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認知症患者失禁的應對處理和引導改善

2022-02-02由 關愛惟士 發表于 歷史

近期有很多認知症(也稱失智症)患者家屬諮詢如何處理患者大小便失禁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確認導致患者失禁的原因。

一般導致患者失禁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泌尿道感染、便秘或前列腺問題;

糖尿病、中風或肌肉組織疾病;

藥物:安眠藥和抗焦慮藥物會使膀胱肌肉鬆弛,導致患者排尿無力;

利尿飲料:可樂、咖啡和茶等飲料有利尿功效,會增加排尿。

認知症患者失禁的應對處理和引導改善

如果沒有以上情況,處於中期的患者一般沒有達到大小便失禁的程度。發生大小便失禁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定向能力障礙,或者是行動不便,導致了無法及時如廁。有的可能想不起來衛生間在哪裡,於是就隨地大小便了;還有的是晚上起夜的時候分不清方向了,可能就在客廳或者房間裡大小便了;也有的是礙於面子,不願意有人幫自己,結果自己也處理不好,於是都弄到褲子上了。

下面聽關愛惟士專家給我們分享的一些小技巧:

給預患者善意的提醒和支援

留意非語言暗示,例如揪衣服、坐立不安、發出不尋常的聲音或做出不尋常的臉部表情、踱來踱去、行走的步調不同、突然沉默或躲在傢俱後面,這些線索可能表示患者可能想要上廁所。

鼓勵患者表達上衛生間的請求,告訴患者:“如果想上廁所就告訴我,我扶您過去。”

細心發現表示患者想上廁所的“專用”詞彙,患者可能會使用和廁所完全無關的詞彙(如,“我找不到燈”,但是對患者來說意思就是想上廁所。)

給患者穿容易脫下來的褲子。比如,鬆緊帶的褲子就比拉鍊褲子容易脫下來。

當有狀況發生時,要識別出來,隨後為其制定計劃。若每小時會發生一次,那麼要在那個時間段之前帶患者去衛生間。在通常患者去衛生間的時間之前提醒Ta。嘗試為其設定如廁的規律。例如,早上第一件事帶患者去衛生間,白天每兩個小時去一次衛生間,飯後以及上床睡覺前去一次。

認知症患者失禁的應對處理和引導改善

如果如廁問題很嚴重,考慮使用失禁產品,例如放置在床上的橡膠床單、失禁墊、帶襯墊的內衣或成人內褲。

給予患者足夠的如廁時間排空尿便。

開啟水槽中的水流或者給他喝水從而刺激排尿。

患者用過廁所後,需要檢查廁所,看患者是否已經大小便,並幫助Ta沖洗馬桶,把廁所打掃乾淨。

離家外出時多備一套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患者因沒有及時上廁所而弄髒了身子,照護者可以說:“有東西掉您身上了,我幫您洗一下。”而不要說:“您怎麼又尿褲子了啊!”不要責備患者,讓Ta感到內疚,Ta也不想這樣的。照護者需要尊重患者的隱私,幫助患者維護自尊心。選擇便於脫下和清潔的衣物。

定期清洗患者的私處,並塗上痱子粉或軟膏。

讓患者能夠輕鬆地找到廁所

移動傢俱或其它障礙物,清除通往廁所的路障,確保道路光線明亮;使其能夠容易找到及使用廁所。考慮使用夜光的膠帶紙來建立一條通往廁所的直線或路徑。

平時可以開啟衛生間的門,便於患者看到馬桶。

使衛生間醒目。例如,把衛生間的門刷成與牆壁不同的顏色,還可以貼上明顯的標誌,這樣患者就能很快識別出來;在衛生間使用彩色地板和彩色馬桶蓋,或者在衛生間的門上貼上廁所的標識。

在衛生間門口安裝夜燈,這樣晚上患者想上廁所,就會衝著亮的地方走過去。這需要訓練,多帶幾次,Ta就知道了。

馬桶安全易使用。提高馬桶座墊,在兩邊均安裝上扶手,並且使用夜燈來照亮臥室及衛生間。

認知症患者失禁的應對處理和引導改善

在臥室放一個行動式便桶或尿壺,以備夜間急需。同時,將可能會被誤認為是馬桶的廢紙簍、垃圾桶、花盆等物件挪走。

移除小形地毯,因為這些物件可能會導致患者絆倒和摔倒。

監測大小便失禁

儘量設定一個如廁時間表。例如,早晨起床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白天每兩個小時去一次,還有在用餐和睡覺前也要上廁所。

把患者容易發生如廁問題的時間記錄下來,儘可能在這個時間前把Ta送到廁所。

每天適量飲水,減少促進排尿的飲料,如可樂、咖啡、茶和葡萄汁。

如果患者晚上要起夜,照護者最好能陪Ta去衛生間,因為晚上光線暗,患者很可能在房間或客廳裡轉悠得糊里糊塗,找不到衛生間,控制不住,就尿了,或者找個垃圾筐也當馬桶用了。如果照護者能陪伴Ta,就會省去之後的很多麻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