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國大城(下)

2022-01-25由 讀裁者黃遠輝 發表于 歷史

大國大城(下)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

《大國大城》《中國城市大洗牌》《城市的勝利》《鄉土中國》《大國底色》《人口創新力》《孤獨的城市》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大國大城(下)

前面的內容請關注回看……

三、鄉土中國

陸銘教授《大國大城》中說:

不!去往城市,來讀鄉愁

。要讀懂中國城市,先了解鄉土中國。

土地是沒有辦法流動的,對於完全依靠土地吃飯的農民來說,沒有什麼比“當下的穩定”更重要,這就是中國人

安土重遷

的本性。

日復一日重複自己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給自足,安於現狀。

費孝通

先生給這種生活模式下構成的社會環境取名叫“

熟人的社會

”。

費孝通先生提出,在這樣一種鄉土氣息的基層社會里,除了“所有人都熟悉”之外,還會衍生出怎樣的社會關係呢?答案就是“

差序格局

”。

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認為,差序格局同“倫”,即以“己”為中心,透過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聯絡而構成的網路。《禮記》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

中國古人講“

人倫

”,倫,水文相次有倫理也。比如,孔子說

推己及人

,推,如同水紋波浪向外擴張。孔子整個倫理學的核心就在於推己及人。孟子評價孔子:“

善推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這些都是一個由內向外推的過程。

當我們一個石頭扔到湖面上去,它會蕩起一串漣漪。這個蕩起漣漪的過程,就是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漣漪的中心就是你自己,然後圍繞漣漪中心,按照關係親疏遠近,由內而外一圈一圈的分別是妻兒、父母、兄弟姐妹、岳父母、堂兄弟姐妹……

費孝通先生分別用

團體格局

差序格局

比擬西洋社會和鄉土中國的格局,團體格局中的個人崇尚

個人主義

,差序格局中的個人遵從

自我主義

維持社會秩序的治理方式主要是

禮治

法治

。普遍的觀點是將鄉土社會歸為“人治”,西洋社會歸為“法治”。二者的差別在於,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性質。

中國的鄉土社會不喜歡打官司,所以孔子講:“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有事靠調解,找一個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來評理。

費孝通先生指出,權力在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交織時的運作方式主要有:

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

橫暴權力:從社會衝突方面著眼,權力表現在社會不同團體或階層間主從的形態裡,權力是維持這種主從關係所必需的手段,具有壓迫性質。

同意權力:從社會合作方面著眼,由於社會分工使得每個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其權力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權利與義務要相稱。

教化權力: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同父親式的權力或稱長老權力,是為了被教化者,而不是為了統治關係,帶來長老統治。

長老統治:難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來衡量中國社會下的權宜之計。

時勢權力:“時勢造英雄”,他提得出辦法,有能力組織新的試驗,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種人可以支配其他的群眾,發生了一種權力。比如,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等人所獲得的權力,就是時勢權力。

鄉土中國還有一類人群叫

鄉愿

。《論語》陽貨篇,子曰:“

鄉愿,德之賊也。

”鄉愿特指當時社會上那種不分是非,同於流俗,言行不一,偽善欺世,處處討好,也不得罪鄉里的,以“忠厚老實”為人稱道的“老好人”。

孔子尖銳地指出:這種“鄉愿”,言行不符,實際上是似德非德而亂乎德的人,乃德之“賊”。孟子也指出這種人乃是“

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的人。(見《孟子·盡心下》)

禮治有時也會很殘酷,比如我們在讀《紅樓夢》《白鹿原》等著作時,會閱讀到大量祖宗禮法的內容,這個東西可能對人的壓迫會更加殘酷。

現代社會,人和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其實是“

人依法而治

”。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做法已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要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個人,這個力量就是

法律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

一書中就強調,為使人類不致在互相殘殺中被消滅,“必須尋找和平和遵守和平”。能使人類竭力走出自然狀態的,就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則——

自然法

,它用來限制每個人基於本性與本能的自然權利,以便維護和平與秩序。

自然法的中心點是“

自我儲存

”的個人主義,霍布斯為此提出了十四條自然法原則,概括起來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今天,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已經變得相當多,人際關係非常複雜。在這樣一個由大量陌生人組成的城市生活,傳統的熟人之治,顯然已不合適,法治才是城市之治的解決之道。

四、孤獨的城市

《孤獨的城市》

一書的作者

奧利維婭·萊恩

分享了一句她鍾愛的丹尼斯·威爾遜的歌詞:

孤獨是個尤為特別的地方

(Loneliness is a very special place,出自《Thoughts of you》)。

寄居城市的個體,要如何獨自生活?

孤獨,是個人的體驗,也是群體的困境

。孤獨是在互相沖突的情感中形成的,但並非從一開始。曼哈頓雖然充滿生機、建構有序,依然讓奧利維婭·萊恩感到迷失。

同時,她也意識到,孤獨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而她早就是這座城市的居民,和她一樣來往於這座城市的,還有

安迪·沃霍爾

(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

大衛·沃納洛維奇

(美國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有關艾滋病的作品),

彼得·胡加爾

(美國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理解孤獨,才能理解自我。孤獨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孤獨,21世紀的流行病!

哥倫比亞作家

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中說,孤獨是布恩迪亞家族的家徽,每一個成員都自覺不自覺地佩戴著它。同時,孤獨在他們的世界裡又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害怕自己陷於孤獨的泥淖,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獨,悖論的是他們的生存又離不開這種孤獨,他們渴望保持孤獨的高傲姿態。

理查德·耶茨

《十一種孤獨

》中,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了美國二戰後五六十年代普通紐約人的生活,寫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

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頓辦公樓裡被炒的白領、有著傑出想象力的計程車司機、屢屢遭挫卻一心想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即將結婚又萬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師、新轉學的小學生、肺結核病人、老病號的妻子、爵士鋼琴手、鬱郁不得志的軍官和退役軍人等。

耶茨筆曾說:“如果我的作品有什麼主題的話,我想只有簡單一個:

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

。”

孤獨跟寂寞還是不一樣。蔣勳在

《孤獨六講》

中說:“

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關於孤獨,我曾在

《孤獨,美學與人生》

一文中有專門聊過,請大家關注回看)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那是孤獨中的福祉。”(華茲華斯《水仙》)浪漫主義詩人主動擺脫社會聯結,以求得孤獨感的加劇,這與對自我的覺察是並存的。

對於很多從小鎮走向城市的年輕人來說,從離開小鎮的那一刻開始,“故鄉”就變成了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地方。這種鄉愁在許多作家筆下變成了寶貴的財富,憂傷的、浪漫的、奇異的、面目可憎的,遠離故土的寫作者們用文字重新建構了屬於他們的小鎮。

呂德文

先生寫的

《大國底色》

看活法一章中,對“

小鎮青年

”也有介紹。小鎮青年或者農二代、農三代,如何在陌生的大城市落腳?城市生活的孤獨、焦慮、嫉妒、絕望……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大國大城(下)

▲蒙克《吶喊》

大國大城(下)

▲蒙克《焦慮》

大國大城(下)

▲蒙克《嫉妒》

大國大城(下)

▲蒙克《絕望》

大國大城(下)

▲蒙克《絕望》

大城市是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跟鄉土中國的熟人社會完全不同。在聚會時,為什麼人們總是忍不住去檢視微信上的訊息提醒?微博上顯示兩個人已經成為“好友”,但為什麼在現實中,他們其實連朋友都算不上?在手機沒電時,為什麼有些人會突然產生一種恐慌感,感覺自己彷彿被投放到了一座孤島之中?

如今,我們的社交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網際網路讓人們的交往變得更加方便,但這種看似緊密的連線,實際上卻強化了真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帶給我們一種新型的孤獨。

鄉土中國的慢生活,與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哪個更令人嚮往?前面我們說了,

一、二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我個人很喜歡木心的一首詩——

《從前慢》

《從前慢》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先生詩中的慢,是一個時代的慢。我們已經進入快速變幻的21世紀,快節奏的生活已成為常態。

張愛玲筆下的城市,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絲安慰。城市化的程序十分迅速,在此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崩塌,商品經濟化。人與人之間在這樣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下,更多的是冷酷無情,透露著對金錢的慾望。張愛玲就是身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她的作品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當時在這樣的社會下人都市生活的狀態。

張愛玲筆下的都市意象,代表著都市的性格,融入到了那個時代每個人的生活裡,成為一種人性,包括作者自己。無可挽回的時代潮流里人在掙扎,墮落,但你又不能完全否定,詛咒城市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愛玲的作品瀰漫著濃厚的悲劇色彩。她以一種近乎冷酷的悲劇感敘述一個個悲涼的傳奇,內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優越感與孤獨感交織起來形成她對時代“荒涼”特色的心理感受。

張愛玲描寫都市生活,沒有像穆時英他們一樣選取酒吧、夜總會、跑馬場、舞廳等國際大都市流行的娛樂場所,而是選擇了碎片化,平民化的小市民的生活裡去描寫。

《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半生緣》……城市生活裡的人情冷暖,無論老式還是新式,二十多歲的張愛玲都已經看透寫盡了。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這幾十年前的故事到如今也一直沒有結束。

這也是為什麼在城市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張愛玲早年小說的緣故。關於張愛玲,我曾寫過

《聞香識女人·張愛玲篇》

,大家可以關注回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