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帶著歷史知識逛故宮,頭一次看懂了故宮的美

2022-01-30由 蘇打理想國 發表于 歷史

身在帝都,逛故宮本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但說來慚愧,也就去過三次。其中兩次目的不純,是為了給兒子歷史薰陶。

問問身邊的朋友,也都如此,逛故宮的樂趣,多為下一代感受,自己卻體會不深,主要是因為歷史科普知識欠缺,腦袋空空。

去年藉著故宮600歲的生日,從紀錄片、紀念展、書籍、付費課程、自媒體文章等多維度瞭解了故宮的美,刻板的莊嚴形象,也被故宮的雪,故宮口紅等可愛有趣的IP所打造,融進大眾的內心。

我們是被故宮哪一個角度吸引都只是一個側面,故宮本身所承載的中國明清史記,才是人們最終觸及靈魂的好奇和興趣。

這次去故宮特意帶上一本《這個故宮很有趣兒》,在門口安檢處需要把包裡的物品全部取出檢驗,檢察員兩個年輕的孩子翻了翻我的書,說:哇~逛故宮這個方法好!邊看邊逛!

帶著歷史知識逛故宮,頭一次看懂了故宮的美

我的目的正在此。

之前書看了一半,書中知識點密集有趣,以前去故宮完全沒留意的,讀後十分想再去確認一下,立即預定了門票,來一次說逛就逛的故宮旅程。

紫禁城外朝和內廷,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內廷主體建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殿,以及東西六宮……故宮的主體建築佈局,網路上隨處即可搜到,航拍下的故宮也不是新鮮視角,佈局結構,很容易輕而易舉的瞭解。

但是人工智慧、資訊流量永遠無法取代或者幫助人類獲得“感受”。

感受,就是感知力,是理性和感性在感官觸及某一區域所立即形成的情感波動、新的認知能力。

帶著歷史知識逛故宮,頭一次看懂了故宮的美

我們一生可能去過很多次故宮,但每一次一定是不同的感受。因為每一次我們頭腦中所帶的知識、理解、甚至是季節、溫度的變化,都是不盡相同的。

這很像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種哲學辯證法的思考,用於對故宮的認識也是一樣的。

我們現在不缺乏有關故宮的基本科普知識,隨手便可搜尋到,但缺乏的知識在頭腦中融合記憶後,再觸及故宮對她的感受和情懷,那種“美”不止是雪後梁簷,也包含作為中國人對不算久遠的歷史的緬懷與哲思。

故宮的故事涉及中國600年的歷史,用好奇的問題可以很好地代入歷史畫卷中,《這個故宮很有趣兒》中會解答深宮之中被埋入歷史的問題,譬如:

傳說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間房,為什麼會有半間房?

午門真的是斬首的地方嗎?

宦官、宮女也要領工資、發獎金嗎?

為什麼紫禁城裡的烏鴉被稱為神鳥?

宮妃們穿的“高底鞋”到底有多高?

關於這些問題,你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包含有關巍峨宮殿、禮儀規制、養生起居、文體雅好、宦官宮女、深宮秘聞、宮廷服飾、故宮由來,探究巍峨建築的玄妙,解讀宮牆圍禁的是非,解開朝代更替興衰的密碼。

帶著歷史知識逛故宮,頭一次看懂了故宮的美

宮妃的化妝品,皇上的補品,宮殿的牙齒保健等生活質量雖然是當時的頂奢陣勢,但與如今我們的生活還是有一些差距,不僅感慨,時光流轉,科技飛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曾是古代皇室所不能及的。

皇室有人喜歡養貓,有人喜歡養狗,還有努爾哈赤與烏鴉的故事,也許都有後人誇張的故事元素,但皇室的孤獨,精神寄託於物,儘管所擁天下,卻深幽宮闕的悲涼與落寞。

為了維護皇室血脈的尊貴與純正,故宮裡有宦官宮女一階的等級卑微之軀去貢獻皇室,他們是被等級制度閹割的低等人,走在故宮後庭深院中,經常都感受到頷首碎步的壓抑感。

但也是掌握深宮秘聞的掌門人,見證人性的扭曲,生命如草菅地幻滅,他們是故宮圍牆的見證人。

故宮

無與倫比的宮殿氣象,歷經600年風霜,依舊熠熠生輝。故宮的建築、藏品、人物三者以及其他元素的互動、演繹,成為故宮600年的歷史。

多瞭解一部分,就會對故宮的“美”多一份認知,多讀一些科普,就會對故宮多一份喜愛和眷戀。故宮並非一座宮,更是一面有趣的歷史鏡子,可以窺探過往雲煙,可以窺探深宮秘事,可以窺探自己從何而來,去往何處的詢問。

帶著歷史知識逛故宮,頭一次看懂了故宮的美

—作者:榮榮—

——用每本書探索一個根本問題——

深長緩慢地閱讀,長程深入地思考,拒絕短平快失智行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