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2022-03-10由 夜闌先生 發表于 歷史

公元238年,司馬懿受魏明帝曹叡之令,征討自立為燕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

圍城三個多月後,遼東的嚴寒如期而至,這時候正是給士兵們發放禦寒物資的時候。

司馬懿作為主帥,卻堅決不允許將領分發冬衣棉服,眼睜睜看著無數士兵因為寒冷而凍死。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形象(劇照)

很多人都指責司馬懿冷血無情,然而11年後,眾人才知道他的舉動太高明。

首先需要指出一點,司馬懿做這樣的舉動,一定是有其深意的。

因為司馬懿智謀超群,而且善於隱忍,絕不會無的放矢。

身為一代梟雄的曹操,對司馬懿是青眼有加,既防著他又偏偏用著他。

魏文帝曹丕更是把他視為人生知己,臨終之時把自己的兒子曹叡託付給他。

魏明帝曹叡臨終之時,叫來曹爽與司馬懿,將兒子曹芳託付給了二人。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魏明帝曹叡(劇照)

三代君主都對司馬懿如此看重,可見其能力之強。

那麼在遼東戰役中,拒絕分發棉衣並凍死士兵,對司馬懿而言到底有什麼用處?

這還得從司馬懿的入仕經歷說起。

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其家族在河內郡溫縣的實力可謂是根深蒂固。

他的父親司馬防曾擔任東漢的洛陽令,祖父司馬鈞更是漢朝的徵西將軍。

出生於這樣的忠良之家,司馬懿從小就接受著傳統的正統儒學思想,自幼便聰慧機敏。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新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與司馬懿(劇照)

司馬防還舉薦過曹操,不過他覺得曹操只有縣令之才——司馬家作為儒學門第,當時也確實瞧不上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人家,算不得高貴,登不上大雅之堂,司馬家族這樣的世代公卿自然對此嗤之以鼻。

所以早年期間,司馬家族一直忠於漢室,推崇傳統的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

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已經被漢獻帝提拔到了丞相的位置。

身居高位的曹操手握軍政財權,但由於其出身還是當時的時局,遲遲未能登上帝位。

與曹操頗有淵源的司馬家族,司馬防的八個兒子被稱為“八達”,司馬懿更是小有名氣。

對司馬懿青眼有加的曹操數次想要把他收為己用,但司馬懿卻不願和宦官出身的曹操同流。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新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於是對漢室還抱有一線希望的司馬懿便一直裝病,用這個理由搪塞了上門的官員。

曹操當上丞相之後,便用武力對司馬懿進行威逼利誘,這才讓司馬懿出仕,擔任文學掾。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時候,司馬懿從溫縣來到了許昌,他所效忠的漢室也日益衰頹。

在許昌為官期間,司馬懿漸漸改變了之前對曹操的偏見,認為他是一位可以託付的明主。

所以在時機成熟之後,司馬懿支援當時已被封為王的曹操稱帝。

在當時搖擺不定的眾位大臣之中,還有不少人對漢王朝心存希望,所以司馬懿此舉便漸漸獲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也開始把司馬懿作為自己的心腹培養。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司馬懿的才能在來到許昌之後,也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一路上他披荊斬棘,與當時的庶子曹丕交好。

身為庶子的曹丕,身懷雄才大略,不甘心只是一名鎮守一方的將軍,他想一統天下。

但在當時,嫡庶尊卑分明,貴族人家的出身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一生的命運。

庶出的曹丕,想要奪得當時的世子之位,不僅要使曹操心服口服,而且還要面對傳統的正統思想,庶子是不能繼任為世子的。

所以他把司馬懿當成了自己爭名奪利的唯一希望,把他當作至交好友,對他無話不談。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曹丕(劇照)

公元220年,經過數年的征戰,風燭殘年的曹操已經病入膏肓。

曹操的幾個兒子便開始了王位之爭,而司馬懿正是曹丕登上王位的一大助力。

身為輔佐大臣的司馬懿,曹丕封他為河津亭侯,他的官運也就一路亨通了。

但當時司馬懿的不臣之心,已經被老奸巨猾的曹操看出一絲端倪了,他曾數次警告曹丕不要和司馬懿走得太近。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彌留之際的曹操(劇照)

《晉書·宣帝紀》記載:

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

生性多疑的曹操,在司馬懿入仕之後,便漸漸發覺司司馬懿不安分了。

曹操知道司馬懿的野心巨大,即便位及人臣也無法滿足,而他的凌雲壯志註定了他絕非輔佐帝王的臣子。

雖然司馬懿表面上是忠良世家之後,但曹操卻看出了善良皮囊之下的虎狼之相。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新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所以曹操打算用一個細節前來查驗——他在司馬懿退下的時候,故意叫住了司馬懿,司馬懿便回首向後望去。

而司馬懿的身子卻沒有轉過來,還是保持著一直往前走的狀態。

若是忠心於帝王的臣子,被主上叫住之後,應該立刻轉身,鞠躬敬禮才對。

雖說這只是一個小細節,但是曹操已經看出司馬懿對自己的不恭順,潛意識中沒有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當成可以輔佐之人。

司馬懿走後,曹操又做了一個怪夢,夢見了三匹馬同在一個食槽中進食。

曹操覺得這是上天示警,暗示著司馬懿會使曹氏家族沒落。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劇照)

奈何司馬懿為人小心謹慎,曹操幾乎抓不住他的任何把柄。

若是單憑猜測就將其定罪,這顯然不能服眾,還會讓部下離心。

所以曹操只能向曹丕表明,讓自己的兒子對這位心腹進行提防,不要養虎為患。

雖然有著父親的叮囑,但曹丕早就已經把司馬懿視作自己的肱股之臣,又怎會卸磨殺驢呢?

魏文帝曹丕上位之後,便開始了南征北伐。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魏文帝曹丕(劇照)

在曹丕數次征討期間,司馬懿都留守許昌,為他穩定住了許昌的大局。

經過數次加封之後,司馬懿被曹丕封為向鄉侯,領兵五千,

給事中

、錄尚書事

然而司馬懿卻反覆上表拒絕,說自己才能不足,難堪大任。

曹丕當時為了穩定許昌的局面,當然不肯讓司馬懿推脫此事。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魏文帝甚至還專門給司馬懿傳信:

朕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沒有須臾片刻的休息時間。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為我分憂。

於是在魏文帝誠懇地延請之下,司馬懿才裝裝樣子,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獲得曹丕的信任,是因為他確實有真才實學。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剛剛登基,魏國國內正是一片混亂。

東吳孫權看準了這個機會,向西率軍進犯當時魏國的樊城、襄陽等地,想要長驅直入。

魏國境內剛經過王位之爭,一片瘡痍,很難抵禦勢如破竹的吳國軍隊。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魏國大臣(劇照)

大臣們紛紛進言,請求魏文帝撤軍,讓當時的守將曹仁回撤,駐軍宛城。

但是司馬懿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孫權不久之前才與蜀漢開戰,擊敗關羽。

司馬懿認為孫權的兵力和糧草情況,根本不足以支撐大舉進犯,與蜀漢剛交戰,正是應當與魏國結盟交好的時候。

襄陽和樊城所在的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是水陸交通的戰略要道,作為兵家必爭之地,一定不能輕易放棄。

所以司馬懿建議派兵增援,死守襄陽和樊城。

魏文帝再三權衡之下,還是不敢冒險死守襄陽和樊城,於是下令調回守軍,併火燒二城。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吳主孫權(劇照)

孫權在得知魏國的這一舉動之後,自然是大喜過望,畢竟是正中他的下懷。

只是區區在自家境內調兵遣將,沒想到魏國卻壯士斷腕,草木皆兵。

吳國正是按照了司馬懿的推測,根本沒有前來進犯。

曹丕得知後,自然是悔不當初——自己因為一時膽怯,親手將襄陽和樊城兩座城池拱手讓人。

公元226年,常年征戰在外的魏文帝曹丕身體狀態大不如從前,很快就病情加重。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魏文帝曹丕(劇照)

同年五月,處在彌留之際的曹丕,令司馬懿、曹真、曹休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幼子曹叡。

同年八月,孫權重整旗鼓,真刀實槍的大舉進犯襄陽。

面對如此危機的局面,諸葛瑾和張霸分別率領大軍進犯襄陽,而孫權則親自領兵進攻江夏郡,魏國則處在了四面楚歌的形式。

司馬懿在形勢危急之下,被封舞陽侯,率領為數不多的魏國軍隊,擊敗了孫權在江夏郡的主力軍隊,並設計斬殺了張霸,殺敵一千餘人。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同年十二月,為魏國穩定立下汗馬功勞的司馬懿,被提拔為驃騎將軍。

此後數年,各地的叛亂均在司馬懿的征討下,逐漸趨於平靜。

面對蜀國諸葛亮的數次北伐,運籌帷幄的司馬懿第一次在自己熟悉的戰場吃了癟。

前四次北伐,司馬懿均不敵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最後選擇了最穩妥的戰術。

在堅守不出、以退為進的方針支援下,司馬懿和諸葛亮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劇照)

但是諸葛亮已經年老體衰,在外指揮作戰更使得他的身體慢慢虛耗。

司馬懿知道了諸葛亮行將就木,於是便一直避而不戰,令諸葛亮到死也未能完成當初在隆中對裡提到的願景。

成功抵禦了諸葛亮的數次進攻,並剷除了諸葛亮這一心腹大患,司馬懿的軍功可謂十分亮眼。

憑藉著這樣耀眼的功勳,司馬懿升任太尉,位列三公。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新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沒多久,遼寧太守公孫淵不服於“幼子繼位,輔政大臣擅專朝政”,於是自立為燕王。

遼東地處偏遠的東北地區,遠在河南中原地區的魏國大臣們對此次叛亂,皆拿不準該如何行事。

遼東距離中原地區有一定距離,除了朝廷政令鞭長莫及之外,還有著一道遼河天塹,其氣候相較於中原地區也更加寒冷。

魏明帝考慮再三,只好讓身經百戰的司馬懿出征。

司馬懿率領四萬精兵,來到遼河沿岸駐紮,並採用了聲東擊西之術,成功轉移了敵人的注意力。

於是在這個空擋,司馬懿下令大軍直渡遼河,大軍壓境遼東都城襄平。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三國時期士兵(劇照)

公孫淵的大軍皆在遼河沿岸佈防,沒想到都城襄平卻出現敵軍,只好回防。

此舉正中司馬懿的下懷,司馬懿下令在沿途設定埋伏,輕而易舉就瓦解了敵軍主力。

被困在襄平的公孫淵負隅頑抗,不肯投降,於是司馬懿就讓軍隊將襄平圍得水洩不通。

在斷水斷食一段時間過後,司馬懿才下令衝進襄平,並屠戮全城百姓。

叛黨公孫淵死在亂軍之下,全城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皆命喪黃泉。

擁護公孫淵為燕王的世家公卿慘遭殺害,整個襄平深陷血海之中,兩千多名公卿貴族和七千多名普通百姓殞命在魏國軍隊的刀劍之下。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這時候已是寒冬臘月,長途征戰計程車兵並未攜帶任何禦寒的衣物,而這時遼東郡的倉庫之中,卻有著皇帝派人送來禦寒的棉衣

(此時並無棉花製作的衣物,填充物乃是木棉、柳絮、桐絮和蘆絮,統稱為棉絮,因而用其製成的衣服也稱為棉服)

司馬懿再次立下大功後,其軍功已經沒人可以望其項背,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他已經想到如果此次自己回到中原,魏明帝的一幫大臣們必定會讓他交出兵權。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很清楚白。

所以司馬懿就一狠心,下令宣佈魏明帝派人送來的棉衣乃是公家物資,身為在外征戰的軍人,不能妄動。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魏明帝早就對輔政大臣司馬懿多加猜忌,而他也慢慢成熟,試圖想收回當初魏文帝所指定的輔政大臣手中的權力,君臣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為了表示自己一片忠心,司馬懿不想再施恩于軍隊,想要和軍方撇清關係。

同時,司馬懿還在遼東屠城,破壞自己多年來的好名聲,也是再一次表明自己並沒有不臣之心。

諷刺的是,遼東經歷屠城後,漢人幾乎十室九空,為後來的五胡亂華埋下伏筆,並最終葬送了晉朝——當然,這是後話了。

司馬懿班師回朝之際,魏明帝也臥病在床,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曹叡也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司馬懿。

年僅8歲的曹芳即位之後,另外一名輔政大臣曹爽與司馬懿之間的衝突便開始了。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曹芳(劇照)

司馬懿受到曹爽的排擠——作為魏國宗室,曹爽擁有天然的政治優勢,他為了限制司馬懿的權力,便讓皇帝下令冊封司馬懿為太傅。

太傅一職雖然地位尊崇,相比起太尉卻是明升暗降,並沒有實際的權力。

曹爽眼見司馬懿乖乖就職,以為自己手握大權,便放鬆了警惕。

公元249年,曹爽與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

魏明帝曹叡

司馬家族趁機發動“高平陵之變”,趁著都城無人主事,一舉奪得了魏國上下的軍政大權,誅殺了曹爽。

皇帝派人送來棉服,司馬懿寧願凍死士兵也不發,11年後才知其高明

圖|老版《三國演義》,曹爽祭祀高平陵(劇照)

從此,隱忍了大半輩子的司馬懿,終於再無敵手,也終於掌握了魏國的最高權力。

公元251年,司馬懿逝世,司馬師接過了他的權柄,去世後又傳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在加封為晉王之後,追諡父親為晉宣王。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迫使魏帝禪讓後,又追諡祖父司馬懿為宣皇帝。

司馬家族的這一切,都源於司馬懿的隱忍與謹小慎微。

如果當初沒有他心狠手辣地下令屠城和不分發棉服,他早就疑心重的皇帝下令誅殺。

他的自汙和韜光養晦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完-

參考資料

1。《晉書·志第十·禮志》

2。《晉書·宣帝紀第一》

3。《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