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在看《獵殺T-34》之前,你應該知道的3個小故事

2022-02-09由 南懷中 發表于 歷史

第一個故事:集中營勞工測試皮鞋的故事

在看《獵殺T-34》之前,你應該知道的3個小故事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集中營勞工被迫負重在各種路面跑步以測試皮鞋的質量,這段情節不是虛構的,這是德國大陸集團公司在二戰時犯下的罪行。

說起德國大陸集團,可能不少人會感到陌生,但如果說到馬牌輪胎,大家就比較熟悉了,馬牌輪胎是大陸集團的傳統產品,這家德國企業是僅次於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的世界第四大輪胎製造商,同時也是世界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0萬員工,年營業額高達400億歐元。

在納粹執政時期,大陸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橡膠加工商,供應的產品包括汽車輪胎、汽車零部件,還有軍靴的橡膠鞋底。當時德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大多數步兵部隊十分缺乏機動車輛,很多時候步兵只能靠兩隻腳板來完成行軍和戰鬥。長距離行軍和在不平地形上的運動對軍靴,尤其是鞋底的耐磨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大陸集團為了檢測軍靴鞋底的耐磨度,想出了一個特殊方法:逼迫集中營囚犯穿著軍靴進行不間斷行走或跑動,以檢查鞋底的磨損程度,便於做出改進。

這項不人道的試驗在臭名昭著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內舉行,一批被挑選出來的囚犯穿上軍靴,在黨衛軍看守的監督下,圍繞著操場中央的絞刑架徒步或奔跑,有時甚至還要背上與士兵個人武器裝備相當的負重。這種試驗會持續數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很多囚犯體力不支,中途倒地,立即遭到看守的毒打,如果不能繼續起來行走,就會被當場射殺,有資料表明參與試驗的囚犯平均每天要步行30~40公里,有些囚犯的行走距離甚至達到2200公里之遙!

德國的知名公司,包括大眾、西門子、萊茵金屬、蒂森、克虜伯等等,在二戰期間都有著類似的黑歷史。

第二個故事:德國境內的“埃索”加油站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蘇軍戰俘駕駛搶來的坦克,去德國的加油站加油,而加油站裡赫然掛著“Esso”埃索商標。

在看《獵殺T-34》之前,你應該知道的3個小故事

眾所周知,“埃索”(Esso)是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旗下的一個加油站品牌,為什麼會出現在敵對國德國境內呢?這又涉及到洛克菲勒的一段黑歷史。

1941年,新澤西州的標準石油公司(後來更名為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控制著84%的美國石油市場。它的投資銀行是大通銀行,其主要擁有者是洛克菲勒集團,僅次於洛克菲勒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是德國最大的石油化學托拉斯、德國戰時工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法本公司。二戰爆發後,埃克森美孚繼續在德國經營,當英國正遭到納粹空軍轟炸時,埃克森美孚正在向納粹德國空軍運輸至關重要的四乙鉛汽油。二戰期間,時任參議員的杜魯門在一項調查中指控,鑑於洛克菲勒家族與法本公司的關係,洛克菲勒家族“幾乎犯了叛國罪”。最後,經過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會成員們的活動,埃克森美孚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放棄人造橡膠的專利權,接受5萬美元罰款,這才獲得了司法部的從輕處理。

在二戰時期與納粹德國合作的美國公司不在少數,例如二戰時期福特汽車、可口可樂都在德國正常經營,於是在當時出現了很詭異的一幕,德國士兵一邊駕駛著加滿埃索汽油的福特卡車,一邊喝著芬達,與美軍作戰。

第三個故事:德國小鎮恬靜的下午時光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蘇軍戰俘駕駛搶來的坦克,駛入了一個德國小鎮,剛進小鎮,路邊就出現了一間掛著“Hartmann Optik”標牌的小店。

在看《獵殺T-34》之前,你應該知道的3個小故事

這家小店是德國很有名的經營眼鏡的連鎖店,在德國的小鎮經常可以看到,但是此時店裡擺放的並不是眼鏡,而是紡織品等雜物。導演想透過這個小細節來體現二戰末期德國本土老百姓的生活出現了很大問題,眼鏡店已經沒人光顧,只能靠出售日雜商品來度日。片中還能找出很多類似的細節,例如下圖是幾名家庭主婦在購買政府配給的牛奶。

在看《獵殺T-34》之前,你應該知道的3個小故事

二戰期間,德國本土物資供應匱乏,從1939年夏天開始,柏林人每人每週的配給量是麵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黃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醬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製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婦和兒童可以購買全脂牛奶)。到了二戰後期,牛奶的供應就更加緊張了,因為大部分牛奶都被用來製造黃油了,這就是德國窮兵黷武的下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