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2022-02-05由 使用者1609278506415327 發表于 歷史

作者簡介:我是一位小學生媽媽,也是一位碩士學歷的自由教師。2018年12月辦了一個小班,輔導作業加上教新概念英語,一直堅持到現在。在國家針對學科類教培行業政策改變的背景下,分享我的工作生活變化。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今天是寫《自由教師的生活》這個系列文章的第六篇。有人問我什麼感受?答案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可以像與朋友聊天一樣聊聊生活中的感受和趣事。憂的是辛苦寫的文章,閱讀量逐漸下降。

今天吃過晚飯,看看手機上文章的閱讀量,簡直像是手機宕機了。沒有一點要變化的趨勢,像個不爭氣的孩子,真讓人煩。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有沒有搞錯,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比昨天的還低?要不要發點別的,換換路子?不由得心煩意亂。

愛人這兩天在讀一本學習方法的書,他每讀到了精彩處,總要給我們讀上一段,這個特點有時挺招人煩的。“你認為好,我們也一定認為好嗎?”我有時被他打斷“強制”性地聽他分享時會這樣想。[捂臉]

可是今天他分享的內容卻深深吸引了我。

“一位心理學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小區裡有一群孩子經常在一個卡車車廂上跳來跳去,吵得四鄰不安,大人們怎樣訓斥,驅趕這些孩子都不起作用。”

“後來,一位睿智的老爺爺想了一個主意,誰來車上跳,我就獎給誰10元錢,孩子一聽很高興,都來跳。”

“過了一週老爺爺說誰來跳,獎給誰5元錢,孩子們一聽有些不開心。有的孩子就不想跳了。有的還堅持跳。”

“又過了一週,老爺爺說誰在車上跳,不再給錢。孩子們一聽火了,不給錢,誰還跳呀?都氣呼呼地回家了。後來就再也沒孩子來車上跳了。”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後面我愛人還緊接著補充了,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我沒再接著聽進去。

我突然覺得自己就是故事裡的那群孩子。

本來寫東西是出於愛好,在日記本上也經常寫,在網上寫更有感覺。

然而當我考慮到收益時,不斷地關注閱讀量時,我做這件事的動力就完全成了被多少人閱讀了,掙了多少錢。忘記了自己做這件事的初衷更多是出於樂趣。

當初在日記本上寫,沒有任何收益,不是也寫得很起勁嘛。

寫東西可以起到調整自己,愉悅自己的作用,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這樣一想頓覺敞亮。[捂臉]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我還是要奉行趣味主義。其他都是飄忽不定的,只有有趣無趣是自己最真實的體驗,以此為出發點才會能量滿滿,快樂多多,也才能把事情做長做久做好。[笑哭]

自由教師的生活——趣味主義(6)

(親愛的讀者,我是李老師,堅持原創,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幫忙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