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宮太監的血與淚

2022-09-10由 晴天娃娃CSjd 發表于 歷史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不少清宮太監有幸活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

他們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擺脫了悲慘的奴隸境地,獲得瞭解放和新生,真正過上了人的生活。

但很少有人知道太監過去是怎樣生活的。

以下內容改編自清宮太監的真實經歷。

馬德清

:我是天津南青縣窯子口人。父親是個賣膏藥的,母親是窮人家的女兒。拿“房無一椽,地無一壟,吃上頓沒下頓”這句話來形容我的家,也就夠了。那時候,窮人恨有錢的,有時也羨慕有錢的。比如我父親,他罵地主吃人飯,拉狗屎,可他也厭煩那難以養家活口的賣膏藥的營生。怎麼辦呢?一家數口,總得有條謀生之路呀!

當太監的頭一步是“淨身”。這件事,我從來不願意對人講。一一併不是害羞,實在是太痛苦了。從舊社會過來的苦寒人,只要想起最傷心的事兒,心裡就像挨針扎一樣難受啊!(講到這裡,馬德清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記得那是我9歲的那一年,大概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有一天,我父親哄著我,把我按在鋪上,親自下手給我淨身。那可真把我疼壞了,也嚇壞了。疼得我不知暈過去多少次。

清宮太監的血與淚

清朝大多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去當太監

請想一想,那年頭,沒有麻藥,沒有什麼注射針、止血藥那一類東西,硬把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按在那兒,把要命的器官從他身上割下去,一根根神經都通著心,疼得心簡直要從嘴裡跳出來了。

動完這種手術以後,要在尿道上安上一個管子,不然,肉芽兒長死了,撒不出尿來,還得動第二次手術。我後來才聽那些懂這種事的人講,手術之後,不能讓傷口很快結疤,要經過一百天,讓它偎膿長肉,所以要常常換藥。

說實在的,所謂藥,不過是塗著白蠟、香油、花椒粉什麼的棉紙兒。每一次換藥,都把人疼得死去活來。那時候,我不懂父親為什麼要這樣整治我。母親是婦道人家,在家裡沒有說話的份兒,她疼我,可是救不了我。就在我能爬起來,拖著兩條腿走路的那些日子裡,她就兩眼一閉,永遠地離開我了。

清宮太監的血與淚

閹刀

趙榮升

:我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進宮的。進宮前,住在慎刑司,先認旗,明確一下身份(八旗制度,是清代滿族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入宮以前,大家要演禮,學習怎樣跪,怎樣磕頭,怎樣回話。封建時代,人們把皇帝看成天人,金口玉言。如果我們在應對進退上出了岔子,保不住會把腦袋丟掉。

張修德

:一天早晨,總管內務府的老爺,把我們領進宮去,從午門旁邊一個門走到養心殿,跪在院裡,聽候挑選。跪了一會兒,慈禧太后來了,手裡拿著牌子,按牌子上寫的名字仔細端詳了我們一陣,叫了幾個人的名字。被叫的人抬起頭來回話。她挑中的人,留在她或皇帝那兒,剩下的分給別的地方。實在分不出去的,可以分給外府。王府裡也用太監。

魏子卿

:決定留在宮裡以後,首先要認師父。能當師父的都是地位高、年紀大的太監。像總管太監、首領太監一類人,一輩子收的徒弟多得很。徒弟跟師父學規矩禮法,師父就用徒弟作自己的役初進宣的人師就是自己的主人。徒弟天不亮就得起來,給師父準備漱口水、洗臉水。鐘點到了,要輕輕地走到師父炕邊,輕輕地叫醒他,侍候他穿衣服。夜裡,師父睡下後,自己才敢休息,而且睡得還要機靈些,師父一呼喚,要立刻應聲。太監的品級不一,大小有別,一層制一層,一層壓一層,徒弟是最末的一層。

邊法長

:認過師父,我們學些什麼呢?先說稱呼吧。那時候,我們把皇帝稱作“萬歲爺”,把慈禧稱作“老佛爺”,把妃子一一比如端康皇太妃、敬懿皇太妃一一稱作“主子”。至於太監們彼此的稱呼,同輩的互稱“爺”一一張爺、李爺,低一級的把高一級的稱作“師父”。

再說“忌聖諱“這件事,在宮裡是一件最要緊的事。不單是與皇帝的名字同音的字不能上口,太后、太妃、妃子的名字也一樣。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小德張,本來他的名字叫春喜,因為隆裕太后的小名叫喜哥,“喜”字犯了聖諱,小德張只得改名叫“恆太”了。

再說請安,規矩也多得很。在宮裡,太監的膝蓋是不值錢的,動不動就得下跪,可是你不能一跪了事,跪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向主子回答、請安,跪的雙腿安,兩條腿先左後右地跪下去,身子要挺直,摘下帽子,放在身右邊,袍子不能褶在腿底下。謝恩、謝賞或者萬壽節,對主子要三跪九叩。為了表示感激“天恩浩蕩”,有時還要把頭往地上撞,撞出聲音來。這就是俗話說的“磕響頭”。還有單腿安,這是用來對上司或者品級低一些的人的。日常侍奉主子的太監,雖然不是見到主子就磕頭,可是俗話說的“站有站樣,坐有坐樣”,這個樣兒也要下功夫學習,一點兒也馬虎不得。

劉子傑

:封建社會,當皇帝的自認是天下第一人,但是他也有心煩的時候,心煩沒有地方發洩,當太監的就倒黴了。我們是真正的奴隸,主人高興的時候,也許喚我們的小名或外號,讓我們學貓叫狗叫;不高興的時候就矇頭蓋臉地打我們。打死了拖出去一扔,沒有人管。

孫尚賢

:清代末年,女主裡寡婦多。當權的慈禧雖說有好多事要做,但是日子過得看起來是怪無聊的,閒下來的時候,心神也像沒有著落似的。

清宮太監的血與淚

太監裡面的階級

劉興橋

:慈禧喜怒無常,心狠手辣,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情打人、罵人。宮裡的太監都知道,有一次她硬逼著一個老太監把自己的糞吃下去,這個老人就因為這件事喪了命!責打太監幾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飯。每天被打的太監,常常不下百人。而且一個太監犯錯,他所在處所的全部太監都要連坐。太監們為了減輕捱打時的痛苦,每人都制有兩塊長一尺、寬五寸的牛皮,當班時用繩子捆在兩個大腿上,還起了個名字叫作“護身佛”。

據許多知情的太監揭露:為了整治太監,封建統治階級還訂了一套辦法。按照清代皇室的宮規則例,凡宮殿監等處的太監,在外犯法者,由外部按律治罪;在內犯法者,由內務府治罪。慎刑司設有處罰太監的專用監獄。宮殿監的處分則例,分三等十二條,犯者要受到斥革和罰月銀的處分;各處所首領太監的處分則例,分三等十五條,犯者要受到杖責和罰月銀的處分。

責打太監的杖刑、板刑都是用五尺長的竹子做的,杖刑為圓五分的實心青竹,板刑為寬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的規則是,先將受刑太監按伏在地,臀部突起;然後一人按頭,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掌刑,一人喊數。行刑時,一面打一面喊出數字。受刑太監須一面捱打一面喊:“饒恕奴才吧,下次不敢了!“否則就有頑抗不服訓的罪名,加倍重打重罰,一直打到求饒為止。刑畢,受刑太監由刑監二人架到主子面前叩首“謝恩”,才算完結。

此外,凡太監在宮中自縊身亡者,將屍骸拋棄荒野,其親屬還要發往伊犁、黑龍江等邊遠地區給官兵為奴。對屢次潛逃的太監,永遠罰往邊疆地區給官兵為奴,遇赦不赦。對越省遠的太監,一經拿獲,雖無其他過犯,都罰永遠枷號,終身禁閉。

光緒末年,在慎刑司還設有“氣斃”之刑,就是用七層白棉紙沾水後,將受刑的太監的口鼻耳封閉起來,然後再用杖刑責打而死。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曾用此刑把光緒宮中給維新派通風報信的太監氣斃多人;珍妃宮中的三十來個太監,都是用此刑打死的!

太監發展史

太監在中國古書上,除了宦官之稱,又有寺人、閹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不同名目。據史學家考證,太監大約產生於距今兩千五六百年前的春秋時代。當時稱太監為侍人,與小臣、僕侍、妾婢、閽人(守門人)一樣,都是不從事生產、專供貴族役使的奴僕。不同的是,太監是被閹割了生殖器官的男性。王公貴族役使這種奴僕的好處:一是他們的體力較之女性奴僕強得多,能夠承擔負荷較重的宮廷勞役;二是可以絕對保證王公貴族為數眾多的后妃妻妾的“貞潔”。

在中國古代社會,殘害男子的生殖器官的做法原是一種刑罰,名之曰宮刑或腐刑。這種刑罰是所謂“五刑”之中僅次於大辟(死刑)的一種酷刑。宮刑不僅是對人的身心的極大摧殘,也是對人的尊嚴的莫大汙辱。

中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就曾因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件觸犯漢武帝,被處宮刑。他在《報任安書》中,痛心疾首地這樣寫道:“故禍莫(音、義同‘慘)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在封建社會里,太監本為內廷奴僕,不能干預政事,但其上層分子由於是皇帝最親近的奴才,往往伺機竊取權力,有的甚至能起左右政局的作用。例如明代中葉以後,太監的權力不斷擴大,擁有出使、監軍、鎮守、偵察臣民等大權。

明熹宗時,魏忠賢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兼掌特務機構東廠。他勾結熹宗的乳母客氏,專斷國政,從內閣六部直至四方督撫,都有他的私黨。魏自稱“九千歲”,追隨者更為之建立“生祠”。其權勢之顯赫可以想見。

但即便在太監專權時,真正的掌權者也只是其中極少數上層分子,絕大多數下層太監終究不過是備受欺壓凌辱的奴隸!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持其窮奢極欲的腐朽寄生生活,都曾建立過龐大的太監機構,人數動輒以萬數計。

仍以明代為例。當時設立的太監機構計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各專設掌印太監提領,稱為二十四衙門;崇禎末年,太監人數多達9萬餘人。

清朝鑑於歷代宦官的流弊,早在順治年間即對宮廷太監機構進行了所謂改革,制定了宮規、宮法。順治十三年(1656年)改設十三衙門,宮廷太監人數減為9000人,設總管內務府以領其事。從此直到清朝末年,宮廷太監的機構雖無大的變更,而太監人數卻是逐漸減少的:乾隆時為2866人,嘉慶時為2638人,光緒時為1989人,宣統退位以後,只有八九百人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