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2022-03-04由 一天一悟 發表于 歷史

今天是冬至,是北半球一年當中白天最短暫、夜晚最漫長的一天,但也是這一天太陽直射點不再繼續往北走,所以

冬至的英文叫"Winter Solstice"

。 這裡的“sol”就是太陽的詞根,“olstice”源自拉丁文「站立、停止」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太陽停止往北走了,開始往南移了」。

冬至這天夜晚就是黑夜勢力最盛的時刻,至此之後白晝漸長,春天就在前面。 面對黑暗最濃的冬至之夜,我們除了可以吃餃子,還可以來讀一首特別的詩歌。 它來自英國詩人Dylan Thomas,“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相信這首詩歌裡蘊藏的能量,能幫我們度過物理意義上的至暗時刻,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這是一首寫給自己病重父親的詩,詩人以對話父親的口吻寫下詩作,一方面是想喚起父親的生命意志,另一方面更是對生命流逝的質問和不甘。

詩句中的“good night”,我們平時用得最多的就是表「晚安」;這裡詩人把它用作名詞,字面意思是「安眠的夜晚」,實際上說的是「使人長眠的死亡」。 由此可見,作者是不希望父親順從卻頹靡地滑向死亡的。

這兩句詩透過“do not”和“do”的祈使對比,把詩人對生命逝去的不服、不甘、憤怒,對生命之光的執著,匯成了激烈的情感宣洩。 這是一種對於死亡不屈的態度,不是平和溫柔地接受,而是緊緊抓住生命的堅韌和執拗,不要放棄,不要順從,要抵抗,要執念到底。 這種和「死如秋葉之靜美」相對的生死觀,不知道你是否認可?

2014年上映的經典科幻片《星際穿越》,在影片中,地球的環境已經被破壞到不可挽回,人類的命運也即將走到末路。 為了生存,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開啟了去外太空尋找合適星球的計劃。 而有位老科學家留守在了地球,他叫Doctor Brand,也正是他,時常把迪倫這句詩掛在嘴邊。

為什麼這位幾乎主宰著人類半條命的科學家會反覆地吟誦這樣一句詩歌呢? 因為當時擺在老科學家面前的是人類命運的兩種選擇:第一,不去做無望地犧牲和飄渺的探索,懷抱溫暖的末日餘暉,坦然地接受滅亡的命運;第二,做出巨大的犧牲,抓住微小的希望,在末日面前繼續抗爭,無論代價將會如何地慘烈。 老科學家選擇了第二條路,而且整部影片就是人類不惜一切代價尋找生存可能性的過程。

老科學家不斷吟誦的這句詩歌,就像是人類末日求生最壯烈的背景音,即使希望再小、代價再大,也絕不放棄生存。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人類生命在浩瀚宇宙中是極其渺小、短暫、脆弱的,但也是因為對生存的渴望,人類在某種意義上達到了偉大和永恆。 生存、活著、繼續走下去,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勇敢者的選擇。

希望在這個長夜將盡的冬至之日,我們一起懷抱希望和勇氣度過最漫長的夜晚,明天起我們就在走向春天了。

祝你明日春暖花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