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什麼是急性應激障礙,主要有哪些表現

2022-04-07由 輕鬆心理 發表于 歷史

什麼是急性應激障礙,主要有哪些表現

東航MU5735航班事故發生後,全國上下都處在一片震驚之中,大家都對事故遇難者致以沉痛哀悼。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也是在最初的震驚中沉痛無以復加,而對於之後的事故進展更是倍感擔憂。因為任何重大事故發生後,對於倖存者、遇難者親屬,甚至目擊者和救援人員,我們更擔心一種心理創傷的發生。那就是—

急性應激障礙

這個時候,我們國家也一定派出了大量的心理工作者,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預防急性應激障礙的發生。前一段時間,國家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馬弘更是呼籲“心理救援不是從專業人員到位了才開始,而是應當從媒體報道就開始。”

那麼我們作為普通人或者媒體人,更應該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亂轉發沒有事實依據的資訊,更不要隨意打擾遇難者親屬,以免對親屬造成更大的傷害。

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如何避免擾亂心理救援工作,我們有必要了解

急性應激障礙

是什麼,又是如何預防的。

一、什麼是急性應激障礙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很多意外事件,比如失業、分手、考試失利等等,這些事件很多時候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並且因為事發突然,可能會讓我們的情緒和身體發生一定的變化。而這種意外事件就稱為

應激事件

應急事件發生後,我們的身體內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的大腦,在接受了

應激事件

的精神刺激後,我們大腦就會透過一系列的反應,會生產出一些激素,這些激素釋放到全身,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發生一系列變化,比如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體溫增高、肌肉緊張等等,而我們的情緒也會變得激動、緊張、焦慮、恐懼等等。這些反應,就是我們所謂的“

應激反應

”。

應激反應

實際上可以提高我們的身體警覺性,讓我們的身體有更大的能力應對挑戰。但是,如果這個

應激事件

過於強烈,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精神承受能力,那麼就會造成精神創傷,甚至導致某些嚴重疾病的發生。

比如,親眼目睹慘劇發生、經歷了重大的交通事故、遭遇了暴力襲擊、被虐待或強姦、經歷了親人的忽然死亡、遭遇了洪水、地震等重大的自然災害,甚至經歷了戰爭等等,這些嚴重的

應激事件

,一經發生,可能會在

幾分鐘到數小時之內

就會使我們產生強烈的恐懼、害怕、無助感,甚至麻木感、不真實感、部分失憶或者驚嚇反應、人格解體等等精神症狀。這就是

急性應激反應

二、

急性應激障礙都有什麼表現

在遭遇了強烈的應激事件後,如果超出了我們內心的承受能力,就會發生

急性應激障礙

,而不同的人群發生

急性應激障礙

的反應,又大都不同,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主觀的麻木感

:整個人給人以淡漠、木然的感覺。感覺自己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不想外出參加任何活動,很少與人交談和親近,自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下降,不願與別人發生情感上的交流,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與整個現實世界顯得格格不入。嚴重的時候會覺得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以致產生輕生的念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高度的警惕危險事件發生。

2、意識水平降低

:這是最常見的表現,會在應激事件剛開始的時候,出現一種“茫然”的狀態,完全不知道怎麼應對,外界的很多事情很難吸引自己的注意,甚至理智思考的能力降低,可能會發生一些魯莽和衝動的事情。

3、非真實感

:就是感到對周圍環境的清晰程度降低,感到周圍事物變得模糊不清,毫無生氣,缺少生動感,看什麼東西都感覺隔了一層紗窗,聽聲音感覺隔了一道屏障,因此認為外界變得不真實了,都是假的一樣。

4、人格解體

:體驗到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行為變得不真實,感覺腦子不清晰,體驗不到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

5、分離性遺忘

:突然出現不能回憶自己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喪失近期的階段記憶,一般圍繞應激事件的記憶。如果讓他們去回憶這一段記憶,就會變成記憶空白。有的患者可能持續幾個小時,但有的可能持續幾年的時間。

6、閃回

:就是重新體驗到了受創傷的應激事件,感到這種應激事件好像重新發生一樣,使得患者又重新體驗到了那種悲傷、恐懼、害怕的感受,使人非常痛苦。因此我們說,不要過多地打擾他們,讓他們談感受、去回憶,這些都可能讓他們重新閃回,重新體驗一次痛苦。

7、迴避行為

:在應激事件後,人們對相關的事件採取迴避的行為。包括迴避具體的場景與情境,有關的想法、感受及話題等等。他們極力不去想這些事件有關的人與事,不願提及有關事件,避免有關的交談,任何媒體訪談及涉及法律程式的取證過程往往給當事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8、過度焦慮

:明顯的焦慮和過度反應帶來了失眠、、容易爆發或憤怒、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周圍的環境過度敏感、過度的驚嚇以及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走來走去,甚至惶恐害怕等等。

9、社會功能損害

:人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下降、思考學習能力下降、工作技能退化等等,影響到了正常的社會生活。

10、導致不良行為習慣

:可能會導致酒精濫用、暴力攻擊傾向、兒童問題行為、藥物濫用(主要是抗焦慮、抗失眠藥物),甚至毒品濫用等等。

三、應該如何預防急性應激障礙

首先,我們社會的心理救援體系在災難發生之初,就已經做好應有的準備,成立危機干預隊伍,對遇難者家屬、現場救援人員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心理評估和心理干預等等。

其次,作為遇難者家屬的親朋好友和社會,也要對他們進行有力的社會支援,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最後,作為普通大眾和媒體,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要去幹擾救援行動,不要去刻意地打擾遇難者家屬的生活,不要隨意的評論事件本身以及涉及的相關人員。

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所面臨的災難事件;幫助他們調節好心理狀態,及時撫慰他們內心的創傷,希望他們能夠儘早從悲傷中重新站起來,獲得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心和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