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2022-02-15由 妮總vlog 發表于 歷史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電影《綠皮書》是一本歷史書,帶人瞭解上世紀6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現象;它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人內心的善惡美醜;它是一根弦,時常音律優美歡快,但一繃緊就劍拔弩張。貫穿其中的古典音樂給予觀眾一場聽覺盛宴;頻頻出現的綠皮書讓我們沉思從前、如今的分歧問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位男主角,他們有諸多差異:膚色上的差異,一個黑人一個白人,在種族差異問題上必然會摩擦出火花;性格上的迥異,謝利博士堅守自尊、彬彬有禮,司機託尼個性圓滑、左右逢源;品德習性上存有差異,一個文藝善說理,一個粗魯尚武力;還有貧富差距、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差異,為這場南下旅行增添許多趣味和故事,令人溫暖,也引人深思。我的影評題目定為《孤獨又勇敢的人》,是有自己的觀點的,下面我就來陳述我的觀點。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託尼與謝利都是勇敢的孤獨者。說謝利博士孤獨,原因之一,是他的膚色。整部影片突出體現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首先,要來了解什麼是種族歧視,美國的種族歧視開始與資本主義殖民時代,從1819年販賣進北美大陸的第一批黑奴開始,美國政府就開始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美國1776年宣佈獨立是白人的獨立,並不包括黑人,這也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一大汙點。在南北戰爭時期,聯邦政府扭轉局勢,宣佈廢除黑人奴隸制。這使得黑人在法律上得到了平等,但並沒有改變黑人群體的弱勢地位,美國的種族歧視仍普遍存在。影片時間就設定在100年後,1962年。1962年是美國發布廢奴宣言的一百年後,是當時當政的肯尼迪兄弟致力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時期,自1860年以來,南方富人會邀請民權人士來到自己的莊園進行演講,邀請黑人藝術家進行演出,宣傳自由思想,影片的南下巡演便是有這麼一段背景。廢奴是為推動美國發展而實行的,美國南方實行黑人奴隸制,保守思想已根深蒂固,縱使行動上順應國家政策,但思想上對黑人的歧視欺凌是不易改變的。影片中謝利博士就遭受了許多不公平對待:在印第安納州的漢諾威市被人安排一臺破舊且有垃圾的鋼琴;獨自去白人酒吧被當地人猛揍;臺上演出時受人尊重,一回臺下只能被安排在樹林簡易公廁裡解手;被拒絕在店裡試換西裝;被警察無辜拘留、肆意辱罵;被拒絕在演出的餐廳用餐等等,都是因為他的膚色。謝利博士學識淵博、才能高超,卻在膚色差異上受到了區別對待,融不進白人圈子,難以改變其固守思想,所以說他是孤獨的。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謝利一人孤獨飲酒

這種孤獨不單單指與白人之間的相處,還有與自己的同胞之間的距離。影片中有這麼一些情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謝利博士演出完叫喚與黑人傭僕賭博的託尼,被其中一個黑人傭僕取笑道:“你老大在找你”;在路易斯維爾的肯塔基州歇息時,謝利拒絕與當地黑人玩,被嘲諷道:“他就是怕弄髒他的管家制服。”在南下路上路過一片農場,與自己的同胞遙相對望,感受到自己已落入到既融不進白人圈子,又因貧富上的差距與同胞們遠離的那種孤獨可悲的境地。他雨中哭吼著:“自己是誰?自己不夠白人,也不夠黑人,甚至不夠男人,我到底是誰?”時,我便深深體會到他的悲痛。無法改變白人富人的“文化”,也得不到同族人的認可,他是孤獨的。

那他為什麼是勇敢的呢?從他住的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房間奢華裝飾來看,他身著華麗長袍,坐在王座上與託尼談判時,那是想撕掉黑人貧困標籤之勇;謝利博士一次又一次教導勸誡託尼、跟託尼道歉、挽留託尼,那是敢於說出自己心聲之勇;在雨中怒吼自己的痛苦,遠好過獨自一個喝悶酒,這是勇;在最後一次演出結束後被拒絕在餐廳用餐,謝利博士不再妥協、和顏悅色、維護自尊,而是奮起反抗,甩袖而去,真正為自己活一次,那是勇;在橙鳥酒吧放下負擔,與自己的同胞朋友們合奏一曲,歡暢淋漓,笑得肆意,更是勇。“謝利本可以待在北方,在公園大道的宴會演出,接受奉承,拿著三倍酬勞,但他選擇南下。”這是謝利的同伴所說的話。自19世紀南北戰爭後,美國奴隸制名義上被廢除,但美國南部是奴隸制的故鄉,那兒封建保守、歧視黑人,這種像對待奴隸一樣對待黑人的觀念從未消失,甚至是已經到十分可怕的程度。這種觀念以另一種形式寫入《克姆克勞法》中,當中規定:一切公共設施都將根據種族隔離,一口氣規定了黑人和白人吃飯、坐車、上學、住院、娛樂、上廁所等、買東西等,統統都不能在一個區域。影片中謝利不能在白人餐廳裡用餐、只能到屋外的逼仄衛生間裡上廁所、不能試西裝、只能住黑人旅館等都體現南部洲的做法。若是違反了規定,受到的懲罰將非常殘酷,影片隱晦地暗示黑人維權時的後果,除了黑人不得入“日落城鎮”,謝利無辜被警察辱罵、扣押、毆打這些現實的做法,《克姆克勞法》明文規定:在任何精神病院,黑病人都不能混在一個病房。曾有一個非洲血統的老人出車禍因膚色較淺被醫生當成白人送進豪華病房,等老人的家屬前來探望後才驚覺判斷失誤,迅速殘忍地將老人從病床上拖進黑人病房,那也是老人生命的最後一站。此外還發生過兩個無故被指控性侵罪行的黑人則被當地白人私下施以絞刑,公然示眾,罔顧法律。這些可怕殘酷的行為被當時的法律視為“隔離但平等”,因此黑人無力絕望不敢反抗,是謝利博士,明知越往南危險更大,他毅然決然選擇南下,僱傭白人司機,根據保命指南《綠皮書》,找到歡迎黑人的棲息點,以不卑不亢之姿態、溫和優雅的談吐、尊貴矜持的外表向白人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族群,遇到困難危險據理力爭,遭到歧視對待毅然反抗。他是十分勇敢的,他想向全世界證明,世人對黑人貧窮懦弱的看法是錯誤且愚蠢的,總有一天,不用依靠《綠皮書》,我們能隨心所欲地去往任何一個地方。

很多人都是孤勇的

託尼

其實謝利並不孤獨,他在和託尼的交往中構建了一段珍貴的友誼,準確來說,託尼與謝利是在重重困難、分歧、爭執、幫助中成為了摯友,同時,他們又是對方的導師,給對方的思想、品性和行為上起了啟蒙引導的作用。接下來我來分析託尼這個人物。託尼 維利朗加,生活在布朗克斯的一個街區,白人,個性粗魯,能吃,體格健壯善打架,嘴上功夫很厲害,人稱“大嘴託尼”。其實他有一個身份——義大利裔。影片中數次被提到難以發音的姓氏“維利朗加”,是一個義大利姓氏,他被人叫做”義大利佬“,以及南部洲警察看到白人給黑人當司機,惡意奚落托尼“難怪,你也是半個黑鬼。”義大利白人這一身份明顯也給託尼帶來歧視,這正是上世紀初至上世紀三十年代浩浩蕩蕩但在現代卻少為人知的“反義大利主義”的縮影,義大利裔美國人在傳統美國人看來就是黑社會的代名詞,曾經赫赫有名的黑手黨,就是由義大利人組成,他們粗魯且暴力,在美國人心中地位也是低的。對託尼敏感的身份背景有所瞭解後,才能更好地理解託尼的行為舉止。在這一點上,託尼與謝利有相似之處,他也是孤獨的,這為他倆在爭執中相互理解做好了鋪墊。但託尼很樂觀勇敢,他依靠一張靈活圓滑的嘴、一身蠻力功夫,為自己賺得小費、贏得高工資的司機工作,更重要的,他用言語引導了謝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謝利從他的內心世界裡走出來。在謝利博士要他改姓氏時,他不屑一顧:“那些高檔人士他們有智慧,那麼會說話,難道還叫不出我的名字嗎?”帶有對某些富貴白人的嘲諷話語裡顯現出他的自信灑脫與樂觀勇敢;在謝利認為黑人身份給他帶來難堪和恥辱時,託尼則直面自己的敏感身份:“你要是說所有義大利人都喜歡吃披薩和意式肉丸面,我不會感到被侮辱,”話語當中體現他的樂觀個性;說謝利遭遇種族歧視,那託尼又何嘗不是呢?在影片重頭戲——謝利與託尼雨中爭吵一段,託尼正言自己是誰:“我比你更像黑人,是生活在一街區的小人物,是與父母兄弟妻兒一起,每天都要努力打拼供養家庭的混蛋,比起你坐在寶座上,我的世界要比你更像黑人。”縱使生活辛苦、社會黑暗,託尼仍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這就是孤獨中仍然堅強、樂觀、勇敢的託尼,一次次幫助陷入危險的謝利,這樣的託尼影響了謝利,把他從一次次和顏悅色趨於妥協的痛苦境地中解救出來,帶他體驗風土人情,真正開心地演奏一次,獲得謝利的真心感謝,兩人成為了跨種族跨階級的摯友。影片最後,託尼的一句“這世上到處都是害怕邁出第一步的孤獨之人”推動著謝利主動來到託尼的家,親口道上一句:聖誕快樂。

影片結局,託尼還是原來那個愛護家人、性格直接的託尼,只不過變成更加誠實厚道,又會給妻子寫浪漫情書的託尼;謝利還是那個尊貴典雅、不卑不亢的謝利,只不過變成更加勇敢主動、同時平易近人的謝利,這兩位成為跨種族跨階級朋友的人,希望可以給當下的人們以反思的正能量,讓世界變得更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