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2022-03-23由 烽火三月 發表于 歷史

內容概要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先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的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不是對具體的社會的詳細、具體的描寫,而是透過描寫“鄉土村落”即中國傳統的基層傳統社會的幾個鮮明的體系(之所以稱之為“體系”,是因為不是某一方面的體現,而是具有生生不息的一個的內在迴圈),幫助我們去理解中國基層傳統社會。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樣書

鄉土本色:從“土”字入手,直指中國傳統社會小農經濟的核心,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

眾所周知,古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這四大文明古國又都是農耕文明,在耕種方面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正是這種久遠、厚重的農耕歷史,再加上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才造就了中國社會獨特的“鄉土性”。

這種“鄉土性”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鄉下人離不開泥土,第二方面是靠農業謀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定居是常態,遷居是“變態”,第三方面是聚村而居,終老是鄉。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首先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中國基層社會是以農業為主業的農耕社會,農業是什麼?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髮育規律,透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通俗來說,農業,靠土地吃飯,我們的先祖們世世代代在一片土地上耕耘、播種、除草、收穫……可以這樣說,徒弟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古代的社會矛盾從根本上說也是土地兼併導致底層農民無以為家而進行反抗。乃至近代盛極一時的太平天國,都在《天朝田畝制度》中寫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好醜各一半”等。現在,我們的房地產行業興辦的轟轟烈烈,我們的房價“日益高漲”,這種情況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可以說,我們從未真正“擺脫”土地對我們的“束縛”。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其次正是由於農業的這種收穫方式,使得我們不可能像那些遊牧民族一樣四處漂泊,我們只能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下來,“閒看雲捲雲舒,靜品花開花落”是我們平淡的追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我們衷心的祈盼。最後,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

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

”的社會,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接觸的都是那些“熟悉的人”,就像老子所言“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是這種“聚村而居,終老是鄉”的生活狀態。

文字難下鄉的“空間之隔”與“時間之隔”,讓我們認識到鄉下人不識字絕對不是“愚笨”的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鄉下人在城裡人的眼中是“愚笨的”,其中他們判斷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不識字,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鄉下人會不識字?他們也許會不經思考地回答:“笨唄,學不會”,但是事實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文字難下鄉的原因主要由兩個維度,但絕對不包括智力因素。第一個維度,空間維度,鄉土社會的定居的特性,使得鄉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種事物的變化甚小,由此推斷,

鄉土社會就是社會學上的“熟人社會”

,他們生活的日復一日,亙古不變,因此他們也就沒有使用文字的必要了。另一維度——時間維度,在一個定居性社會中長大的我們有著深入生理的習慣幫助我們進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節奏,而在生活上合作的人幾乎是天天見面,只有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才會感覺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需要文字的幫助,

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了。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家族的組織形式是鄉土社會的基礎,而從“禮治秩序”這個層面來說,鄉下人較城裡人更“文明”

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組織,家的大小是依著事業的大小而決定的。如果事業小,夫婦二人的合作已夠應付,這個家也可以小得等於家庭;如果事業大,超過了夫婦兩人所能負擔時,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個大家裡。——費孝通

在這本書中,首先我們要從結構上去區分中西社會里“家”的區別。在西方,家庭是團體性的社群,有嚴格的團體限制,成員必須由父親、母親、孩子組成,主要事務是生兒育女,但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這個社群的分子並不限於親子。但是,在擴大的路線上卻有限制,只包括父系,不包括母系,

可以擴充套件的基本都是父系親屬

。在生活的主體方面,西方家庭,夫婦二人是生活的核心,兩性的感情成為連線的紐帶;鄉土家庭,家族是生活的中心,維繫家族的是血脈,連線夫妻的是家族的利益,當然,我所言的只是普遍現象,並不絕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經典點評:迴歸鄉土,體味中國,帶你瞭解你不知道的“鄉土中國”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在中國的鄉村社會中,真正起到維持社會秩序的不是紙面上的法律,而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我們常說一句話,人啊,不能壞了規矩,

這裡的“規矩”最初指的就是那些約定俗成的“法律”

。在這種社會中,一旦你做錯了事,人們很少會選擇報官,大部分情況下會讓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長者進行調解,這裡面體現的的是一種“教化的權力”,即在一個文化穩定的社會中,依據傳統禮儀進行管理眾人的權力。這種權力的依據並非是智慧、才能,而是依據長幼之序。

總結

總體來說這本《鄉土中國》是很不錯的,其中的一些關於中國的鄉村有著獨特的見解,大家可以看看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