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紅海行動中“接對面一炮”的“反應裝甲”對坦克兵有多麼重要

2022-01-05由 吳名塘 發表于 歷史

反應裝甲的發展歷史

在反應裝甲發明以前,為了增加防護能力,坦克只能一味的增加裝甲厚度,二戰時德軍“虎式”坦克就是完全以重量取得絕對優勢的例子。這種笨方法雖然確實增加了坦克防護能力,但弊端很明顯,那就是坦克越來越重,以至於嚴重影響坦克自身載重,甚至常常出現過橋過河壓斷橋樑墜入河裡造成坦克損失的情況。隨著破甲彈、穿甲彈和反坦克火箭的問世,靠厚度已經完全不能抵擋最先進的反坦克武器了,畢竟不可能讓坦克兵開著一坨上千毫米厚的鐵塊上戰場。

紅海行動中“接對面一炮”的“反應裝甲”對坦克兵有多麼重要

二戰德軍“虎式”重型坦克

於是,“反應裝甲”的理念提出了。現代的“反應裝甲”是以色列首先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裝甲車輛上採用的,後來蘇聯學習並完善了這種技術。

當反坦克導彈和反坦克動能彈,還有聚能破甲彈這些可以擊穿坦克主裝甲的武器攻擊坦克時,他們一旦接觸到了坦克裝甲上的惰性炸藥塊,惰性炸藥就會向外爆炸,可以有效地降低這些反坦克武器的破壞效果,達到保全坦克的目的(由於破甲彈所產生的金屬射流的速度高達8000-10000米/秒,此時也只有炸藥爆炸才能產生與之速度相同的爆炸物去高速切割金屬射流,從而減輕其對坦克的破壞),所以你如果留心坦克照片的話(主要是東方的坦克),你可以看到坦克的前面裝了很多排列地整整齊齊的小方塊,那就是惰性炸藥塊,也就是反應裝甲,當然反應裝甲也有很多缺點,比如只能使用一次,使用時容易把己方步兵炸傷,裝甲車輛的裝甲如果太薄的話,就無法使用反應裝甲,因為反應裝甲還是會對自身的裝甲板造成損害,所以大部分使用反應裝甲的都是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

紅海行動中“接對面一炮”的“反應裝甲”對坦克兵有多麼重要

“紅海行動”中掛滿反應裝甲的蘇式T-72坦克

反應裝甲經典案例——車臣戰爭

雖然兩次車臣戰爭的裝甲主角都是“蘇式T—72”坦克,但兩次戰爭的結果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表演卻大相徑庭。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損失慘重,聲名塗地,不過,T-72坦克最終還是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證實了自己。其中除了俄軍戰術的升級,也是因為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反應裝甲的大面積使用。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

俄軍T-72坦克倉促上陣,參與戰事的2221輛裝甲裝置中有225輛被徹底摧毀,其中包括62輛坦克。大部分俄軍坦克在戰爭開始之前才得到了動力防護系統,卻沒時間裝配,因為沒有一位高階指揮官願意承擔摩步團行軍遲緩的責任,無法停止前進,集中裝配動力防護裝置,個別防護裝置是在行軍途中短暫休息時安裝的。結果,在城市戰中,大量T-72B坦克側面被隱藏在房屋中的車臣非法武裝人員SPG-9反坦克火箭彈擊中,穿透了裝甲,造成俄軍傷亡慘重。

紅海行動中“接對面一炮”的“反應裝甲”對坦克兵有多麼重要

被打成碎片的T-72坦克

第一次車臣戰爭後期和第二次車臣戰爭中:

在安裝了動力防護系統、坦克兵能正確使用裝備後,俄軍坦克在執行戰鬥任務時幾乎再沒遭到嚴重損失。

紅海行動中“接對面一炮”的“反應裝甲”對坦克兵有多麼重要

“反應裝甲”拯救了這輛坦克

反應裝甲就像是坦克的防彈衣,雖然不能完全防住所有的攻擊,但比起裸奔的坦克,對坦克兵生理和心理都是莫大的保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