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房地產真的會成為“灰犀牛”嗎?

2021-12-30由 觀樓看天下 發表于 歷史

7月1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文章提到,“既防‘黑天鵝事件’,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黑天鵝”已經人盡皆知。然而,首次出現在官方媒體中的“灰犀牛”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真的會成為“灰犀牛”嗎?

7月27日,國新辦舉行介紹當前經濟形勢的新聞釋出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王志軍對“灰犀牛”給予了詳細解釋,“灰犀牛”概念首先出現在《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一書中,作者 Michele Wucker 是美國古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Michele以重達兩噸的灰犀牛來比喻發生機率大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相對於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訊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機率。

同時王志軍明確指出:對存在的“灰犀牛”風險隱患,如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槓杆、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要摸清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和影響程度,突出重點,採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房地產真的會成為“灰犀牛”嗎?

看來,房地產只是存在成為“灰犀牛”的隱患而不是會成為“灰犀牛”,不可否認,房地產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有著很大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泡沫破滅的風險不是很大,而且我國大部分居民擁有的資產遠超負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產成為“灰犀牛”的可能性不大。

房地產真的會成為“灰犀牛”嗎?

在國家提出去槓桿、防泡沫之後,圍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各地因城施策、分類調控,兩個月來,就有超過60個城市出臺了近百個調控措施,全國樓市降溫明顯,調控成果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6月份,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比上月有所降低。

房地產真的會成為“灰犀牛”嗎?

其實,各地政府調控政策的實施,主要是遏制大部分投機者,避免損害真正的剛需購房者的利益,同時,限購、限貸等政策也不是長久之策,其主要目的是快速穩定過於火熱的市場,是過渡性辦法,而政府正在加快形成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只是需要短期調控來為長效機制的建立爭取時間。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明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而長效機制真正建立起來的時候,房地產也就真正擺脫了“灰犀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