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科舉制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不知道的事情揭秘

2022-01-14由 淡㱐漢 發表于 歷史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開創於隋唐,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佈科舉考試終止共經歷了1300多年。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帝制時代定期舉行的人才選拔形式,不僅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而且增強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讓寒門弟子有機會做官,知識分子不再依附門閥貴族,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形成,古代文化的蓬勃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那科舉制度是如何創立的呢?

科舉制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不知道的事情揭秘

科舉制度的開創,史學界向來有異議,有的學者認為是隋文帝開創了科舉制度,而俞大綱、唐長孺等學者認為科舉制度創立於唐朝。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科舉制度脫胎於漢魏以來的察舉制度。察舉制度強調選賢任能原則,但是在形式上過於粗糙,一方面是察舉制度的中心環節是長官推薦,存在不公平的情況;另一方面察舉制度的標準多元而雜亂,德行、名望功勞等都可作為評定標準。因此,到隋唐之際,為了解決察舉制度存在的問題,政府把舉薦和考試結合起來,把公開考試納入到選官的程式中,如此就產生了科舉制。那麼,科舉制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隋唐開始創立,考試時間和選拔程式開始固定。

科舉制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不知道的事情揭秘

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下詔,要求各地推薦人才,按照四科進行考試。此時的分科選舉共三次,都是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沒有定期舉行的制度規定。至於開皇七年(587年),關於諸州歲貢三人的詔令,也跟兩漢時州郡每年向朝廷舉貢士一樣,人數既少,考試也不重要。可見隋朝的這種考試製度,還保留了一些察舉制度的明顯痕跡,這也成為了很多學者否認科舉制度創立於隋朝的重要原因。到了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詔令,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應試的定期,明確了州、縣地方預試,即相當於後世“鄉試”的辦法,而且不必像隋代那樣必須官府舉薦。第二年,又下詔書明確了士人可以主動報名,下層寒士得不到舉薦者“亦聽自舉”正式確定了士人“自舉”、“自進”的制度。至此,科舉考試的三個重要特徵形成:第一,讀書人都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薦,這一點是與察舉制度重要的區別;第二,考試以公平性為原則,定期舉行;第三,嚴格考試,而且考試的成績作為取士的重要依據。

科舉制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不知道的事情揭秘

唐代科舉的應試者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即“生徒”和“鄉貢”。考試每年春天在京師長安的尚書省舉行,簡稱“省試”。唐前期,掌管科舉由尚書省吏部負責。玄宗開元年間,改由禮部負責,此後歷朝相沿不變。禮部下設貢院,考試、閱卷、放榜等均在貢院舉行。錄取者謂之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隨著唐代統治者對人才選拔的重視,逐漸對科舉制度進行了調整,唐太宗擴充了錄取名額,武則天增設了武舉,唐玄宗把詩賦加入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中。唐朝科舉不分世庶,向全社會開放,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二、宋代進一步發展:人數增加,確立四場考試。宋代的科舉,在基本的招考科目上與唐代樣。不過,由於宋代的“重文輕武”,使得科舉考試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獲得了充分發展,但同時也導致宋代冗官的現象首先,宋代科舉增加了考試名額,擴大了錄取範圍。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僅進士一科取人近萬名,平均每年達四百五十餘人。唐朝總共取進士總數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對進士名額做了限制,規定每科不超過四百人。按三年科算,平均每年仍達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進士數是唐朝每年取進士數的十幾倍。其次,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變。宋代初年,考試形式確立了三級考試的制度,即鄉試、省試和殿試。至王安石變法時,又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場考兼經(即具備經典性質的書,如《論語》、《孟子》場考論(對國家的政治、社會問題表達看法);最後一場考策(對國家進言獻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後來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考試科目變換不定。雖然,在宋代科舉制度得到了充足的發展,但是宋代統治者為了籠絡知識分子而全面擴充科舉取士名額,由此形成一大弊端,即嚴重的冗官問題。元代開始衰落:“四等人”制度導致公平性喪失。從1234年蒙古滅金,到延祐元年(1314年)元朝開科舉,科舉遭停廢長達80年之久,這是整個中國科舉史上最長的一次中斷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科舉制度恢復,規定每三年一次,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此時的科舉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是元朝民族不平等制度,導致錄取出現了差異,從根本上使科舉制度喪失了公平性。當時考試的兩榜數量名義上相等,而漢人、南人的人口總數卻不知比蒙古、色目人超出多少倍。例如延祐二年錄取的進士僅56人。之所以岀現這樣的錄取空缺,並不是漢人、南人中缺乏合格的人選,而是因為蒙古人、色目人考生中沒有選滿,為了保持錄取比例的一致,那就只能讓漢人、南人的鄉試、會試名額中空缺同樣的數量,以維持四等人入選數量的均衡,防止漢人、南人佔有科舉優勢。元朝這種排斥科舉取士,上層用貴族、下層用胥吏的仕進制度,阻礙了社會發展四、明清達到鼎盛:八股文成為標準文體朱元璋建立明朝,於洪武三年(1370年)詔開科舉,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勿得與官“。但朱元璋不久又認為所取舉人進士少實才,朱元璋宣佈停罷科舉,科舉停達十年之久。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又宣佈恢復科舉。洪武十七年(1382年)明朝公佈《科舉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科舉成文法規。清朝大體照搬明朝成例,明清科舉一脈相承達五百多年,科舉制度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首先,考試形式上確立五級層次,即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童試。也叫童子試,就是地方上組織的考試,錄取者成為童生,表明已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院試。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從上一輪的童生裡選拔,錄取後成為秀才。鄉試。雖然也在地方舉行,每三年一次,但錄取的名額由中央規定下達,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別為數十名到一百數十名不等。錄取者成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當年唐伯虎就是解元。由於考取舉人即具備做官資格,所以鄉試可說是明清科舉最重要也最艱鉅的關會試。在京師禮部舉行,明清每科會試錄取進士約二三百人。分正副榜,正榜錄取的成為進士。錄入副榜的舉人雖不算進士,但可以授予較低階官職,或吸收入國子監為監生,獲得一定的俸祿。殿試。明清科舉的最後一級考試,由內閣大臣出題,皇帝選定。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為一甲,算是進士及第;授予官職優者亦進入翰林院其次,在內容上,明朝中葉,形成八股文。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組成。

關注我,帶大家一起了解歷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