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2022-03-12由 雲山中人 發表于 歷史

期待您的關注!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陸游書法欣賞《自書詩卷》

根據卷末的交待,此卷書於嘉泰四年(1204)一月三十日,作者時年八十歲,已告退歸裡,系與村中父老過從所作。從題跋中得知,這件珍品在元代至治、泰定年間,也就是問世一百多年後,曾一度在鎮江流傳,當時的鎮江人郭畀、俞庸及四川眉山人程郇在鎮江見到這幅珍跡後,仰慕陸游的詩名,先後為之題跋。

此卷書體瀟灑遒勁,有大氣磅礴之勢。老辣又天真,時作沉重之筆,偶又輕鬆帶過,形式不拘一格,不計工拙,可看出十分放鬆隨意,空白處使章法有致。

詩後自題近作。陸游於嘉泰三年五月十四日要求回山陰老家獲准,詩的內容又是寫的告退故里,說明詩的創作時間不會早於79歲。全稿共詩八首,均刊入《劍南詩稿》第五十五卷。參校刊本,卷前文字殘缺部分,知缺“證東村父老言”一行,個別發動七字。此外,由五首七言絕句組合而成的“雜書”,刊本作“庵中雜書”。

陸游不以書法名世,書名被詩詞所掩,自謂“草書學張顛,行書學楊風”。他的行草功力尤深,朱熹稱其書“筆札精妙,意致高遠”。張醜則說“書跡飄逸”、“字畫遒勁可愛”,都說的很精到。

他把“胸中磊落藏五嶽”的思想境界運用於草書,反映了書法中的浪漫主義精神。我們在七百年後的今天,能看到陸游晚年親筆書寫的筆致老成,墨色濃淡得當,具有瀟灑遒勁,猶如“大舸波浪”,“瘦蛟出海”般的氣勢磅礴的自書詩稿,非常珍貴。

引首有明代程南雲篆書“放翁遺墨”四字。拖尾有元人郭畀、俞庸、程郇三段長題,對陸氏文章翰墨至為推崇,認為是先生得意之作。還有明人陳璉、沈周等題跋。此卷元時為高秋泉之父隨軍南征時所得,至正年間為楊明中購藏,有時歸其侄楊敏,後入清內府。《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釋文】原上一縷雲,水面數點雨。

夾衣己覺冷,秋令遽如許!

行行適東村,父老可共語。

披衣出迎客,芋慄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識官府,

甚愛問孝書,請學公勿拒。

我亦為欣然,開卷發端緒,

講說雖淺近,於子或有補。

耕荒兩黃犢,庇身一茅宇,

勉讀庶人章,淳風可還古。

訪隱者不遇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時數點。

蘭亭在眼久不到,每對湖山輒懷歉。

雅聞其下有隱士,漠漠孤煙起松崦。

獨攜拄杖行造之,枳籬數曲柴門掩。

笛聲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終不貶。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遊近村

度塹穿林腳愈輕,憑高望遠眼猶明。

霜凋老樹寒無色,風掠枯荷颯有聲。

泥淺不侵雙草屨,身閒常對一棋枰。

茆簷蔬飯歸來晚,已發城頭長短更。

癸亥初冬作

開歲忽八十,古來應更稀。

我存人盡死,今是昨皆非。

愛酒陶元亮,還鄉丁令威。

目前尋故物,惟有釣魚磯。

美睡

老來胸次掃崢嶸,投枕神安氣亦平。

漫道布衾如鐵冷,未妨鼻息自雷鳴。

天高斗柄闌干曉,露下雞塒腷膊聲。

俗念絕知無起處,夢為孤鶴過青城。

渡頭

蒼檜丹楓古渡頭,小橋橫處系孤舟。

范寬只恐今猶在,寫出山陰一片秋。

雜書

蒲龕坐久暖如春,紙被無聲白似雲。

除卻放生並施藥,更無一事累天君。

萬物並作吾觀復,眾人皆醉我獨醒。

走遍世間無著處,閉門鋤菜伴園丁。

近詩一卷,為五七郎書。嘉泰甲子歲正月甲午,用郭端卿所贈猩猩毛筆 ,時年八十矣。

———————————————————————————————————————————————————————————— 【附錄】老蔓纏松飽霜雪大舸破浪馳風檣

—陸游和他的《自書詩卷》 劉石

陸游作有許多抒發雪恥救國的決心和壯志難酬的憤懣的詩篇,勃鬱沉雄,最為激盪人心。但他的詩集中遠不限於這類作品。“六十年間萬首詩”其詩作的內容和藝術風格均極豐富多彩。寧宗嘉泰三年(1203)秋冬之季,他在家鄉山陰寫下不少反映村居生活的詩歌,其中八篇,分別題為《記東村父老言》、《訪隱者不遇》、《遊近村》、《癸亥初冬作》、《美睡》、《渡頭》、《雜書》(二首)。這時的陸游已是79歲的耄耋之人,雖然壯懷猶在,素志不渝,但遠離朝政,年光過盡,內心的情感漸臻平淡,作品的內容也更加生活化和多樣化。

宋人羅大經稱陸游詩作“晚年和平粹美,有中原承平時氣象”(《鶴林玉露》卷四),明末清初孫承澤稱這八首“詩句沖淡,全無煙火色相”(《庚子銷夏記》卷一),尚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其中的芒角。清人梁清遠所謂“村居景況,一一寫盡”、“但時有抑鬱不平之氣”(《藤亭漫抄》,《雕丘雜錄》卷二),才是對此類作品更準確的把握。

書法是陸游詩歌之外的另一個藝術世界。陸游一生鍾愛書法,毫不停揮,直到去世的前一年,還在“數行晉帖閒臨”(《感事六言》其六)。他在書法諸體中尤喜行、草,傳世作品亦以二體為最多和最出色。他書法創作的動機,是“醉帖淋漓寄豪舉”(《醉中作行草數紙》),“平生江湖心,聊寄筆硯中”(《暇日弄筆戲書》其二),這與他詩歌創作的寄情抒懷並無二致。他的詩集中有十幾首詠及醉後作草的詩歌。他交代自己書法創作的取徑是:“草書學張顛(唐人張旭),行書學楊風(五代人楊凝式)。”(《暇日弄筆戲書》其二)但觀其存世墨跡可知,他於羲、獻父子、懷素、蘇、黃等前賢書法,無不博觀約取,而又出以己意,成就一家書風。

嘉泰四年(1204)正月間,陸游用友人所贈猩猩毛筆,乘興揮毫,將前述八篇詩作一氣寫出,付與五七郎,這就是書法史上的煊赫名跡《自書詩卷》。

《自書詩卷》紙本長卷,行草書,連款識共95行,460餘字。捲上藏印累累,卷後有元、明人跋尾五段,從中大略可知其流傳過程。此卷曾為明末清初鑑藏名家孫承澤所有,並著錄於所著《庚子銷夏記》卷一。後歸入清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卷29。上世紀20年代隨溥儀出宮。幾經輾轉,今為遼寧省博物館所收藏。

陸游內有浩然之氣,外具強健的體魄。81歲時作詩道:“已迫九齡身愈健,熟觀萬卷眼猶明。”(《戲遣老懷》其三)82歲詩道:“老子山行肯遽回,直穿犖确上崔嵬。 未誇腳力如平昔,且喜眉頭得暫開。”(《自九里平水至雲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其四)最終以86歲的高齡棄世,獨享高壽。因此此卷雖為其年屆80時所書,卻能夠精氣沛然,貫注首尾,略無衰颯之象,用前人的評語來說,就是“時年八十矣,書法勁逸,老年不衰如此”(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卷一)。

此卷書寫的內容雖然不屬“豪舉”一類,從藝術風格看卻大筆濡染,“醉帖淋漓”,與“豪舉”的精神實質息息相通。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詩曰:“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從作書到用兵,以筆陣為兵陣,他完全將書法當成抒發恢復中原、建功立業“豪舉”的另一載體。這卷《自書詩卷》,正可看作其“酒為旗鼓筆刀槊”的一個範本。全篇點畫遒勁,結體欹側,章法騰挪,筆勢飛揚,確像陸游對自己草書的形容,“老蔓纏松飽霜雪”(《學書》),“大舸破浪馳風檣”(《醉後草書歌詩戲作》)。靜觀墨跡,作者“今朝醉眼爛巖電,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風雲入懷天借力”(《草書歌》)的風采宛在目前,其幹霄之志,盤鬱之氣,躍然紙上。清人姚範曾評陸詩云:“興會飈舉,詞氣踔厲,使人讀之,發揚矜奮,起痿興痺矣。”(《援鶉堂筆記》卷40)今觀此卷,亦正使人產生相同之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