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寫作課覆盤之讀書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

2021-12-26由 麗致成長 發表于 歷史

很多人說自己讀書總是抓不到要點,讀完就忘了。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的。

我們在書本上勾勒出了所有我們認為重要的知識點,有的小夥伴甚至將這些重點一字一句地摘錄下來。然而合上書本和筆記本,我們懵了,只記住了書名。

今天覆盤寫作課第2課“市面上需要什麼樣的拆書稿”,我反反覆覆研究文字版後,終於明白為什麼之前我抓不住要點,讀完就忘了。

寫作課覆盤之讀書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

第2課劉主編在介紹“金字塔原理”“深入淺出”“黑匣子思維”這幾個概念時,都代入了“我”。

部門主管介紹了精心準備的欄目改版方案,“我”如何運用“金字塔原理”分析出方案中的問題。

為我們介紹“深入淺出”的概念時,用“我”學習《黑匣子思維》這本書時,“我”是如何“深入”到知識內部,將書本內容讀透。

當“我”讀到黑匣子思維時,想到“我”每次遇到失敗就自責、自貶。“我”埋怨自己,也憤忿世態不公,卻不去分析失敗的原因。

重溫寫作課,我才發現,

讀書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

寫作課覆盤之讀書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

遇到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將自己代入其中,

深入

剖析:

我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是怎麼解決的,我的方法與作者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完全窮盡”地思考這個知識點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這些知識的涉及面又“相互獨立”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

這也是劉主編說的,讀書就要“內、感、動”。

內,是內容,是表層的東西。是我們勾勒出來的要點。

感,是感動。這裡包含兩個動作:

一個是我們要“完全窮盡”去挖掘的作者隱含的資訊;一個是我們要對自己做深度解剖的手術,將內容和作者隱含的資訊結合“我”的實際情況去分析。

動,是行動,是將體內的“毒瘤”去除,縫合傷口的過程。是讓知識滋養我們身心的過程。

比如,我最近在學習“鏡映思維”這個概念。

內容:鏡映思維是我們看到、聽到並模仿某個人的某一個言行,重複模仿並形成習慣或價值觀。大多數時候鏡映思維是無意識狀態形成的。

感動:我每頓飯只要有一點剩飯剩菜,都得給它吃完。也是源於我跟著奶奶一起生活時,奶奶總捨不得把剩菜剩飯倒掉。不管有沒有吃飽,她都會把它吃完。我鏡映了奶奶的行為,形成了自己的習慣。

分析: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習慣,容易得胃病,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去解決剩菜剩飯。

行動:改掉這個習慣,按需飲食,剩菜剩飯餵雞鴨。

這樣,讀“鏡映思維”就等於做了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把過量飲食剩菜剩飯的壞習慣剔除,讓自己更健康。

所以,多讀書,不僅僅是記錄重點,而是將重點結合到實際中,剖析自我,這個知識才能被我們記住和掌握。讓知識成就更好的自我。

寫作課覆盤之讀書是一場自我解剖的手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