,這幫該死的鹽販,既有錢又容易對付,不搞你們搞誰?很不幸,黃巢隨後就被抓,家裡人花了大血本託關係好不容易才讓他僥倖撿回一條命。科舉當官無望、大災之年本來生意就不好做,還被朝廷往死裡整,凡此種種,黃巢再也無法忍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個魚死網破!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唐乾府二年,公元875年,黃巢召集當地鹽幫幾千人,在老家冤句(山東菏澤)正式發動起義,投奔之前已率先在僕州(山東鄄城)起義的王仙芝,併成為了二把手。起義軍號稱草軍,採用流動作戰的方式,秉持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原則,鬧的唐庭很是頭疼。為了解決麻煩,唐庭隨即任命名將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規定黃河以南軍隊都歸宋威節制,又命令淮南、忠武、宣武、義成、天平五鎮節度使一起出兵會剿,並從中央禁軍調兵3千,鐵甲騎兵5百助戰,意圖以泰山壓卵之勢一舉消滅草軍。這是黃巢造反事業上的第一個危機。

面對相差懸殊的實力對比,草軍只能以流動作戰的方式,不停的來回機動,避免被宋威抓住主力。但夜路走多了,難免會碰到鬼,乾府三年七月,草軍還是被宋威在沂州(山東臨沂)附近逮住,結果是草軍慘敗,損失大半。

輕鬆打敗草軍後,宋威非常得意,立即上報朝廷,草軍已經被消滅,王仙芝、黃巢已被打死,其他還在路上的節度使就不用來了。這裡分析,宋威之所以這麼做,一是怕其他人來搶功,二是對草軍的構成不了解。雖然草軍死了幾萬人,看似被重創,但死的基本上都是路上招的饑民,其核心成員鹽幫基本未受損,只要這夥人還在,隨時可以東山再起,因為饑民有的是,就好像一個蟻群,只要蟻后沒事,損失些工蟻隨時可以補充。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草軍又重振旗鼓,連續攻城拔寨,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宋威聲名掃地,以後就很難再指揮的動各路節度使了。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草軍這邊,看到山東重兵雲集,不好發展,隨即轉兵進入河南,接連攻佔陽翟(河南禹州)、郟城(河南郟縣),九月更是攻破汝州,生擒汝州刺、宰相王鐸的弟弟史王僚。隨即草軍又轉而向南,進入湖北,攻佔唐、鄧、郢、復四州。王鐸為了救弟弟,多方運作,極力促成朝廷對草軍的招安,最終和王仙芝達成協議,在蘄州(湖北蘄春)受降。當日,草軍三十多個頭領進入蘄州,朝廷給王仙芝封了個八品小官,但沒有給其他頭領任何官職。王仙芝倒是樂得合不攏嘴,可把黃巢和其他頭領氣壞了,黃巢當場發作:當初我們發下誓言,要橫行天下,現在你一個人跑去做官,想把我們幾千弟兄放到哪裡?說罷,掄起拳頭就打王仙芝,把王仙芝打的頭破血流。王仙芝也知道眾怒難犯,招安也就失敗。

乾府五年,王仙芝在黃梅戰死,黃巢成為草軍最高首領,自封“沖天大將軍”,看來還是忘不了“沖天香陣透長安”的夢想。同時,他還自建了個年號:王霸。

為了徹底解決草軍,唐朝終於使出殺手鐧,派出當時最能打的武將,荊南節度使高駢,高駢是當時的名將,在以往唐平定藩鎮叛亂和對外戰爭中戰功赫赫。高駢一到任便馬不停蹄,率領黃梅之戰的得勝軍,四面八方朝黃巢湧來,面對絕對優勢的唐軍,黃巢接連失敗,逐漸被壓縮在山東與河南的交界一帶,形勢越來越不利,眼看離徹底滅亡已經不遠了。

打又打不過,想跑又被圍住跑不出去,怎麼辦?生死關頭,黃巢爆發出驚人的智慧,使出了一條連環計,在黃巢的眾多戰略決策中,我認為這條連環計最能體現黃巢的智慧和軍師才能。

第一計,投降,準確的說是詐降。黃巢寫了封請降信給朝廷,說是決心投降。唐庭接到信後非常高興,計劃使個陰招,假裝接受投降,設圈套讓黃巢鑽。唐朝先是開了張區額張空頭支票,任命黃巢為右衛將軍(三品),再讓他到鄆州接受委任狀,想玩個摔杯為號的把戲。唐庭的算盤是打的是啪啪響,其實已經中了黃巢的緩兵之計,黃巢詐降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時間,恢復實力,好進行下一步計劃。

第二計,聲東擊西(兩次)。眼看實力得到了初步恢復,唐庭暫時被麻痺,黃巢突然轉身,殺進宋州、汴州,接著再攻擊衛南(河南滑縣)、葉縣、陽翟,兵峰直指洛陽。洛陽是權貴的集中地,威脅洛陽就是威脅他們的根本利益。於是,唐庭根本不經思考,急忙四處抽兵保護洛陽。其實黃巢打洛陽是假,調動敵人跳出包圍圈是真,在圍困的敵人紛紛被抽調,突圍的條件成熟後,黃巢迅速抓住時機,突然再次轉身,很快渡過淮河,進入淮南,進而又渡過長江,直取宣州(安徽宣城),進攻潤州。唐庭急忙又調高駢任鎮海節度使救援潤州,黃巢得知這個訊息後,放棄潤州,又南下攻取了越州,生擒浙東觀察使。隨後,高駢追兵趕到,黃巢與之交戰接連失利,不得不放棄越州,向東進入了當時還是窮山惡水的福建。

由於要應付黨爭,高駢終於放棄了追趕,黃巢在福建過了段好日子,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等到乾府五年,黨爭結束後的高駢進入福建時,黃巢已經擁兵十萬以上。不過,此時黃巢已經得了恐高症,看到高大帥領兵追來,二話不說,繼續開溜,向西南進入嶺南東道,估計高大帥一把年紀,也是跑累了,就沒有再追來。5月,黃巢兵臨廣州。廣州當時是大唐的國際貿易中心,是皇帝的錢袋子。自以為拿捏了皇帝錢袋子的黃巢,可以和唐朝談談條件了:只要朝廷答應他為天平節度使,他就放棄攻擊廣州,對於黃巢的要求,唐庭發揚黨爭扯皮的優良傳統,在朝堂上爭的面紅耳赤,遲遲未給答覆,黃巢等的心急,隨即降低要求,不給天平節度使,給個嶺南東道節度使也行。又經過漫長的扯皮,唐庭終於拿出了自己的招安待遇—率府率,率府率是太子侍衛官,四品,無軍權無地盤。黃巢聽說後勃然大怒,老子提著腦袋造反,現在擁兵十幾萬,就是為了給你兒子牽馬?感到人格受到侮辱的黃巢當即下令攻城,僅一天便攻陷廣州。

據說黃巢攻下廣州後,進行了一場大屠殺,僅殺死外國商人就達12萬人。這個在學界有很大爭論,唯一的證言來自一名阿拉伯商人。不過,據《新唐書 地理志》記載,當時廣州的人口只有二十二萬人,這還是包括周邊屬縣的總人口,廣州城當時也只有周長五華里那麼大,怎麼想也不可能有十二萬外國商人。個人以為,黃巢在廣州殺外國商人搶錢的事應該是有,估計阿拉伯商人也不太可能平白無故抹黑黃巢,但規模沒有說的那麼大。

黃巢佔領廣州後,原本打算好好經營,建立穩定的根據地,但不久,軍隊因水土不服爆發了大面積瘟疫,軍隊內部高層也希望北上發展。於是,乾府六年十月,黃巢揮師北伐,逆珠江而上,經桂州(廣西桂林),過靈渠,入湘江,順流而下,連克永州(湖南永州)、衡州(衡州),兵鋒直指湘中重鎮潭州(長沙)。

話說唐朝這邊,之前經過一陣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後,剿匪總司令已經換人,最令黃巢恐懼的高駢靠邊站了,新任總司令是朝中第三號宰相王鐸,就是那個被黃巢抓了弟弟,促成第一次草軍與唐庭談判的王鐸。

怎麼評價王鐸呢?最簡單的評語就是對軍事一竅不通。還好王鐸總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軍事,之所以敢接這麼個位子,是因為他自以為發現了一名軍事奇才,這個人叫李系,是名將之後,曾祖父、祖父都是中唐名將,寫進中學課本的“雪夜下蔡州”說的就是他祖父事蹟。李系長的風度翩翩,能言善辯,談起兵法,那是口若懸河,無人可及。王鐸一見之後就大呼軍事奇才,對他深信不疑,把手裡的六萬軍隊中的五萬交給他指揮,此次守潭州他就是主將。李系手握五萬精銳唐軍,還有當地地方軍隊和臨時召集的軍隊,人數達到了十萬之重眾,又有堅城可依靠,按理說應該能萬無一失。誰知道雙方一交手,李系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僅打了一天,唐軍就全軍覆沒,李系不但才能不如趙括,骨氣更是不如,一溜煙的跑了。隨即,黃巢攻陷潭州、江陵。接著,黃巢進攻襄陽,被山南東道節度使設計打敗,轉而渡長江,順流東下,橫掃湖北、江西,兵力達到二十萬之眾。

公元880年,唐僖宗李儇改國號廣明,面對黃巢的蓬勃發展,終於又想起了打黃巢還是高駢好使,遂任命高駢為新任剿匪總司令,取代一敗塗地的王鐸。於是黃巢的好日子又被迫中斷,在接連三次被打敗損失慘重後,退守信州(江西上饒),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黃巢軍中又剛好爆發了瘟疫,士兵病倒了三四成,別說打仗了,逃跑都沒力氣。高駢也是得勢不饒人,命大將張璘率重兵直抵信州城外,黃巢再一次面臨滅頂之災。

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面對嚴峻形勢,黃巢決定故技重施,詐降!為了保證詐降成功,黃巢用錢開道,金銀珠寶一箱一箱的往張璘營帳中送,提出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您高抬貴手,停止攻擊,休息幾天就行,我正在和高大帥談投降的事。

張璘一介武夫,賣力打仗就是為了升官發財,收了錢果然停止了進攻。忽悠就要忽悠全,黃巢果然寫信給高駢請降,高駢接信後,就和當年唐庭一樣,自作聰明,打算將計就計,把黃巢騙到揚州擒殺。於是,出於和宋威同樣的理由,高駢報告朝廷,黃巢就要被我消滅了,其餘剿匪軍隊就散了吧,唐庭接到報告後,非常高興,常勝名將高駢都這麼說了,那肯定就沒問題了,果然命令各會剿部隊返回駐地。

自此,戰場形勢陡然變化,唐軍兵力大減,大將張璘待在前線摸魚,主帥高駢正做著“智擒黃巢”的美夢,前線唐軍軍紀廢馳,戰意低迷。黃巢緊緊抓住這唯一生機,快速治療傷病員,恢復實力,提高士氣,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突然對張璘大舉進攻,唐軍猝不及防,被打的慘敗,此戰之後,長江以南黃巢再無敵手。

大勝之後的黃巢順勢連下睦州(浙江建德)、婺州(金華)、宣州(安徽宣州),7月北渡長江,進至天長、六金,軍勢十分強盛。

唐僖宗李儇得知高駢戰敗後,又驚又怒,但也無可奈何,為了阻擋黃巢的進兵,迅速動員兵力,在淮、泗組成了第一道防線,但倉促之下,準備不足,淮、泗守軍六千人很快被黃巢全殲。隨即,李儇又急令各地藩鎮派兵前往溵水(淮河支流)沿岸組成第二道防線,幾個還忠於唐朝的藩鎮節度使聞令而動,泰寧節度使齊克讓進至汝州,忠武節度使薛能、感化節度使支洋也都派出本鎮兵馬前往溵水加強防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後爆發的一場兵變打破了這一切的設想。事情是這樣,受命而出的三千感化軍經過許州時,因為不滿忠武節度使薛能的食宿安排,縱兵搶掠許州,衝擊官府,薛能好不容易安撫住感化軍。此事被正在領兵前往溵水的許州將軍周岌得知,於是鼓動許州士兵深夜偷襲感化軍,把三千感化軍殺的一乾二淨,周岌趁機發動兵變,殺了薛能,自封忠武留後(代理節度使)。在蔡州的領兵大將秦宗權聽說周岌兵變後,有樣學樣,也發動兵變殺死了蔡州刺史自代。

忠武兵變把溵水防線最高指揮官、泰寧節度使齊克讓嚇壞了,大戰在即,自己這邊接連發生兵變,朝廷的節度使、刺史說殺就殺,天知道這幫下克上的傢伙關鍵時刻會不會捅自己一刀,思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命要緊,於是秉承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偷偷率自己的部隊跑了。黃巢的軍隊馬上就要開到,唐朝溵水防線的最高指揮官卻自己跑了,那還打個屁,於是其餘部隊一鬨而散。等黃巢率軍趕到溵水時,那真是白茫茫的一片真乾淨,沒有一兵一卒阻擋他前進,黃巢輕鬆渡過溵水兵峰直指洛陽。十一月十七日,嚇破膽的洛陽守軍沒敢抵抗,向黃巢投降。

停留十幾天補充完給養後,黃巢再接再厲,繼續朝著自己夢想的長安進發,此時唯一能阻擋他前進的只剩下潼關了。潼關在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雄關,詩聖杜甫有詩讚曰:丈人視要處,窄峽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可見其易守難攻的險要,本來憑藉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再加上長安城內還有的十萬神策軍,守住應該問題不大,但是俗話說,江山穩固,不在山川之險,而在人心。此時唐軍已經沒有固守潼關的勇氣和魄力了,神策軍兵權掌握在大太監田令孜上中,這傢伙早在幾個月前就做好了逃跑的準備,他把自己的兄弟早早安排到四川做節度使,就是為了黃巢來的時候逃跑方便。當然,為了拖延時間,增加自己逃跑的成功率,潼關還是要守一守的。田令孜下令張承範領兵兩千前往潼關防守,更可笑的是,他居然沒給這支軍隊發軍糧。結果可想而知,這麼一支餓著肚子的軍隊,在潼關守了兩天後,被黃巢突破,張承範化妝逃脫。

廣明元年十二月初五,公元881年1月8日,黃巢攻佔長安。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八天後,黃巢正式稱帝,國號大齊。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據史書記載,大齊軍在佔領長安期間,共進行了三場大屠殺,第一次被害人數不詳,主要是針對的是長安城內的達官顯貴,第二次被害三千人以上,主要物件是長安城內的詩人儒生,第三次就是對普通百姓的大屠殺,罹難人數在八萬以上。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其實縱觀黃巢起兵以來的經歷,他之所以能打敗唐中央,佔領長安,不是因為其軍事實力有多強,而是因為唐中央實力太弱,地方藩鎮知道黃巢的目標是唐帝國中央,因此只要黃巢不威脅他們的利益,基本上沒有誰會出死力相助。但佔領長安建國後的大齊卻不一樣,瞬間成為眾矢之的,一是因為大齊的存在威脅了周邊藩鎮的安全,二是佔著長安這麼一個幾百年的繁華首都,誰都想過來搶一把。廣明二年,以鳳祥節度使鄭畋為代表的各地藩鎮紛紛起兵反齊,對長安形成了北、東、南三面包圍之勢,在各地藩鎮的圍毆之下,黃巢左支右絀,雖然是各有勝負,但大齊畢竟實力地盤有限,漸漸不支。接著唐僖宗李儇又調來了沙陀族將領李克用,李克用率領的沙陀族軍號稱黑鴉軍,戰鬥力很強,齊軍和黑鴉軍打了三仗,三戰三敗,整體態勢卻越來越兇險,長安經過唐軍與齊軍兩次易手,兩次大規模兵災後,業已凋敝不堪,無法支撐齊軍立足。唐中和三年四月五日,黃巢再次被李克用擊敗,於是放火焚燒大明宮,撤出長安。衝進城內的各路藩鎮軍隊,也同樣軍紀敗壞,一進城就忙著搶掠、姦淫、燒殺,根本沒人組織救火,直到大明宮大火蔓延被徹底燒燬。齊軍主力轉移後,遠在同州的大齊將領朱溫隨即受到重點照顧,被各路藩鎮集體圍攻,招架不住的朱溫多次向黃巢求援,黃巢未加理睬,朱溫一氣之下向唐軍投降。

黃巢離開長安後,轉兵向東攻佔鄧州、蔡州,此時黃巢仍然擁兵十五萬。接連的勝利,終於讓黃巢重新找回了自信,進而進攻陳州。陳州守將名叫趙犨,很有軍事才能,也很有遠見,他早就料到黃巢無法在長安長期立足,到時候必定會來攻打陳州,於是,很早就採取了一系列預防措施,比如,修繕城牆、疏通護城河、囤積糧草、招募軍隊,積極訓練,並在陳州城外實施堅壁清野。受命攻擊陳州的是齊軍大將孟楷,信心滿滿的孟楷率領一萬精兵先是與陳州兵戰於項城(河南沈丘),趙犨佯敗引誘齊軍進入伏擊圈,大敗齊軍,主將孟楷也被俘虜斬首。

黃巢聽聞前鋒全軍覆沒,主將孟楷被殺的訊息後,勃然大怒,率領全軍進逼陳州,將陳州城團團圍住,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踏平陳州城,生擒趙犨。為了防止趙犨突圍逃走,黃巢下令圍著陳州城挖了五道壕溝,四面八方同時發動猛攻。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趙犨也是個猛人,絲毫不懼,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要麼是躲進城裡當縮頭烏龜,能守一天算一天,要麼是四處求援,爭取早日打破圍困。但趙犨卻發揮主觀能動性,組織精銳小隊,多次潛出城偷襲齊軍,屢屢得手。黃巢肺都快氣炸了,指天發誓,不拿下陳州絕不退兵。失去理智的大齊皇帝和他的齊軍就這麼長期困在陳州城下前後達三百多天。於是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駭人聽聞、最驚悚的傳言就被記錄到史冊上。據《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齊軍在圍攻陳州期間,命士兵抓百姓當軍糧。他們製作了一種特大號的石臼,直接將活人扔進臼中,連骨頭一併搗成肉糊食用,還將這些加工點稱作“舂磨寨”。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當然後世對這些記載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少,畢竟官府對起義軍大加抹黑也屬常規操作。持懷疑觀點的人認為,史書上存在明顯互相矛盾的記載,比如,據《新唐書•趙犨傳》記載,黃巢聽到孟楷被斬後:“巢益怒,將必屠之,乃起八仙營於州左,僭象宮闕,列百官曹署,儲糧為持久計。”《舊五代史•趙犨傳》記載,“巢於郡北三四里起八仙營,如宮闕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冑,軍無所闕焉。”《舊唐書•僖宗紀》又記載,直到黃巢被李克用、朱溫等擊敗,從陳州逃走時,李克用繳獲的物資中,食物仍然不算少,“獲所俘男女五萬口,牛馬萬餘”。另外,有人認為,黃巢軍隊的吃人方法實在是太奇怪,很不合理。把整個活人扔進大號石臼中,最後形成讓人作嘔的人肉糊,裡面包括人體的所有成分,比如,屎、尿、頭髮、骨頭、指甲、血水,散發著難聞的惡臭,拿這種東西長期給士兵吃,先不說士兵吃不吃得下,難道就不怕士兵得病嗎?相比齊軍的吃人記錄,稍後秦宗權的軍隊吃人方法,是把人用鹽醃製成肉乾,相對來說就合理的多。

不管黃巢軍隊吃人記錄真實程度有多少,十幾萬大軍困在一個小小陳州城下將近一年,對周邊的百姓來說,肯定都是一場災難。

黃巢圍攻陳州久攻不克,唐僖宗李儇看到機會,火速召集中原各路軍團圍攻黃巢,參戰的軍團有汴州的朱溫,徐州的時溥,許州的周岌,這三個人都是造反起家,也是周圍最大的藩鎮勢力,他們三路合擊,陳州城內的趙犨也率兵出城裡應外合。唐軍本以為齊軍已是強弩之末,而官兵卻養精蓄銳,以逸待勞,獲勝十拿九穩。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唐軍又被黃巢打得大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

唐僖宗李儇無奈,只好再次起用李克用。唐中和四年四月三日,李克用打頭陣,唐五鎮聯軍攻克齊軍北線據點太康,而後,又在陳州西邊的西華打敗黃巢的弟弟黃鄴,隨即藩鎮聯軍朝陳州城下的黃巢大軍直撲而來。接連的慘敗終於讓黃巢恢復了理智,下令全軍撤去包圍往故陽裡(河南淮陽縣)敗退,期間,大量逃跑不及的齊軍向藩鎮聯軍投降。五月初,天降大雨,急需找一個歇腳地的黃巢進攻汴梁,但是得知李克用追兵快到,不敢戀戰,又移師向西,準備從中牟渡汴河(大運河的一段,即通濟渠)北上,躲開李克用的追擊。五月八日,黃巢軍主力在渡河渡到一半時,被李克用追上,隨即遭到攻擊,慘敗,陣亡達一萬餘人,此戰之後,齊軍大部分將領紛紛投降唐軍。五月九日,逃過汴河的黃巢又被李克用的騎兵追上,再次被打敗,五月十日,沙陀軍繼續追擊,齊兵殘兵基本被殺散。黃巢收集殘兵敗將,只剩下一千餘人,向東北方,逃向自己的故鄉冤句(今山東菏澤牡丹區西南)。五月十一日,李克用追至冤句,黃巢再次戰敗,小兒子被俘。黃巢率領僅剩的百餘人在山東四處流竄,六月十五日,又被搜捕的唐軍找到,百餘人被打的只剩下十幾人逃進泰山東南的一個叫狼虎谷的地方,最終被自己的外甥林炎殺害,一代梟雄的傳奇終於落下帷幕。

亂世梟雄黃巢:英雄還是屠夫?—篇文章解構黃巢的一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