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2022-01-20由 至簡歷史 發表于 歷史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十分重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原則,他在《資治通鑑·漢紀》中說:“治亂榮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賢,在於堅固而不移。”又在《資治通鑑·晉紀》中說:“知其不忠,則勿任而已矣。任以大柄,又從而猜之,鮮有不召亂者也。”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戰國時期,燕昭王命樂毅率領燕軍攻打齊國,一連攻克七十餘城,卻在即墨和莒二城受到以田單為代表的齊國軍民的拼死抵抗,三年未能攻下。

於是,別有用心的人便在燕昭王跟前誣陷樂毅,說樂毅智謀過人,他之所以不攻打即墨和莒二城,是想倚仗兵威收服齊國人心,好自己南面稱王。如今齊國人心已服,他之所以還不行動,是因為他的妻子、兒子還在燕國。希望燕昭王早做防備!

面對讒言,燕昭王不僅下令處死誣陷樂毅的人,還大張旗鼓地賞賜樂毅妻兒王后、王子服飾,配備君王車駕乘馬及上百輛屬車,派宰相親自護送送到樂毅那裡,準備立樂毅為齊王。

燕昭王“用人不疑”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了樂毅。樂毅接到燕昭王的冊封書後,寫下辭書表示不敢接受,並宣誓誓死效忠燕昭王。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漢初,陳平剛從項羽陣營投奔到劉邦陣營,得不到劉邦陣營眾將領的信任,甚至連周勃、灌嬰等都在劉邦面前詆譭陳平,他們對劉邦說:“陳平雖是個美男子,但這就像帽子上的美玉,中看不中用,他未必有真才實學。我們聽說,陳平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裡做事不能容身,逃去歸附楚王(項羽);歸附楚王后又不相合,這才逃來歸降漢王。現在大王如此器重他,讓他當高官,任命他為護軍。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領們的錢財,錢給得多的人就得到好處,錢給得少的人就遭遇壞處境。陳平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作亂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劉邦聽到周勃、灌嬰等人詆譭陳平的話,剛開始時也很生氣,召來陳平責問道:“先生在魏王那裡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裡做事,之後又半道離開。如今你又來追隨我,講信用的人難道就是這樣三心二意嗎?”

陳平回答說:“我在魏王那裡做事,是因為魏王不能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他投奔到項羽那裡。項羽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寵愛的,不是項氏宗親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被重用,我這才離開項羽。我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我空身而來,不接受錢財便沒有辦事的費用。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采納的,希望大王採用;假若沒有值得采用的,錢財都還在,請允許我封好送回官府,並請求辭職回家。”

聽完陳平這一番話,劉邦意識到自己誤信讒言,馬上向陳平道歉,並任命陳平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

後來,劉邦又採納陳平離間項羽君臣之計,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聽憑他使用,從不過問支出情況。也正因為劉邦“用人不疑”,陳平才能施展才幹,成功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係,為打敗項羽奠定了基礎。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實際上,但凡在歷史上有所作為的帝王,幾乎都“用人不疑”的品質。除了上述提到的燕昭王對樂毅、漢高祖劉邦對陳平之外,漢武帝劉徹對衛青、霍去病,光武帝劉秀對鄧禹,唐太宗李世民對李靖,明太祖朱元璋早期對徐達、李善長,明成祖朱棣對鄭和等等,都是歷史上“用人不疑”的典範。

然而,要真正做到“用人不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要做到“用人不疑”,首要的前提是要能“識人”。

春秋霸主齊桓公也是一位“用人不疑”的人。管仲曾差點把他射死,但他不計前嫌,任命管仲為相國,放手讓管仲厲行改革,終於使齊國迅速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即便後來管仲“富擬於公室”,家裡有“三歸、反坫”,齊桓公也不以為意,仍然十分信任管仲。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後來,管仲病重,齊桓公問他:“你死後群臣之中誰可做相國?”管仲說:“知臣莫如君。”齊桓公於是問:“易牙這人怎麼樣?”管仲回答說:“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齊桓公又問:“開方這人怎麼樣?”管仲回答說:“他拋棄雙親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齊桓公再問:“豎刁這人怎麼樣?”管仲回答說:“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親信。”

齊桓公最終並沒有聽從管仲之言,管仲死後,他還是親近任用易牙、開方和豎刁,導致這三人專權,齊國政壇陷入數十年的混亂,徹底失去了與其他諸侯國爭霸的實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齊桓公晚年未能識人,把“用人不疑”變成了“用人不擦”。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這是“用人不疑”之難的一方面,是對“人”的判斷。“用人不疑”之難的另一方面是對“事”的判斷——“人”選對了,但這個“人”所提出的建議,所做的事情,並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就給“用人不疑”造成了困難。

前文我們已經提到,漢高祖劉邦是一個“用人不疑”的人,對陳平是如此,對酈食其也是如此。

酈食其少年家貧,愛好讀書,擔任陳留門吏,孤傲不馴。 秦二世元年秋,酈食其得知陳勝和項梁相繼起兵,便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發展。 劉邦攻打陳留時,酈食其率眾跟隨,獻計攻克陳留郡和貢獻大批軍糧,被封為廣野君。隨後,酈食其又以三寸之舌遊說列國,勸降秦國守將,輔佐劉邦攻破武關,率先攻破咸陽,為劉邦建立滅秦抗楚“統一戰線”,滅亡秦朝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漢三年(前204),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處境危急。為了削弱項羽的勢力,緩解眼前的壓力,酈食其向劉邦提出建議,重新封立原戰國時期的韓、趙、魏、燕、齊、楚之後裔為諸侯王。

其時,劉邦對酈食其已經十分信任,便不假思索地採納了他的建議,立刻命人刻制印信,準備讓酈食其帶著這些印信去封立原六國之後裔。

“用人不疑”成“用人不擦”,“用人不疑”之難在哪裡?

印信已經刻制好,但酈食其還未動身,張良恰巧從外面回來謁見劉邦,劉邦便把酈食其的建議告訴了張良。張良聽罷,從實力對比、實惠於民等八個方面提出不能封立原六國之後裔的理由,劉邦這才幡然醒悟,吐出口中的食物,罵道:“這個笨書呆子,差點敗壞了你老子的大事!”於是下令趕快銷燬那些印信。

實事求是地講,酈食其建議劉邦封立原六國之後裔,也是為劉邦著想,並無私心,他的錯誤,只是戰略眼光不如張良罷了。酈食其看不到的戰略錯誤,沒有多少文化的劉邦自然也看不出來,加之他對酈食其十分信任,所以,如果沒有張良及時阻止,劉邦恐怕就會因為自己的“用人不疑”而付出難以彌補的代價。

換句話說,一個人很有才能,又忠心耿耿,沒有私心,但其人所提出的建議或所做的事情又不一定正確。這時候,如果用人者仍然堅持“用人不疑”,那麼就有可能釀成大錯。這正是“用人不疑”最難的地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