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大入侵——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

2022-02-07由 BoBo7 發表于 歷史

一、歷史縱橫發展論

吳於廑先生的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人類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 縱向發展方面和橫向發展方面。這裡說的縱向發展, 是指人類物質生產史上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的更迭。 它們構成一個由低階到高階發展的縱向序列。這個縱向序列並非一個機械的程式, 不是所有民族、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都無一例外地按著這個序列向前發展。所謂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是指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 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絡密切終於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這一客觀過程而言的。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大入侵——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

在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漫長過程中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並不是平行的、各自獨立的; 它們互為條件, 最初是緩慢地、後來是越來越急速地促成歷史由分散的發展到以世界為一整體的發展。縱向發展制約著橫向發展,縱向發展所達到的階段和水平規定著橫向發展的規模和廣度。處於較低社會發展階段的人類不可能形成複雜的社會分工, 不會有程度較深的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與此相應人們就不可能在較廣闊的範圍內進行經濟上的以及其他方面的交往。不達到較高的物質生產水平, 沒有程度較深和方面較廣的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 歷史就只能是各個地區相互閉塞的歷史而非聯絡密切的、結為一體的世界歷史。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大入侵——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

從這個意義上說, 歷史從野蠻到文明、從低階社會階段向高階社會階段的縱向發展, 制約著它從部落到國家、從分散的各地區到聯結為一體的世界的橫向發展。橫向發展一方面受縱向發展的制約,一方面又對縱向發展具有反作用。橫向發展與一定階段的縱向發展相適應, 就往往能促進和深化縱向發展。可見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是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過程中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共同的基礎和最終的推動力是物質生產的進步。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發展是決定歷史縱向和橫向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歷史的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個統一的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之中。

二、農耕與遊牧世界

從上述世界歷史整體發展的觀點觀察問題吳於廑先生首先對前資本主義時代世界歷史的發展進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兩個世界的劃分及其基本特徵的理論, 即農耕世界與遊牧世界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性質的分析。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大入侵——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

所謂的“ 農耕世界” 是由世界上先後出現的幾個各具特色的農耕中心構成的最早的是在西亞的兩河流域其次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東南亞出現的農耕中心還有就是在墨西哥、秘魯等拉美地區出現的農耕中心, 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內陸獨自發展起來的農耕中心。這些農耕中心形成以後,農業生產技術就緩慢地向其他宜於農耕的地方擴充套件。就亞歐大陸而言, 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之後, 中國由黃河至長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恆河西亞、中亞由安那託利亞至伊朗、阿富汗歐洲由地中海至波羅的海、由不列顛至烏克蘭, 還有與亞歐大陸毗連的地中海南岸, 都先後不一地成為農耕地帶。這個農耕地帶大體呈長弧形, 就是所謂的“ 農耕世界”。在這個農耕世界中, 雖然由於區域環境的不同, 還存在各地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樣性,但是其總的特徵是經濟上以農為本, 以及受這個基本特徵制約的農本社會生活。它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具有狹隘的地方性, 彼此閉塞, 而以農為本的社會生活就不能徹底改變各個民族和地區之間的閉關自守狀態。

所謂的“ 遊牧世界” 則存在於農耕世界的北面與從東到西的長弧形農耕世界大體平行。古代中古時期宜於農耕的地帶基本偏南, 而宜於遊牧的地帶基本偏北。這個幾乎和農耕地帶平行的遊牧地帶東起西伯利亞, 經我國的東北、蒙古、中亞、鹹海裡海之北、髙加索、南俄羅斯, 直到歐洲東境可以稱之為“ 遊牧世界”。

兩個世界的不同發展道路和前景在於, 農耕生產的增長率大於遊牧生產的增長率前者的物質財富積累因此超過了後者。遊牧地帶的生產也在發展增長, 但增長得緩慢, 不能或很少能分出較多的社會勞動力用於遊牧以外的各種活動。正是這個基本原因導致兩個並列存在的世界“一個富庶先進,一個貧瘠落後; 南農北牧, 南富北窮” 生產率在不同地區出現高低差異, 首先取決於兩個世界的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的不同進而其攫取自然資源的方式不同, 造成相對閉塞的各地區在轉化自然資源成為社會財富的效率上有所區別, 最終形成世界範圍發展的不平衡性。

三、三次衝擊浪潮

這個相對閉塞的世界各地區也發生著大範圍的橫向聯絡。吳於廑先生將其歸納為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三次大沖擊,認為亞歐大陸游牧世界和農耕世界的矛盾階段性激化爆發為暴力的形式, 自古代起直到公元十三四世紀, 大體概括為遊牧部族對農耕世界有三次衝擊的浪潮。

其中, 第一次衝擊約從公元前2000年代的中葉開始, 古代亞歐大陸整個農耕世界都經歷了遊牧民族入侵的攻擊這次入侵浪潮的北方遊牧民族多以戰車為武裝。第二次衝擊浪潮是在公元初前後開始的, 當時亞歐大陸東西兩端興起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兩大勢力, 整個農耕世界對具有騎兵優勢的北方遊牧、半遊牧或已趨於農耕的部族基本上都採取戒備防禦的政策。這次大沖擊期間各遊牧民族如匈奴、大月氏、噘噠、突厥、日耳曼、斯拉夫、柔然( 阿瓦爾) 、阿拉伯等部族先後成為衝擊的主力。而阿拉伯人在出擊後的一個多世紀裡便佔有了亞歐大陸包括北非農耕世界將近一半的地區, 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隨著這個阿拉伯帝國的出現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第二次大沖擊隨之結束。但是, 自古以來亞歐大陸兩個並列地帶的矛盾運動遠未結束。北方的遊牧民族要求從南方富庶的農耕地帶取得他們所需要的財富、物產特別是他們部族的上層要求得到更多。“到了14世紀, 又爆發了第三次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衝擊。這是最後一次也是範圍最廣的一次。” 發動這次衝擊的主要是蒙古人, 投人衝擊成為主力的還有大量的突厥人。其攻擊力的旺盛使分散的俄羅斯人、德意志人, 衰落中的南宋、哈里發帝國和新興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對之“ 難以形成有力的防禦”。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大入侵——世界歷史縱橫發展論

吳於廑先生的“ 三次大沖擊說”, 準確地描述了農耕和遊牧時代世界範圍內地區間橫向運動的情況。吳於廑先生不僅勾勒出前資本主義時代世界歷史發展橫向運動的宏大圖景, 而且分析了造成大沖擊最終結果的原因, 以及三次衝擊造成的深刻影響。他認為, 由於遊牧世界在金屬冶煉和武器製造、軍事機動效能、戰車和騎兵等軍事技術方面不亞於或者強於農耕世界, 因此在暴力衝突中屢屢得手。表面上可以看出, 三次衝擊的部族構成有明顯的變化其中卷人部族最多的是第二次而第三次則大大減少主要是蒙古人和與之聯合的突厥人。究其原因, 吳先生的初步解釋是, 每一次衝擊浪潮的結果是將來自遊牧世界的遊牧、半遊牧部族、傾向於農耕或開始從事農耕的部族大多吸收融化在農耕世界之中。而在第三次衝擊之後來自遊牧世界的遊牧、半遊牧部族多已融人農耕世界因此在“三次大沖擊” 後再沒有出現新的人侵浪潮。公元前後共約年南農北牧矛盾的這一歷史運動的結果是農耕世界的日趨擴大、遊牧世界的日趨收縮。以農為本的農耕生產生活方式最終獲得了世界範圍的勝利。而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三次大沖擊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衝擊為歷史發展為世界史帶來了不少有積極意義的影響。首先是兩者之間擴大了通道, 彼此都向對方學得自所缺少的某些技術。農耕民族向遊牧世界散佈了農耕世界經濟文化的影響為多少開啟各個民族的閉塞, 向程度越來越大的世界史發展盡到了他們自己意識不到的力量。而進人農耕世界的遊牧、半遊牧部族到頭來很少例外地大都走上了農耕化的道路, 從以遊牧為本的經濟走向以農耕為本的經濟, 至於已經農耕的部族則更不待言。一旦走向農耕化的道路, 他們就按照他們進人農耕世界時社會發展所達到的階段和水平, 逐步採取和適應了定居地的生產技術、生產方式、社會階級制度、道德規範、思想、學術、藝術等。所有這一切都有利於在某種程度上打破各民族間的閉關自守在歷史發展為世界史的程序中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