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教育孩子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2-01-13由 鐵蛋童鞋 發表于 歷史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也總要做父母,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這篇文章探討的是,父母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跟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為什麼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我覺得文章裡提出的思考,不只用於父母跟孩子之間,對於我們處理其他的人際關係,不論是朋友,還是同事也都是有啟發的。

| 科技讓監視更容易

文章中講了一個例子,一位叫曼迪·施耐德的媽媽,過去的兩年裡一直在使用App監視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施耐德有一個13歲的女兒,她翻看女兒所有的文字通訊記錄、照片、影片,包括看她下載過什麼樣的應用程式,瀏覽了什麼樣的網站。施耐德並不覺得這麼做有任何問題。就在去年夏天的時候,她還成功地阻止了自己女兒試圖跟男朋友發生性行為的嘗試。

施耐德說,“我在我女兒這個年紀的時候,要比她單純多了。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他們接觸的東西太多太亂,做父母的不放心。”

教育孩子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的確,現在的科技,不僅豐富了年輕人的交流方式,同時也讓父母可以對孩子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比如說,現在有很多軟體,比如,mSpy、Teen Safe、Family Tracker等,可以讓父母監控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的電話記錄、文字資訊、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什麼,甚至還可以追蹤孩子的手機,看孩子都去過哪裡。還有一款叫Mama Bear的軟體,如果孩子開車開得太快,父母會收到警示提醒。

有的人會覺得這很好,處於 adolescence(青春期) 的孩子特別不好管,有了這些手段,對孩子是一個全方位的保護。但是文章裡說,對於青春期孩子生活的過度窺探,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 父母為什麼不該監視孩子?

研究證明,監視孩子會有兩個不良後果,首先是破壞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其次是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當父母偷窺孩子 privacy(隱私)的時候,表現出的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這對親子關係的傷害非常大。

首先是,父母的監視snoop不可能不被發現。哪怕軟體再好,現在的孩子,對於科技的敏感度和接受度可是比自己的父母高多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父母在監視自己,於是會想盡各種方法來對抗,比如說黑掉系統,或者把手機留在學校自己逃學,讓父母找不到,或者乾脆另外開個社交賬號,反正你有辦法,我就有反制措施。

其次,父母的監視行為暴露後,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只會更少。有一項對於荷蘭青少年的研究發現,那些發現了父母監視行為的孩子,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會明顯減少跟父母的交流,做事情也會更加隱秘,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交了什麼樣的朋友,去了哪兒只會知道得更少。最終監視行為導致了事與願違的結果,也即是backfired。

而監視行為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也非常大。青春期是孩子非常關鍵的人生階段,他們很需要個人空間來保護隱私,發展自己的獨立個性。甚至可以說,青春期的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隱私”這個概念。如果父母過度掌控,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育。

從長遠來看,為人父母的責任,是培養出一個健康獨立的成年人,而孩子想要獨立的渴望,從第一次學會從父母身邊爬開就開始了,到青春期是一個高峰。香港大學專門研究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凱勒·霍克說:“隱私,是發展出獨立人格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關鍵因素。全世界都一樣,青春期的孩子,大腦、身體以及社交圈都變得非常快,他們透過不斷體驗這種變化,發展出自己的人格,學會自我表達,但這些都是需要個人空間的。”

教育孩子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父母的監視會造成孩子焦慮、抑鬱,性格會變得更加內向。有大量研究顯示,那些生長在父母特別喜歡掌握孩子一舉一動的家庭的孩子,更難建立起自己的獨立人格,因為他們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足夠的隱私,讓他們學會自己做決定的話,孩子就永遠沒有辦法學會怎樣做出正確決定。

哪怕在青春期,父母有責任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但依然避免不了一個規律,就是青春期是一個孩子不斷試探自己界限的成長過程。拿喝酒這件事情來說,青少年喝酒在哪個國家都不會受到鼓勵,但是研究顯示,在青春期嘗試過喝酒的孩子,只要沒有產生酒癮,在成年之後,比那些在青春期沒有嘗試過喝酒的孩子,產生酒癮的比率要小非常多。

不過,雖然我們知道了,父母的過度監視和干涉,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但是,父母也有無法推卸的保護孩子的責任。比如父母要求青春期的孩子,開啟手機的定位,讓父母可以知道他的位置,這個不過分吧?有時候孩子回家晚了,父母擔心安全問題,給孩子的朋友同學打電話,這個也很正常吧?那這個界限究竟在哪裡呢?

教育孩子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 怎樣做才是好的青春期教育?

文章裡說,首先,社會並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不安全,媒體喜歡拿兒童和青少年的安全問題來做文章,因為這樣的事情更吸引眼球,這的確會造成父母的神經緊張。但以美國為例,FBI的資料統計顯示,從1993年到2011年,整個社會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48%,兒童的死亡率也在不斷地下降,兒童失蹤率也處於歷史新低,社會其實是越來越安全的。

另外,文章裡說,很多時候,父母希望掌控孩子的一舉一動,不是從保護孩子的安全考慮,更多的是為了緩解自身的焦慮。霍克的研究表明,那些對孩子的隱私過度干涉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當父母的能力不自信,他們更擔心自己跟孩子的關係。

而要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邊界,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和命令,而是跟孩子多交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包括他們對於社會的看法,對周圍人,對生死、性,對未來的看法。這些敏感話題,採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效果其實更好。那些僅僅是用各種軟體來監視孩子的父母,其實在這方面做得是很差的。而你會發現,這些父母在其他的社會交流方面,做得也不那麼好,包括跟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會更緊張。

好,透過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了,雖然現在科技可以讓父母更好地掌控孩子的一舉一動,但是這麼做的危害也很大,會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好的青春期教育是多跟孩子交流,引導他們自己學會做出正確的決定,而尊重孩子的隱私是關鍵。就像文章裡說的:隱私和個人空間,可以幫助孩子成為更加健康的成年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