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2022-02-21由 史來有你 發表于 歷史

曹操一世英豪,亦奸亦雄,軍事才能領導才能都很出眾,又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即便如此,他為什麼沒有自己稱王呢?!其實他自己想過要稱王的,但是遭到反對,最終作罷。

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呢,又為了什麼反對?

曹操的侍中王粲、杜襲、衛凱、和洽他們四人商量著打算請奏曹操稱帝為魏王。中書令荀攸反對到:“不可以呀。丞相已經職位至魏公,榮寵無限,位及至尊。現在又要進一步稱王,按理是絕對不可以的。”曹操聽完此話,非常生氣的說:“此人慾效荀彧耶!”荀攸知道曹操這麼想,憂鬱急憤成疾,臥床十幾天後逝世,享年五十八歲。曹操厚葬了他,之後也再不提稱王的事了。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荀彧是曹操軍中的大腦,是軍事、內政、戰略等才能兼備的綜合型謀臣,被曹操稱讚為“吾之子房”。

每次出征前,曹操都要給自己加官晉爵:打荊州前封丞相,攻孫權前晉魏公,現在要出發取漢中,又有群臣上表,請封曹操為魏王。中書令荀攸力言不可,曹操不聽,荀攸憂憤而死。這是怎麼回事?

荀攸反對曹操稱王了嗎?如果反對了,又是因為什麼呢?其實,在史書上,荀攸並沒有反對曹操稱王,反對的人是他的叔叔,也就是前面我們提到過,在官渡之戰時寫信鼓勵曹操堅持下去的荀彧。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當時董昭等大臣上疏,請皇上封曹操為魏公。董昭等人私下找荀彧一起聯署,但荀彧說:曹公是仁義之師,從事的是復興漢朝的大業(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雖然現在功勞已經很高(雖勳庸卓著),但還是很忠於朝廷的(猶秉忠貞之節),你們不要害他(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但董昭等人上表,背後恐怕就有曹操的授意,所以曹操聽到了這件事,心裡很不爽。幾個月後荀彧就突然去世了。荀彧怎麼突然死了呢?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三國志》 以魏國為正統,避諱不明講,《後漢書》卻說出來了:原來曹操派人賞了荀彧一個空的食盒,荀彧知道曹操讓他“不要再吃飯了”,就飲藥自殺,享年五十歲。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壞處終於浮現了。

一直以來, 效力於曹操麾下的眾謀士武將,可以說既是曹操的部下,同時也是漢朝的官員,這兩個政治認同本來是重疊的。但是從曹操開始尋求封爵、封王起,事情有了變化。大家必須選邊站,是對傀儡皇帝劉協效忠,還是對魏國公曹操效忠?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效忠曹操的,佔了大部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仍舊認同“恢復漢室”的理想,比如荀彧。平定袁紹集團以後,曹操就把他的大本營遷往鄴城,只留下少許聯絡官員在許都。但荀彧自認是漢朝官員,不是曹魏家臣,所以一直留在皇帝身邊。

荀彧的終極理想,是恢復漢朝的政治秩序,這和諸葛亮的理想是很接近的;他們不同的地方是,荀彧一直相信能掃清割據軍閥、統一天下的人只有曹操。曹操也曾以這個目標來激勵自己,這是荀彧忠心輔佐曹操最重要的理由。

丞相的選擇明智了,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麼反對?

問題是,曹操自已不再這樣想了,他想要的更多。曹操的野心膨脹,不甘心只當漢朝的中興大臣,而想創立自己的王國,甚至朝代了。這種野心,荀彧絕不能贊同,因此曹操對荀彧也就失去了信任。

就像電影《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裡,紫霞仙子在片尾說的那樣:“我料到事情的前半段,卻沒料到結局。”荀彧一心輔佐曹操當撥亂反正的英雄,卻沒有料到英雄也有想篡位當皇帝的時候。他和曹操的關係之所以不能善始善終,或許我們也可以作如是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