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社會主義發達國家——蘇聯工業化建設的簡單探討

2022-09-12由 阿爾卡蒂 發表于 歷史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紀念“十月革命”五十週年的演說中提到,蘇聯已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

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說法,讓人們腦海裡充滿了想象,更為前蘇聯(後稱蘇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作為曾經的社會主義超級大國,蘇聯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一極。

羅曼諾夫王朝時代,俄國經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洗禮,到了20世紀初,俄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五位,但是人均產量則要遠遠落後於當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即便是這樣,俄國仍舊建立起了一定的工業基礎,不過隨著十月革命、俄國內戰等戰爭影響,蘇聯建立之初,大多的工業基礎設施在戰爭中被摧毀,交到列寧手裡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

最初,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首要目的是恢復國民經濟,所以在建國初期,列寧開始實行租讓制這一國家資本主義,將國內的重要企業出租給西方國家,從而獲得最新的技術裝備,為此蘇聯政府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租讓制委員會來管理租讓相關事項,當時的承租者主要是美、英、德、日等資本主義國家,承租的範圍也主要集中在礦產和森林兩個領域。但後來由於外國資本破壞蘇聯的法律和合同,不按合同進行投資同時進行掠奪式的經營,在生產中也不使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在1930年左右蘇聯政府逐步撤銷了租讓業務。

其次是興辦合營企業,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與工業化建設初期,蘇聯政府創辦了由國家資金和外國資本合資經營的企業和公司,透過這種方式來吸收國外資本和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在合營企業中,蘇聯政府佔股不得少於51%,外國佔股不得超過49%,所以企業的話語權仍舊掌握在蘇聯政府手中。當時參與合營企業的國家有英、德、挪威、荷蘭等國家,企業經營範圍主要集中在木材、交通運輸、貿易、建築等行業。但是後來雙方在公司管理與經營多方面產生分歧,使得合營企業並未發展起來,蘇聯政府在工業化建設初期也逐步撤銷了合營企業。

然後是大量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裝置,在1930年到1945年期間,蘇聯政府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的機會,大量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與裝置,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建立起了一大批骨幹企業,斯大林曾說蘇聯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大型企業是美國幫助建設的。蘇聯引進技術的特點為規模大、數量多、範圍廣,幾乎涵蓋了經濟和軍事生產的各個部門。

從建國之初的新經濟政策到1967年第八個五年計劃,短短的47年時間,蘇聯領導人便宣佈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後來蘇聯官方修改了這一說法,但從某種角度來說,蘇聯能提出這一說法,也說明蘇聯的工業發展確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社會主義發達國家——蘇聯工業化建設的簡單探討

1967年,蘇聯的煤炭產量總計為59500萬噸,人均產量為4。6噸,同時期的美國煤炭產量為51245萬噸,人均產量為2。6噸,總產量相差8255萬噸,相當於英國在1967年全年產量的46%,蘇聯在這一年的煤炭總產量超越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位居世界第一位。在1960年,煤炭就已經佔據了蘇聯能源消費的一半以上,成為其工業發展的能源支柱。

蘇聯自然資源豐富,這也是他最初透過資源換投資、技術的底氣。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蘇聯也一直在探索煤炭利用的新技術,其中取得較大進展的是煤炭液化技術。蘇聯的煤炭液化技術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該技術是透過將煤炭打碎成粉狀,加入重質油混合後形成煤漿,然後將煤漿置於390℃-420℃、100大氣壓條件下,加入定量的含鉬催化劑後,放置於特定的反應器中進行催化加氫反應,最終得到一種棕黑色的混合油,這種油再經過分離加工之後,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汽油和三分之二的柴油。

不過根據資料顯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得到1噸混合油需要加工6噸煤炭,其中僅有2噸煤是用來液化的,剩餘的四頓中有3噸煤要用於電解水制氫氣、1噸煤用於工廠發電。這種技術雖然在今天看來有些落伍且利用率並不是很高,不過結合當時蘇聯工業發展中減少石油依賴,加強煤炭利用的時代背景,該技術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1967年,蘇聯的原油產量為28800萬噸,同年美國的產量為43457萬噸,蘇聯的原油產量僅佔美國的66%,不過這一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石油可以說是貫穿了蘇聯的整個歷史,在蘇聯建立之初,西方國家為了扼制這個新生政權,土耳其軍隊血洗巴庫,致使當時的石油生產幾乎面臨停產。二戰時期,斯大林為了爭取備戰的時間,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時向德國出口石油,獲得收入用來投入到蘇聯的生產中。1963年,蘇聯進口的穀物開始大於出口,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穀物進口國,這無疑增加了蘇聯的經濟壓力,幸而蘇聯的西西伯利亞秋明油田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生產,在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石油的出口使蘇聯賺取了鉅額的利潤,蘇聯的原油產量也在1975年首次超越美國。

1966年,蘇聯的天然氣產量為1429。6億立方米,同年美國的產量為4872。6億立方米,蘇聯的產量為美國的29。3%,但是蘇聯仍是世界上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天然氣的大規模開採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到1987年,蘇聯已經建成輸氣管道約19。6千米,460座壓縮機站與280座氣體處理廠,天然氣可供應至全國範圍。甚至在蘇聯石油產量下降期間,天然氣發電比例上升,最後超越石油。不過天然氣行業中也存在著蘇聯粗放式工業發展的問題,據統計,1985年天然氣的生產到終端使用者使用的整個鏈條中,大約有10%的天然氣被損耗,而整個國家的工業生產中,要多損耗約300億立方米。同時,天然氣出口也成為了蘇聯能源出口中的又一支柱產業,從1968年開始,蘇聯的天然氣出口至西歐地區,到1978年,蘇聯的主要出口專案中,天然氣位居第二位。

1967年,蘇聯的鋼產量為10222。4萬噸,美國在這一年的產量為11540。6萬噸,比蘇聯產量要多1318。2萬噸,但蘇聯的鋼鐵產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二位。蘇聯的鋼鐵工業集中化生產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到了1975年左右,蘇聯生產的鋼、鐵總量中,有大約80%左右的鐵、56%的剛是由產能大於500萬噸的企業生產的。雖然蘇聯鋼鐵產業集中化生產程度很高,但是這種現象對效益的提高並不是很明顯,因為效益也很容易受到鋼鐵廠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燃料與原材料的成本、產品的品種等,這些是市場因素決定的,鋼鐵廠的集中化生產對效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鋼鐵廠內部,如工人的工資、裝置的折舊及生產過程中的損耗等,這最多能夠佔到生產成本的25%左右。

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7/80年代就已經停止了大型鋼鐵工廠的建設,如美國的鋼鐵聯合企業數量從80年代的38個減少到了1992年的23個,其中10個大型工廠平均生產能力由520萬噸/年降到了450萬噸/年,不過,這些發達國家在同時期建設了一些產能較小的工廠,用來生產優質鋼材。

能源產量只能展示出國家工業發展的一個角度,而將這些原材料加以技術運用於製造業,才能夠顯示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高度。

1967年蘇聯的汽車產量(商用車與乘用車共計)為94。8萬輛,同年美國的汽車產量為897。6萬輛,蘇聯的汽車產量僅佔美國的一個零頭,也比同年的英、法、德、日、意等國家少,汽車產量位居世界第七位。汽車工業可以說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但蘇聯汽車工業起步晚,早年又受到戰亂的影響,在短短几十年之後能有如此成就,也是得益於其完善的工業體系。

十月革命之前,沙皇俄國僅有一個很小的汽車裝配工廠,只能透過組裝進口零件來生產汽車。到了1929年,蘇聯決定大力發展汽車工業,派人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進行實地考察。1930年,從美國福特汽車引進了從產品到生產裝置的完整產業鏈建立起了高爾基汽車廠,工廠的裝置大多由美國提供,部分也從英、法、意等國進口,年產能為30萬輛,可以生產轎車、貨車和客車。1932年,高爾基汽車廠開始生產嘎斯系列汽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研製軍用越野車,汽車工業的發展也為蘇聯在二戰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

除了傳統的工業發展,蘇聯也在一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冷戰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一直在探索西方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情報,1970年,克格勃還專門成立了“科技理事會”來進行科學技術情報的偵查。“科技理事會”下屬的一個“X線”小組,自1970年以來,已經獲取到了成千上萬的西方技術與產品樣品,數量非常多,從這裡可以印證出蘇聯的軍工部門與民用部門一直在研究西方的先進技術,以至於美國的技術一直在為蘇聯的國防建設與國家防禦提供技術支援,包括雷達、計算機、機床和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雖然如此,蘇聯在高新技術上還是要落後於西方的,其中最重要的標誌便是蘇聯沒有自己的國產超級計算機。

但是工業化的發展程度並不能作為衡量國民生活水平的標準,1973年是蘇聯GDP佔比美國最高的一年,當時蘇聯的GDP為6178億美元,而美國的GDP為14285億美元,蘇聯大約相當於美國的43%,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即便如此,蘇聯仍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蘇聯的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蘇聯一直將重心放在重工業方面,輕工業及農業的發展嚴重滯後,民眾經常要排長隊去購買生活物資,導致居民生活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可能是考慮到這一點,後來的蘇聯政府糾正了“蘇聯已建成發達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說法,1986年的蘇共二十七大指出,蘇聯正處於向發達社會主義前進的階段,拋棄了勃列日涅夫提出的“發達社會主義建成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