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二)

2022-02-01由 教初中的王老師 發表于 歷史

大家好,我們一起來讀書,今天我們繼續來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

今天我們主要來看書中涉及的兩個主要問題:如何獎勵孩子和如何懲罰孩子。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二)

我們先來看該如何獎勵和讚美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並督促他不斷改進。

但在督促的過程中,有時把握不好度,就變成了對孩子的數落和指責。而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我們卻覺得那是應該的,往往很吝嗇自己的讚美。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有句話說得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經常受到父母合理表揚的孩子,自我價值感強,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樂觀。

但誇獎孩子也要講究技巧,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如果父母誇大事實,孩子反而會產生壓力或反感;如果誇獎氾濫,誇獎就不會產生應有的效果。那麼到底該如何誇獎孩子呢?這裡有三個技巧可供家長參考。

首先,客觀地描述你所看到的。

比方說,孩子主動把房間打掃乾淨,這時你可以對孩子描述你所看到的事實:“我看到地板和桌子都被打掃得很乾淨,房間裡的東西都被擺放得很整齊。”

很多家長在讚賞孩子的時候,愛用評論性的語言,比方說:“你太棒了”、“你太厲害了”等,其實這樣籠統的評論,很難對孩子起到激勵作用,很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長處並增加自信。

我們要注意用描述性的語言代替評論,描述的時候,要注意抓住細節,要具體。當我們說:“我看到地板和桌子都被打掃得很乾淨,房間裡的東西都被擺放得很整齊。”,比我們說:“你真棒,你真懂事。”更能讓孩子體會到讚揚的誠意,體會到成就感和認同感。

其次,表述自己的感受。

家長在看到孩子做了值得表揚的事情時,要仔細體會自己當時的感受,並真誠地說出來,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有價值。不要認為自己不說,孩子也能從你的語氣或表情中體會出來,有時候孩子會解讀為你覺得無所謂,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迴應和認可。

比如當你看到房間被孩子打掃得很乾淨時,你可以說:“住在被你打掃得這麼幹淨的屋子裡,我感到舒適又幸福。”

最後,還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為。

還是以孩子把房間打掃乾淨為例,你可以說:“你把地板拖得乾乾淨淨,這叫“講衛生”。或著也可以說:“你主動幫家長,打掃乾淨房間,這叫“勤勞”。簡潔明瞭的總結,更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並激發孩子的進取心。

瞭解完讚賞孩子的三個技巧,這裡還有兩點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一是在讚賞孩子的時候,避免觸及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比方說你想讚美孩子書寫認真,你可以說:“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工整而美觀。”但不要說:“你今天終於知道認真書寫了。”或類似的讚揚:“你今天終於把這件事做對了。”這不但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還會讓孩子充滿挫敗感。

其二,不要過度讚美,過度讚美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要對孩子說:“你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小孩。”、“你談得鋼琴是世界上最好聽的了。”這樣類似誇大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壓力,讓他們覺得父母的期望難以達到。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二)

接著我們看今天的第二個問題: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代替懲罰。

當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懲罰,認為懲罰是使孩子聽話、認識錯誤最見效的方法,其實懲罰的害處遠遠大於他的效果。

懲罰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或者令孩子產生自我厭惡,或者會讓孩子認為“懲罰”可以抵消他們的錯誤,他們會繼續重複自己的錯誤。

總之,懲罰帶給孩子的都是負面的東西,卻沒有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做錯的事情上,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懲罰剝奪了孩子對自己錯誤行為自我反省的機會。

既然懲罰解決不了問題,那麼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替代懲罰,以便使問題得到很好解決呢?這裡有幾個技巧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首先,我們可以請孩子幫忙。

當孩子在進行不恰當的行為時,我們可以請孩子幫忙,以便把他們的注意力和行為,轉移到我們希望他做的事情上。比如,你的小孩子在你做飯的時候,總是搗亂。

這時,你就可以給他安排他能做得事情,讓他參與到做飯這個活動中來。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一般他會非常樂意幫你幹活。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幫忙解決的。這時候,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要明確而強烈地表達自己不同的立場,並表明自己的期望。

比方說你帶孩子去飯店吃飯,孩子吃幾口就在飯店跑來跑去,並且和別的孩子一起大聲打鬧嬉戲。這時候,你就要嚴肅地對他說:“你這樣亂跑既可能撞到別人,又可能會撞傷自己。而且大聲吵嚷,嚴重影響別人進餐,我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希望你能做到餐位上,安安靜靜進餐。”

當然,表達自己的立場時,注意不要責罵、威脅或打擊孩子的自尊。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二)

其次,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過錯,並提供選擇。

還是以剛才孩子吃飯時,在飯店亂跑為例,你可以告訴孩子:“要麼你好好吃飯,要麼下次再吃飯時,你不要跟著我了。”

孩子在做了不恰當的行為時,責備、懲罰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父母要做的是,教給孩子要勇於承擔責任,並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有時,我們在堅定地表明瞭自己不同的立場後,孩子可能會覺得很沮喪、很愧疚,會覺得爸爸媽媽不夠愛他,或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被尊重。

這時候,我們就要讓孩子明白:我們的目的並不是指責他們的行為,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讓他們明白該如何改正和補救他們的行為。父母告訴孩子如何補救,可以讓孩子在感到愧疚之後重拾自信。

最後,採取行動,讓孩子承擔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會輕易就和父母配合。如果父母告訴了孩子自己的期望,以及他該如何彌補過失,孩子還是不聽,這時候父母就需要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還是剛才孩子吃飯亂跑的例子。下次再有飯局時,就算孩子哭鬧,做父母的也不要再帶他,並且告訴他原因。

自然的後果,會讓孩子反思自己的錯誤,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並學生承擔責任。當然,自然後果必須要保障孩子的安全,也要適合孩子的年齡,使孩子能認清行為和後果之間的關係。

好了,到這裡我們今天分享的書中的內容就講完了。那你知道如何表揚和如何科學的方法替代懲罰了嗎?

每天一起讀書,我們每天不見不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