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2022-01-03由 飛魚說史 發表于 歷史

文|飛魚說史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由此產生了廣泛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想想也是,全球就像一個大蛋糕,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這些蛋糕的組成部分都被西方列強分割完了,可是有些列強強大了但蛋糕還是吃原來的小塊,而有些列強實力衰退了,卻還是吃一大塊。

拳頭是說話的本錢,誰拳頭硬,誰就有說話的權力。

拳頭硬的自然想要多吃一點,於是便叫囂著重新分蛋糕,這樣一來,雙方為了爭奪蛋糕,只能大打出手。

但是如果就兩個人想分蛋糕,雖然實力軟的一方只能吃小塊,但也翻不起大浪,不過想吃蛋糕的人實在太多了。

為了擠兌別人,為了讓自己能多吃一些,自然只能聯合其他人,這就好比蛋糕本來是六個人分的,但是如果把其中的三個人給擠兌跑了,分蛋糕的不就只有三人了,怎麼著也比六個人吃得多不是。

同樣的道理,

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一合計就組成了針對俄羅斯帝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俄羅斯和法國自然也不是傻子,既然人家都組隊了,自己也不能傻愣著。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這兩個國家為了對抗三國同盟,便也開始組隊,相繼把英國、比利時、美國等拉入了自己的陣營,繼而組成了與同盟國相對抗的協約國。

既然組隊完成了,那就掐架唄。

於是聞名於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爆發了,雙方的大廝殺正式拉開序幕。

其中有一場戰役很著名叫索姆河戰役,這場戰爭雙方傷亡130多萬,不過其中卻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正在對戰中的德國士兵在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

德國士兵:我們很是無辜,是他們進攻我們的

1916年2月21日直到1916年12月19日,德國和法國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在法國凡爾登城下開撕,這場戰爭雙方損失慘重,死亡士兵超過了25萬人,受傷計程車兵也超過了50多萬,所以這場戰爭又被稱為絞肉機。

當然這個絞肉機所絞的肉都是士兵的生命。

不過在凡爾登戰役打得熱火朝天時,幾乎同一時間,索姆河兩岸也沒能平靜,這是英法兩國聯軍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在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的作戰。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所以單單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是被動的,英法是主動的,甚至德國士兵還能高聲呼喊個,我們是無辜的。

此次戰役德國投入了67個師,英國投入了54個師,法國投入了32個師,當然英法是聯軍,這也就意味著德國要面對比自己多21個師的兵力。

這樣說似乎感覺不夠震撼,我們就來說具體計程車兵吧。

在當時的歐洲,一個師一般是1.2萬人(西歐各國兵制不一,1.2萬人是大概的均值),這也就是說德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80多萬人,而英法聯軍投入了100多萬人。

在索姆河兩岸,近200萬士兵都擠在這,這該是多麼壯觀的盛況?

而在這場戰役中,還有一個極其厲害的武器投入了戰爭,那就是坦克,英國採用的“馬克I型坦克”,成為了當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正是見識了坦克的威力,參戰雙方紛紛把坦克應用到了實際的戰爭中,這也就導致了這次戰役中死去計程車兵數以百萬計。

根據後來的統計,

這次戰役中英軍傷亡了近42萬人,法國傷亡了近21萬人,而德國傷亡了近63萬人,這也就是說這次戰役雙方傷亡了近130萬人。

索姆河的河水都幾乎被染成了紅色。

英國士兵:戰爭多殘酷,我們也不想打

上文我們已經說了,這次戰役是英法兩軍為突破德軍的防禦而主動進攻的,但這並不是說德國士兵就是無辜的了,相反,它終究是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

從戰爭雙方的傷亡來看,英法和德軍似乎是兩敗俱傷,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英法兩軍比德軍多了那麼多,還有著坦克助陣,但傷亡卻差不多,說出來英法聯軍還是有些丟臉的。

而更丟臉的事情還有,那就是在這次戰役中,

英法聯軍費了那麼大的勁,僅僅只把陣地向前推進了5~12公里

,更可氣的是,

自始至終這兩國聯軍都沒能突破德軍的防禦。

那麼這樣說,這次戰爭德國就是勝利的一方嗎?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當然不是,因為德軍雖然在這次戰役中抵擋住了英法聯軍,更是挫敗了協約國的戰略目標,但這只是一個戰場,而在西南戰線德軍的失利,逐漸使得協約國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此外,

這場戰爭對英國的影響更大,因為它直接導致了英國政府內閣的更迭,大衛·勞埃德·喬治被任命為英國的新首相。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衛當了首相重組內閣之後,一個年輕人也進了內閣,此人便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當然這是後話了。

所以,

從英國的角度來看,他們其實也並不希望打這次戰爭

,但是在統治者以國家的名義爭奪利益的過程中,士兵的命終究只是草芥罷了。

德國對英國士兵大喊:撤退,別來送命了

英法聯軍為了推進突破德軍的封鎖,雙方在索姆河你來我往,英法用士兵的屍體歷時好幾個月向德國的陣地推進了12公里,屍骸遍地,士兵人人疲憊,都想著早點結束這場悲慘的戰役。

英法和德軍的陣地其實離得很近,雙方几乎能都聞到對方吃飯時發出的香氣,幾個月的朝夕相處,雖然士兵所佔的陣營不同,但還是能處出感情的。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尤其是看到了每天都有熟悉的人倒下時,這場景會輕易擊碎一個人的精神。

整整130多萬士兵在這場戰役中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時,活著計程車兵又有多少人能承受住這樣的震撼呢?

所以在這場戰爭中,本來只能你死我活的交戰雙方,就產生了類似於“惺惺相惜”的感情。

於是當英國士兵不顧生命,只能服從上級命令向德國的陣地發起進攻時,德國士兵卻高聲呼喊,勸英國士兵趕緊撤退,不要再來送命了。

可是儘管如此,

英法士兵還是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德國機槍手儘管不願意,但當英法士兵進攻到跟前的時候,還是毫不猶豫地扣下了扳機。

一邊是命令,一邊是人情,這些士兵又能如何選擇呢?

所以,索姆河在當時又被稱之為“地獄”。

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德國士兵向英國士兵大喊:別來送命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與人數最多,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比被稱為絞肉機的凡爾登戰役還要殘酷。

但即便是在殘酷的戰爭中,我們依然能看到人性向善的一面。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那個戰爭年代我們只能在書中尋找,也正是因為戰爭的殘酷,我們才更需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是嗎?

參考資料:《索姆河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