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2022-01-09由 東方出版社 發表于 歷史

一本書打破網文、課文、影視劇帶來的歷史錯覺,收穫真知、真智慧

1。 幽默、輕鬆、有趣的古代歷史知識盤點,啟發興趣。比如“商代就有了憤怒的小鳥?古代有哪些器物像是穿越的?”“荀子和李清照:古代的吐槽大王”“古代七夕不是曬情人,而是曬被子”等。

2。 探究熟悉古詩文背後的故事,開啟新視角。比如“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是因為他母親掉井裡了?”“晏子使楚的晏嬰與孔子的關係並不好?”等。

3。辨析似是而非的歷史常識,正本清源。比如“三皇五帝”不是八個人?歷史上有三個老子?“老子是如何成為太上老君的?”等。

4。挑戰典型的錯誤認知,探究歷史的真相。歷史上並沒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事!烽火實際上是漢代才有的!項羽最後或許沒有死在烏江?

5。圖文並茂,包含彩色插圖,輕鬆閱讀。

《歷史的錯覺》這本書上輯主要以讀者熟悉的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為考察物件,探究那些被我們已經“掌握”的歷史知識隱藏起來的秘密。我們受過的歷史教育常是總其大概,往往前因後果不完備,多種說法只取其一,這實際上很容易產生“錯覺”:歷史上只有這樣一種情況,或者歷史情況本就是這樣的。本書透過綜述傳世文獻,結合新出土材料,推敲歷史的細節,打破歷史的“錯覺”。讀罷此書,你可能會有“原來如此”的感慨:

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原來古代就有這些器物;原來古代有與今日相似的行為方式;原來他們是同時代的,我原來記的居然是錯的?甚至可能會出現對某個人物印象的“反轉”,等等。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本書下輯主要以大家熟悉的古詩文以及經典名著為考察物件,把這些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放到歷史語境中去考察,像破案一樣,解開文章中的“暗語”,看看其背後隱藏著怎樣一種歷史事件。透過知人論世打破斷章取義帶來的歷史“錯覺”,你可能會有“居然是這樣”的感慨:這篇文章的背景居然隱藏著這樣一個秘密,這些歷史事件居然都有聯絡,這些人物居然都有關係,這些作品中看似是歷史的居然不是歷史,看似不是歷史的居然真的是歷史,甚至可能會出現對某個作品的主題習以為常的說法產生“質疑”,等等。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批判性思維的重要前提是獨立思考,不被“人人如此”“從來如此”的觀念所束縛。然而,當接觸中華歷史文化時,總會有一些看似不容置疑、實則經不起推敲的前見和定見,像一隻無形的手,牽引和左右著我們的思想。運濤兄新作《歷史的錯覺》精心遴選典型問題展開抽絲剝繭的分析,融學術之嚴謹、求知之趣味於一爐,為我們撥開層層疊疊的歷史“迷霧”。青少年閱讀本書,不僅能夠產生豁然開朗的認知體驗,更能在內心深處埋下理性思考、求真求實的種子。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歷史上很重要,如今被忽略的小節日

歷史上有不少很流行、很重要的節日,時至今日卻式微了,比如“三月三”。

農曆三月三古為上巳(sì)節,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由於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後,從魏晉開始就統一將上巳節定在三月初三。按照最初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在東流水中洗掉宿垢,叫作祓禊或者修禊,這就為適婚男女相會提供了契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情人節。

在春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口大量減少,統治者為了繁育人口,往往會提供諸多男女相會的機會,如規定青年男女在仲春(農曆二月)至季春(農曆三月)上旬聚會聯歡,在歌舞、遨遊中區別姓氏後,相戀相愛。超齡的男女還未結婚的,甚至可以藉著遊玩的機會,自由相會,自由同居。

《詩經·溱洧》即反映了鄭國一群青年男女在上巳節這一天相聚,並趁機互相表達相愛之情的事。

《詩經·鄭風·溱洧》:

溱(zhēn)與洧(wěi),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jiān)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cú)。”“且往觀乎!”洧之外,洵(xū)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在水邊,男男女女,好多人出來遊玩,他們手裡拿著蘭花。女的說,咱們去看看河邊的節日活動吧。男的說,我剛才去看過了。女的說,再陪我去看看嘛。洧河之外,真寬敞,讓人心情愉快。少男,少女,互相調笑戲謔,還送一支定約的芍藥。

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第一首“上巳詩”。

從先秦到兩漢,“上巳”節的活動內容不斷豐富,除了男男女女交遊,或沐浴祓禊的儀式外,還有對水引吭高歌,或者“流觴”活動,即一群好朋友坐在環曲的水流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面前,誰就取飲。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相聚,他們流觴飲酒,賦詩寫字,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蘭亭集序》。

唐代的上巳節,臨水遊樂之風被髮展到了極致,杜甫《麗人行》記載這一天說: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㔩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對這一習俗也有描述:

三月草萋萋,黃鶯歇又啼。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

禊事修初半,遊人到欲齊。金鈿耀桃李,絲管駭鳧鷖。

白居易此詩前還有一《序》,說這一天他和劉禹錫等十五個人乘船遊玩,看到洛水邊,從早到晚,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自晨及暮,簪組交映,歌笑間發,前水嬉而後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盡風光之賞,極遊泛之娛。”

雖然“上巳節”在唐代繁盛,但到了宋元時期,這一節日在中原地區逐漸衰落了。柳永《小鎮西犯》寫到了這一節日:

水鄉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滿、柳汀煙島。波際紅幃縹緲。盡杯盤小。歌祓禊,聲聲諧楚調。

路繚繞。野橋新市裡,花穠妓好。引遊人、競來喧笑。酩酊誰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處,落日眠芳草。

從柳永的詞中,我們看到這一節日一方面與“禁火”的寒食節重合(後來寒食節又與“清明節”重合),一方面又在楚地保留著。

到了南宋楊萬里的《上巳詩》中,我們看到,“上巳節”更是沒有什麼“熱鬧”了:

正是春光最盛時,桃花枝映李花枝。

鞦韆日暮人歸盡,只有春風弄彩旗。

白居易的時代,三月三這一天是“觀者如堵”,而到了宋代,已經沒有多少人參與這樣的節日了。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推薦閱讀

你知道的歷史居然是“錯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