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2022-09-15由 五彩秦安 發表于 歷史

《早秋山中作》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唐】王維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譯文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沒有才華不敢牽累聖明時代,想著還是回東溪守著竹籬故居吧。

難道是因為厭棄尚平儘早了卻兒女婚嫁,卻嫌恨陶淵明辭官歸隱年歲已遲。

逢臨秋天,草間的蟋蟀叫得更響亮急促;時近黃昏,山中的蟬聲充滿了悲傷之意。

寂寞的柴門前,車馬不到;空寂的山林中,“我”獨自與白雲相依。

註釋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早秋:初秋。

明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故籬:故鄉。

尚平:即尚長(尚子平)。一作“向平”。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蛩(qióng)響:猶蛩聲。蛩:蟋蟀。

空林:渺無人跡的樹林。

期:約,約定。

賞析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早秋詩。

這首詩最絕妙之處在於將秋景與秋情融為一體,在秋景中見情,在秋情中寫景,實在是高妙至極。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首聯是說,沒有才華不敢牽累聖明時代,想著還是回東溪守著竹籬故居吧。這是寫“歸隱之緣由”。

“不敢累明時”,這表面上看是詩人給自己找的一個歸隱的理由,實際上則是對於才華無處施展的一種自嘲。並非無“才華”,而是朝廷不再需要。不再需要的最重要一點,則是唐天寶年間,朝政日壞,王維鬱郁失志,找不到施展才華的舞臺,於是才思想著隱居。表面上是“明時”,是大唐盛世,實則暗藏著危機,一場安史之亂的風暴即將來臨。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頷聯是說,難道是因為厭棄尚平儘早了卻兒女婚嫁,卻嫌恨陶淵明辭官歸隱年歲已遲。這是寫“歸隱之歲遲”。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這裡詩人用了“尚平婚嫁早”“陶令去官遲”兩個典故,道出了詩人對於歸隱的渴望與急迫。一個“早”字,一個“遲”字,都加深了詩人歸隱的決心。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頸聯是說,逢臨秋天,草間的蟋蟀叫得更響亮急促;時近黃昏,山中的蟬聲充滿了悲傷之意。這是寫“歸隱之時節”。

這兩句是寫初秋的名句。一個“急”字,不僅道出了草間的蟋蟀叫聲急促,更暗示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是一年秋。一個“悲”字,不僅道出了山中的蟬聲悲傷,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悲涼情緒。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王維《早秋山中作》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這兩句是說,寂寞的柴門前,車馬不到;空寂的山林中,“我”獨自與白雲相依。這是寫“歸隱之志向”。

“寂寞”二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柴門人不到”“獨與白雲期”,都是對於“寂寞”最好的註腳。如果不寂寞,詩人不會聽“蛩響”,也不會聽“蟬聲”,山林也不會“空”。因為“寂寞”,而全詩染上了一絲悲涼的色調。

縱覽全詩,一幅早秋山中圖躍然紙上,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歌特點,讀來使人安靜清心,是早秋詩中的名篇佳作。

賞析來源公眾號:古詩詞日曆,作者:嚴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