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2022-03-22由 正說清代十二朝 發表于 歷史

導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康熙皇帝事實上的嫡長子——愛新覺羅·胤礽,在清朝的存在感絕對不亞於任何一位帝王。康熙皇帝對胤礽兩度廢立的過程,讓後世充滿了疑惑。

康熙十四年,正值“三藩之亂”的關鍵時刻,康熙皇帝將剛滿週歲的嫡子胤礽公開冊立為皇太子,由此開啟了胤礽長達三十三年的太子生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數項罪行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由此開啟了長達十數年的“九子奪嫡”事件;胤礽在康熙朝的榮辱升降,幾乎驗證了康熙皇帝一生的心路歷程,鮮明的演繹了封建皇權社會“儲君”和“皇權”之間的固有矛盾。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太子胤礽乃系賣官鬻爵、踐踏國法、威脅皇權乃至荒淫無道的無能昏庸形象,太子之位被廢乃系必然結果。那麼,在清朝歷史上,這位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0多年的皇子,果真如此嗎?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愛新覺羅·胤礽,乃系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第二子,按照出生順序,乃系康熙皇帝第七子,但因康熙帝前六子有五子早夭,胤礽便成為了康熙皇帝事實上的嫡長子,序齒皇子中的第二子。

在入關已經30多年的康熙十三年,清朝統治階層被中原地區的傳統思想深深同化,愛新覺羅·胤礽擁有的嫡長子身份,絕對是地位顯赫的所在。再加上康熙皇帝和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的特殊感情,可以明確的是,康熙皇帝和其嫡長子胤礽之間的感情,遠非其他皇子能夠比擬。

我們以兩個具體事例,來說明一下康熙皇帝和胤礽之間的

“父子情深”

1、康熙十七年,5歲的胤礽不幸患上了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出於愛子心切,康熙帝下旨從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門的奏章全部送到內閣,自己則全心全意看護在兒子身邊,陪伴太子度過病危期。待太子痊癒之後,康熙帝還特地祭掃了方澤、太廟、社稷等,並向天下臣民宣示這一喜訊。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皇太子胤礽出痘痊癒恩詔

要注意,康熙十七年政治清廷平定

“三藩之亂”

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最為關鍵的最後階段。在此關鍵時刻,康熙皇帝能夠在大清王朝危急存亡之際,將國事交付內閣,自己則潛心照顧患病的愛子,足以證明康熙皇帝對胤礽的特殊關愛。

2、在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噶爾丹期間,和奉命監國的太子胤礽之間有著諸多請安奏摺和硃批諭旨往來,我們選取兩份,予以說明。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在對噶爾丹的作戰取得了絕對性勝利,噶爾丹兵敗被殺。康熙皇帝欣喜若狂,立即將此訊息告知留守京城的太子胤礽。

《康熙朝起居注》記載了這份諭旨:

朕之心事了結,業已報仇。兒皇太子,未知爾如何騰歡?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如此言辭,宛若一對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的

“苦命父子”

。在取得戰爭勝利以後,已經44歲的中年父親,對23歲的兒子發出如此絕非帝王之口的欣喜言辭,說明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更表明了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寵溺之情。

除此之外,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對胤礽發出數道諭旨以後,胤礽都沒有回覆,康熙皇帝竟然對其

“撒起嬌來”

“朕因遙遠恐皇太子惦念,故將朕等於此處妥善而行之情由,反覆繕寫遣之,為何與朕無一覆信,繕寫如此多之書信亦有毫不辛勞之理乎?嗣後朕不再多寫矣。”

啥意思?

我怕你想我,才一再給你寫信,你卻一封都不回覆。你再這樣,我就不寫了啊!

這非但不是父子之間的對話,更不是君臣之間的言辭,倒像是熱戀中的男女朋友,康熙皇帝對愛子的寵溺,可見一斑。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康熙帝御駕親征圖

那麼,太子胤礽在被康熙皇帝如此寵溺之下,到底有著怎樣的監國表現呢?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記載了康熙皇帝在親征過程中,對奉命監國之太子胤礽的表現,予以了讚許:

爾在宮穩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無事,多日悠閒,此可輕易得想乎?朕之恩福蓋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無不告知眾人。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亦祝爾長壽無疆,子孫同爾一樣孝順,亦如此恭敬爾。爾諸事稔知恭敬,故寫信寄之。

由此來看,在康熙皇帝眼中,胤礽不單是一個恭敬孝順的好孩子,更是一個

“穩坐理事”

,能夠讓康熙皇帝

“多日悠閒”

的優秀皇位繼承人。

清初法國傳教士白晉,在其所著的《康熙帝傳》中,也對這位皇太子有過相關評價:

此刻已23歲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裡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中華帝國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之一。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太子胤礽23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左右,此時年輕英俊的胤礽能夠被一個外國傳教士如此誇讚,可見當時的胤礽絕非等閒。

另外,在《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中,有一句話,也足以證明最初階段的胤礽絕非昏庸無能之輩:

太子通滿、漢文字,嫻騎射,從上行幸,賡詠斐然。

“賡詠斐然”

四個字,用來評價康熙三十六年之前的太子胤礽,至允至當!

那麼,和康熙皇帝父子感情如此深厚,政績斐然、才能卓著的太子胤礽為何會在康熙四十七年,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急轉直下,乃至被直接廢黜了太子之位呢?

我們先來看下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七年,廢黜胤礽太子之位時,做出的說明。

《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有載:

九月乙亥,次布林哈蘇臺,召太子,集諸王大臣諭曰: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惡愈張,僇辱廷臣,專擅威權,鳩聚黨與,窺伺朕躬起居動作。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劇照

這裡,需要對其中

“朕包容二十年矣”

這句話做出具體說明:

康熙四十七年的20年前,即為康熙二十七年,乃系康熙皇帝首次御駕親征噶爾丹期間。那麼,在康熙二十七年,又發生了什麼呢?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五》有載:

此地日中甚熱、夜間甚涼。寒燠不常。兼以大風時至、地方潮溼。聖體益覺違和、此間難於調攝。懇祈皇上即日迴鑾、以養聖躬。上猶未允。諸大臣侍衛等、於行宮前長跪不起、再三懇請。上曰、此地寒燠不常、似難調攝。爾等諄諄叩請、朕暫且迴鑾。日間甚熱、每日日落後、徐行二三十里可耳。

也就是說,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噶爾丹的時候,因為

“日中甚熱、夜間甚涼”

等等惡劣天氣影響,患上了即為嚴重的疾病。以至於到了

“朕躬抱疾、實難支撐”

的地步。康熙皇帝的這次患病,甚至直接影響了首次親征噶爾丹的結果,康熙皇帝在做出撤兵說明的時候,直接說道:

不獲親滅此賊、甚為可恨

,原因就是自己的

“聖體違和”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在患病以後,思子心切的康熙皇帝命令皇三子胤祉陪同太子胤礽前來侍疾,可是胤礽是怎麼做的呢?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七》有載:

先是、上以聖體甚覺違和、命皇太子允礽、皇三子允祉、馳驛前迎。是日、允礽、允祉、至行宮請安。見聖體未寧、天顏清減。略無憂戚之意、見於詞色。上以允礽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心甚不懌。令即先回京師。

康熙皇帝病情如此嚴重,和自己

“父子情深”

,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胤礽竟然

“略無憂戚之意、見於詞色”

,這讓康熙皇帝非常的寒心。以至於在20年後,剛滿七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太子卻無動於衷的時候,康熙皇帝又想起了這段令自己非常寒心的往事。

也就是說,早在康熙二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廢的20年前,康熙皇帝就已經認定了胤礽

“絕無忠愛君父之念”

,只不過在康熙四十七年集中表現出了不滿。

九子奪嫡:胤礽到底為何被廢?20年前的一件小事,決定了他的命運

也正是因為這件在胤礽看來,只能算作是小事的

“無憂戚之意”

,卻在康熙皇帝心中埋下了一根扎心的刺,時時隱隱作痛。康熙四十七年,在胤礽接連犯下

“窺伺朕躬起居動作”、“毆撻王公諸臣”、“遣使邀截蒙古貢使”、“縱容乳母之夫”

,尤其是

“皇十八子抱病,諸臣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允礽乃親兄,絕無友愛之意”

以後,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失望透頂。但在康熙皇帝對其訓斥的時候,胤礽竟然

“忿然發怒,每夜偪近布城,裂縫竊視”

,成功的被康熙皇帝認定為了意圖不軌、欲為索額圖復仇的

“威逼朕躬”

大罪。

也就是在此次,康熙皇帝對胤礽做出

“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

的評價,就是胤礽的終極命運所在。

說到底,胤礽的被廢,乃系儲位和皇位之間越來越不可調和之矛盾的集中爆發,乃系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必然結果。隨著太子所享有的尊榮與皇帝越來越接近、權勢越來越大,康熙心理上的不快和權威所受到的侵蝕感也越來越強。皇帝和太子在感情上是父子,而在政治上則是兩個不同的權力和權威中心。如此巨大的矛盾之下,面對掌握絕對權力的康熙皇帝,太子胤礽就只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廢黜太子之位,圈禁鹹安宮,非死不得出。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康熙朝起居注》、《清實錄·康熙朝實錄》、《康熙帝傳》、《東華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