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洋人不得入內!難以置信這樣霸氣的規定居然出自清朝

2022-02-13由 喜大聖 發表于 歷史

我們只聽聞在中國的租界裡樹立過“華人和狗不得入內”的警告牌。今天看到頭條裡有人撰文,說這只是為了激起中國人愛國熱情而杜撰的故事,並解釋真正的警告牌上是這麼寫的:1。華人不得入內;2。任何人不能帶狗入內。我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個意思。

今天齋長想告訴大家,有一個地方洋人也不得入內,不是今天,而是在我們心中早已腐朽掉渣的清朝。

說到腐朽,清朝末期的確名副其實。但在康雍乾三帝時期,清朝還是很強大的,起碼在洋人的眼中,還有很多值得敬畏的地方。

工業革命和航海技術的成功,使西方的觸角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美洲、澳洲、非洲、亞洲陸續成為西方的殖民地。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在世界上佔據領先地位,導致西方人初期接觸中國的時候還不敢造次。但他們迫切需要與中國這個大國建立貿易關係,從原產地採購茶葉、絲綢、瓷器、錦緞、珍珠。同時兜售他們的毛紡織品和金屬材料。

17世紀末,清朝開放了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4處口岸,其中廣州的口岸由於靠近東南亞且歷史優秀,最受西方商人的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靠近澳門,這個被葡萄牙人默默奪取的小島。

當時,廣州的對外貿易由皇帝授權民間的“十三行”代理。皇帝將開對外貿易視為對洋人的一種恩賜,期望其感恩戴德。並格外開恩,將廣州城外,珠江邊的一角劃給洋人建立商館。就是今天廣州的沙面公園。

洋人不得入內!難以置信這樣霸氣的規定居然出自清朝

沙面商館區

洋人不得入內!難以置信這樣霸氣的規定居然出自清朝

外國商館

隨著貿易的不斷深入,來廣州的洋人越來越多,於是清政府就開始給洋人定規矩了。

一是在貿易中。

洋人必須透過“十三行”開展貿易,不允許私下交易。通商期一過,洋人必須離開廣州城。通商期之外,洋人不得進入廣州城。

二是在生活上。

外國的商館不能僱傭過多的中國人,不能超過8人,且不能僱傭婦女。商館內不能有女人,洋妞也不行。

洋人夠憋屈的吧。再看,

洋人不許坐船遊覽珠江,只允許每月8日,18日,28日遊覽海幢寺,且不準在附近村落遊蕩。洋人不準坐轎,不準乘帶蓬的船隻。

說白了出來就得露臉不許遮遮擋擋。

洋人不許購買中國書籍、學習中國文化

。哈哈,這絕對把他們視為劣等民族了。這時期還秉持著大清國一貫的保守與自大。

三是在軍事上。

外國兵船須停珠江之外,不得進入虎門。商館內不準持有武器。

洋人不得入內!難以置信這樣霸氣的規定居然出自清朝

這些規矩,應該說在當時被貫徹執行的非常好。比如,當時有三名洋妞潛入了英國商館,官府得知後表示要與其中斷貿易,迫使三名洋妞返回澳門。所以當時在廣州的洋人社會完全是由男人組成的。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約束他們,是不是認為洋人在性方面過於開放,有失體統,不符合天朝禮教。

而且在司法問題上,廣州當局還是非常堅定地執行我們的法律原則。如一艘英國船舶的炮手在鳴放禮炮的時候,造成中國官員2死1傷。炮手畏罪潛逃。當局隨即扣押了船上的大班,包圍了商館,中斷了貿易。直到抓獲兇手。按照西律乃至今天我們的法律,那名炮手罪不至死。而廣州當局對那名倒黴的炮手執行的刑律卻是“斬立決”。

從最初發生在廣州的這些外事事件上來看。西方洋人對待我們這個古老帝國的態度,與對待印度及東南亞等國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的確是懷著敬畏心裡與我們單純開展貿易的。但是隨著中西方接觸的不斷全面深入。這個古老帝國在貿易、文化、價值觀、軍事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格格不入與腐朽落後,漸漸滋生助長了他們徹底改變外交地位和貿易方式的企圖。

“洋人不得入內”,只是大清國不知深淺的一次絕唱。當洋人洞悉你的國情,摸清你的老底,架起大炮把皇帝打得滿地躥的時候,一切洋人想要的地方都得對人家開放。

銘記歷史,國人當自強。

(原創不易,請加關注。錯漏之處請賜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