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2022-02-16由 濛濛教摺紙 發表于 歷史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我們在欣賞古代手工藝品的時候,常常會感慨是怎樣的非凡的匠心才能做出如此精美絕倫的東西。有這樣一本書,它記錄了古代中國的手工業和農業方面的生產技術的綜合知識,被稱為是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在日本,歐洲備受推崇,廣為流傳,甚至推動了歐洲農業的生產革命。但是它卻在清朝被禁止流傳以至絕跡,最後只能透過由海外傳入國內的方式再次被國人知曉。它就是明代宋應星所著的那部《天工開物》。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宋應星從小就天資聰慧,幾歲就會寫詩,記性很好,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在讀書期間非常受老師和長輩的喜愛。當時明朝的人都要透過參加科舉才能入仕,所以大部分書生都要熟讀諸子百家的經史典籍,他也為此付出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在他二十九歲的時候,他和他的哥哥一同去南昌參加鄉試,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他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他哥哥也取得了第六名,被人稱為“二宋”。但他在學習過程中卻對天文、農學以及工藝製作的內容更感興趣。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科學著作,他十分渴望能找到讀一下,然而當時的人為了考取功名都在讀四書五經,書店幾乎不賣科學方面的書籍。為此他找了很長時間,直到有一天他因為心不在焉而撞到一位賣點心的老人,發現老人用來包點心的廢紙就是他要找的書,當下就出高價買了老人的廢紙。但是這隻有半本,還有半本在紙漿店,他急急忙忙感到紙漿店用身上的所有錢買下了剩下的半本書。就是這樣才讓他看到夢寐以求的書。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鄉試的成功給了他和哥哥很大的鼓勵,他們準備繼續參加下一年的會試。然而,他們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師赴考卻都落榜了。後面他二人又潛心學習並陸續參加了四次考試,但都沒有成功,從此他們就斷絕了科考的想法。雖然科考失敗,但是在趕考的幾次遠行中,讓他見識到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於是他回到家鄉擔任教諭後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開始著書育人。他的大部分書籍包括《天工開物》、《觀象》等都是在這時期完成的,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他的著作內容囊括了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方面的知識,裡面收錄了關於機械、陶瓷、紡織、採煤、火器、製鹽等生產技術知識,也記錄了水稻育種、擂秧、耕耘等農業生產過程。他記錄了大量農民培育水稻和大麥的新品種的事例,還有研究土壤,氣候等對農作物的變化影響,對物種的進化變異都有做實驗論證。他詳細描述了手工業的各種技術,並對一些古代機械比如風車、糖車、牛轉繩輪汲滷等農業機械工具畫有圖紙。

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為何是從海外流傳回來的

然而他的書籍只在崇禎年間刻印了一版,後來清兵入關明朝破滅。他的兄長殉國而亡,他作為明朝遺老隱居山中貧困潦倒的度過餘生。到乾隆年間修編《四庫全書》時,因為他和兄長友人的一些文章被認定為具有反清思想,於是他們的著作都被列為禁書,從此在國內幾乎絕版。但他的書被流傳到海外卻廣受推崇,日本政府把它當作生產技術的基礎指南,全國推廣學習。它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促進了歐洲農業生產革命,推動了歐洲的科學技術發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