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2022-02-20由 周勵記載 發表于 歷史

10月26日,陝西省政府舉辦《朱䴉保護藍皮書》新聞釋出會,回顧總結朱䴉保護研究成果,規劃展望朱䴉保護事業發展藍圖。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省林業科學院副院長雷穎虎,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亞祖對藍皮書進行了解讀。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5257只

朱䴉從“發現”,到“保護”“繁衍”“復興”,實現了涅槃重生的生態奇蹟。中國科學院院士、鳥類學家鄭光美曾讚譽“朱䴉保護是拯救瀕危物種的成功典範”。

昝林森介紹,經過40年保護恢復,朱䴉呈現種群興旺態勢。截至2020年底,陝西朱䴉種群數量已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5257只,佔全國的79。45%,佔全球的68。67%;野生種群棲息地全部在陝西,面積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分佈範圍,已經由最初發現時的陝西洋縣姚家溝逐步向東亞歷史分佈地恢復,浙江、四川、北京、上海、河北、廣東和日本、韓國都已經重建種群,呈現出以秦嶺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趨勢。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40年來,相繼攻克極小種群保護、人工飼養繁育、疾(疫)病防控和野化放歸等技術難題,形成了一套科學、規範、完整的技術理論體系,成為世界朱䴉保護研究的科學高地。有關研究成果,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陝西省政府科學技術獎4項。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項,為朱䴉保護繁育樹立了行業標準。建立國家、省級科研平臺4個,《中國朱䴉》等專著受到廣泛關注。

省林業局在系統總結、深入研究、廣泛討論、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編制形成《朱䴉保護藍皮書》,內容包括朱䴉概況、朱䴉“滅絕”和重新發現、朱䴉保護研究、主要保護措施、朱䴉保護成效、朱䴉文化與對外交流和朱䴉保護展望7部分。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三大關鍵保護恢復措施

朱䴉保護經過40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野化放歸擴群、科技攻關支撐、政府社會協同、人䴉和諧共生”的保護模式,其中就地保護、易地保護、野化放歸三大舉措是保護恢復的關鍵。

就地保護,透過建立自然保護地、建立生態廊道、開展種群監測、實行社群共管共建等措施,保護恢復棲息地,實現了野生種群快速增長和擴散。目前,陝西秦嶺森林覆蓋率已達82%以上,溼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朱䴉野外種群已經突破4450只,全部在陝西。

易地保護,透過朱䴉人工飼養繁育技術攻關創新和探索實踐,形成飼養繁育技術體系,建立擴大人工種群,為野化放歸提供種源支援。目前,陝西已建立朱䴉人工繁育種群基地5個,佔全國的25%,佔全球的22。73%;飼養個體467只,佔全國的32。03%,佔全球的23。49%。

野化放歸,透過人工干預將人工飼養繁殖個體重新引入其歷史分佈區,建立可自我維持的野生種群,是種群復壯的有效手段。目前,陝西建立野化放歸種群4個,佔全國的66。67%,佔全球的50%;陝西放歸個體192只,佔全國的59。08%,佔全球的23。91%;陝西增加了145只,佔全國的38。06%,佔全球的35。28%。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持續推進朱䴉野外種群復壯

“朱䴉是6000萬年前就存在的古老物種,良好的森林、溼地生態系統是朱䴉生存的保障。而隨著人類生產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張,進而侵入、破壞了朱䴉的棲息地。這是導致朱䴉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張亞祖說,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恢復朱䴉的生存空間,堅持不懈保護好森林、溼地兩大生態系統。

為構建人與朱䴉雙贏局面,我省首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溼、天然林保護修復、溼地恢復等生態空間治理措施,持續改善朱䴉生存環境。第二,在洋縣率先探索發展“朱䴉品牌”產業。引導鼓勵當地群眾圍繞“朱䴉”品牌,發展綠色產業,比如種植綠色有機大米,建設以朱䴉為主題的觀光休閒、生態體驗場所等。目前,洋縣累計認證有機或有機轉換產品14。42萬畝,註冊“朱䴉”商標50多種、朱䴉相關圖形及字號商標21件。三是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普及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群眾保護朱䴉的意識。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下一步,我省主要從三個方面做好朱䴉保護工作——

強化科技支撐。以朱䴉保護聯盟、朱䴉保護重點實驗室為平臺,聯合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深入開展保護研究,針對朱䴉保護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開展科技攻關。

加大野外種群保護力度。持續推進朱䴉棲息地和歷史分佈區的潛在棲息地保護恢復,擴大棲息地範圍,提升棲息地質量,以實現擴大野外種群。同時建立生態廊道,藉助自然擴散能力,建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野生朱䴉種群。

在現有繁育基地的基礎上,新建一批人工繁育基地,擴大人工種群數量,加強人工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提高遺傳多樣性,為野化放歸提供種源。同時建設一批朱䴉野化放歸訓練基地,開展人工種群的野化訓練,持續實施秦嶺北麓連續十年放歸計劃,並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統一部署,逐步開展其他歷史分佈地野化放歸,推進朱䴉野外種群復壯。(本報記者 周勵)

陝西釋出《朱䴉保護藍皮書》從發現時7只到5257只,佔全球68.67%

朱䴉概況

朱䴉是起源於6000萬年前第三紀始新世的古老物種,被譽為“東方寶石”,屬鵜形目䴉科鳥類,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我國朱䴉最早記載於《史記》《漢書》《爾雅翼》等古籍,古稱“翾目”“旋目”等,1835年由荷蘭萊頓自然博物館博物學家Temminck根據採自日本的模式標本定名為朱䴉(Ibis nippon),後經鳥類學者討論訂正,1922年由日本鳥類學會最終將其學名確定為Nipponia nippon。據文獻記載,朱䴉曾廣泛分佈於亞洲東部,北起俄羅斯西伯利亞布拉戈維申斯克,南至中國臺灣東港,東達日本巖手縣宮古,西抵中國甘肅、青海交界處。

中國是朱䴉的重要分佈地,從黑龍江到海南的20個省(自治區)均有分佈,陝西全境適生,種群曾極為繁盛。進入二十世紀後,農業工業化的歷史之輪,讓古老的朱䴉遭遇空前的生存危機。1963年,朱䴉在俄羅斯滅絕;1964年之後在我國再無發現;1979年,在朝鮮半島消失;1980年12月-1981年1月,日本佐渡的最後5只野生個體被捕捉人工飼養。直到1981年5月,在陝西洋縣重新發現全球僅存的7只野生朱䴉,秦嶺成為朱䴉最後的“庇護所”。

研究認為,朱䴉種群快速衰退的因素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環境汙染。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朱䴉體內DDT生物富集導致其卵殼薄化,繁殖率降低。二是食物缺乏。土地利用結構變化導致朱䴉覓食地(水田)面積減少。三是過度採伐。朱䴉築巢樹、停歇樹、夜宿樹大量減少。四是氣候因素。氣候變暖和乾旱造成大面積水田和溼地乾涸。五是非法獵捕。歷史上曾出現大肆捕獵朱䴉的現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