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2022-03-24由 雲端白楊 發表于 歷史

前言:公元前231年,秦國發動對其他六國的滅國戰爭,首先把戰爭的矛頭對準了韓國。公元前230年,內史韓騰領命,率兵渡過黃河,兵臨韓國都城新鄭,韓王安稍作抵抗後投降,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滅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韓國第一個被滅亡呢?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質變的結果。韓國滅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軍事上的、地理上的和外交上的,但還有一個原因,是歷代史學家在總結分析韓國滅亡時總會提到的,那就是改革變法不力。

相比較早時期的李悝變法、吳起變法,與商鞅變法同時代的申不害變法,名氣就小多了,但在韓國曆史上申不害變法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變法,它也成就了韓國曆史上的較為短暫的鼎盛時期。

1。變法,圖強路上的不二選擇

三家分晉後,建立了地主階級政權的魏國國君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45一公元前396年在位)為使魏國強盛起來,進一步打擊奴隸主貴族勢力殘餘,鞏固地主階級政權,以便在與其它大國爭霸戰爭中取得勝利,先後組織一批有才幹的人進行社會改革。

公元前422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悝被魏文侯任命為相國,主持變法。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援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主張,對魏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改革,揭開了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序幕。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在政治上,李悝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

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軍事上,主要實行 “武卒制”,廢除了春秋時期只有“國人”才能當兵的奴隸制兵制。

魏國經李悝變法後,在戰國初期首先強大起來。到魏惠王(魏文侯之孫)時,魏國勢力達到極盛,向西攻秦,佔領西河之地,“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使“秦兵不敢東向”。

由於魏國的率先嚐試,之後的列國都看到了變法所帶來的巨大效益,所以這之後列國都開始實行變法。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楚國的“吳起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以及韓國的“申不害變法”。

2。術治,難以為繼國家的持續強盛

為了適應激烈的國家戰爭,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也為了適應深刻變化的社會政治經濟,韓國也效仿魏國不斷調整政策,實行改革。

原鄭國人申不害,因為對韓昭侯兩次關鍵的勸諫,贏得了韓昭侯的極大信任。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開始在韓國實行變法。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申不害主要從三個方面對韓國進行改革:

一是削弱韓國內部公卿世族的力量。在當時韓國段氏、公釐氏、俠氏三股力量已威脅到了韓侯的統治,常常挾地自重。申不害變法的第一步就是削弱危害列國的公卿世族力量,讓政令全都歸於君主。

二是利用“術治”對官吏進行整肅。申不害變法的第二步就是賞功罰過。加強對官員的監督任用,對有功之臣論功行,對有才能的官員進行破格提拔,所以一時間吏治澄清。

三是加強國防,鼓勵生產。申不害變法的第三步,就是在他當上上將軍後,將原先公卿世族和原來的保衛國家的軍隊混編在一起,並對他們一視同仁。經過申不害的訓練,這些混編的軍隊極大的增強了韓國的國防力量。

在大力增強國防的同時,申不害還重視農耕,鼓勵韓國百姓多開墾荒地,多種糧。

韓國擁有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鐵礦山—宜陽鐵山,並以出產鐵器和工匠而出名。申不害在國防改革中,把韓國這個優勢,加以強化,最佳化武器,打造韓國精銳部隊。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申不害為相十五年,韓國國力得到增強,政局穩定,“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然而,申不害與韓昭侯的“術”治,強調以帝王之術來控制臣下來達到強國的目的,相對地忽視了法治的建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社會問題。申不害“修術行道”,沒有進行徹底的變法,偏重於依靠君王個人才能和智慧,偏離了管理天下的核心,只把“陰謀權術”留給了韓國後來的君主和權臣。

在申不害死後,韓國形勢便急轉而下。

3。強鄰,意味著惡夢的開始

公元前356年,早於韓國申不害變法四年,在秦國衛國人商鞅開始主持變法。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商鞅變法前後共實行兩次。第一次,頒佈並實行《法經》,增加連坐法,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

第一次變法擴大了國家賦稅和兵徭役來源,為秦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後,在公元前350年,商鞅實行第二次變法。

這次變法,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制,編訂戶口,推行小家庭政策。

“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經過兩次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到了戰國中後期,強大起來的秦國開始不斷髮動對外戰爭,而作為秦國東出路上的阻礙,韓國的處境越來越糟糕,韓國西部國土不斷被秦國所蠶食。

到了韓安釐王三年(前293年),為了抵抗秦軍,韓國與魏國組成聯軍與秦軍在伊闕決戰。秦軍在名將白起的指揮下,大敗韓、魏聯軍,共斬首二十四萬之眾。經此一戰後,韓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韓國滅亡:難以變法圖強,作為秦東出的障礙,這是命運的必然

從公元前294年開始,到公元前290年,韓國被迫把200多里的土地全部割給秦國。

到公元前263年,韓國太行山以南的地方都被秦國佔領。再到公元前262年,秦軍又佔了野王,奪取了韓國17個城。

到公元前254年,韓國國君入朝去朝拜秦國國君,韓國成了秦國的附屬國。

即使如此,在呂不韋執政期間秦國繼續向東擴充套件,又攻佔了韓國的13座城。

等到韓國滅亡時,韓國在山西、河北的國土全部丟光,只剩下南陽和國都新鄭這兩個狹小的地帶。

在戰國這個大爭的環境下,韓國自身不能強大起來,一旦其他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這個國家又是自己的鄰國,那麼自己就到了危險的地步,加之處於四戰之地,強鄰環伺,滅亡就成為了韓國逃不掉的必然命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