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朝取代了明朝,中國禁菸第一人崇禎卻一手埋下了大清滅亡的伏筆

2021-12-26由 紀人物 發表于 歷史

說到禁菸,不得不說的兩個人就是

“虎門銷煙”

林則徐

和明末崇禎帝

朱由檢

清朝取代了明朝,中國禁菸第一人崇禎卻一手埋下了大清滅亡的伏筆

大明和大清直接有一個比較靈異的事情,就是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手埋下了清朝滅亡的伏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知道清朝衰敗的開始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一打,清朝基本上就已經無力迴天了,最終走向了滅亡。

當然是英國人想向中國傾銷鴉片,逼使我們購買他們的鴉片。然後就發生了林則徐

“虎門銷煙”

的事情,1840年就出現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從某種意義上講,清帝國亡于禁煙。然而追溯中國歷史,卻發現禁菸一事早在兩百年前就在中華大地上發生過,而且同樣伴隨著一個朝代的滅亡。那個朝代,是明朝;那次禁菸事件的主角,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而故事的起因,還要從嘉靖年間開始說起。

清朝取代了明朝,中國禁菸第一人崇禎卻一手埋下了大清滅亡的伏筆

菸草

出自呂宋國。明代姚旅曾在《露書》中記載:

“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

呂宋的菸草,是怎麼來到中國的呢?

當年哥倫布環球航行時,把煙帶到了東南亞,到明朝嘉靖年間,當時,國家因為防倭寇之患,下了紅標頭檔案,不許百姓與“外洋番人貿易”。於是,福建等地的居民,就將貿易地點,從陸地上偷偷改在海上。

南洋的商人和華僑,把它帶回了廣東,福建,遼東和一些沿海地區,並逐步傳入內地。

也就是這種情況下,有人帶回了呂宋國的菸草。

菸草最初是當作藥用。

明代蘭茂在《滇南本草》中說它:

“性溫。味辛麻,有大毒。治療毒疔瘡、一切熱毒瘡;或吃牛馬驢騾死肉,中此惡毒,唯用此物可救。”

明代姚旅的《露書》中也說道:“菸葉能令人醉,亦闢瘴氣,搗汁可毒頭蝨。”

當時的老百姓,視菸草為神藥。認為吸食它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壽。於是,菸草在明朝末年,受到了上至朝廷下至民間的全民追捧。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市井小民,無不沒事就吸幾口,以求大補。

菸草價格昂貴,農民種植趨之若鶩,吸菸人數的激增,官府稅收猛增,很多地方自發或提倡種植,,許多農民紛紛棄糧種煙,這樣就嚴重擠佔了糧食生產。

家有餘糧,心中不慌,菸草大量擠佔良田,遇到饑荒將會危及社會安全。明萬曆年間,中國處於小冰河期,農業災荒不斷,農民沒吃的,必然產生民變,禁菸刻不容緩。

清朝取代了明朝,中國禁菸第一人崇禎卻一手埋下了大清滅亡的伏筆

菸草能刺激人的精神,當時的軍隊官兵,朝廷官員,大都吸菸,崇禎更害怕軍隊喪失戰鬥力,官僚腐敗。

明末崇禎皇帝朱由檢曾在4年中兩次頒佈“禁菸令”。第一道頒發於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由朝廷發出的第一道“禁菸令”。崇禎皇帝第二次禁菸則是為了防止“亡國”。古人多迷信,貴為皇帝的朱由檢更不例外,崇禎皇帝乃“燕王”朱棣之後,京都又是“燕京”。“煙”與“燕”音相近,“吃煙”就是“吃燕”,有吃掉燕王之後、破燕京之嫌,出於避諱,朱由檢下了禁菸令。

在坊間甚至傳唱“天下兵起,遍地皆煙”,崇禎統治時期,天下災害四起,全國農民起義不斷,此謠言被人認為是明朝滅亡的預言!

清朝取代了明朝,中國禁菸第一人崇禎卻一手埋下了大清滅亡的伏筆

在這裡就牽扯出鴉片了。

其實鴉片在清朝以前就進入到中國,有的說是漢朝,但確切的是明朝肯定有了。萬曆年間,鴉片就進來了。鴉片還是藥材,不是用來抽的,當時抽的是菸草。

有一種說法,萬曆皇帝就吃過,後面如果能夠檢測他的屍體,是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的,但可惜,他的墓被挖了,屍體也挖出來了,但後面被一些人給毀了。

於是,就開始禁止種菸草。一禁止種,菸草的價格就上來了。這時候,大家發現藥材鋪裡的鴉片也可以抽,而且菸草價格上來後,鴉片反而便宜了,於是,就有人把鴉片混在菸草裡抽。

一看屢禁不止,崇禎皇帝乾脆下了一個命令,誰抽就直接處死。那不敢抽菸草了,菸民只好直接抽起了純鴉片。

崇禎一手培育了中國第一批鴉片消費者,這批消費者傳下去,英國才有可能向中國輸入鴉片,不然他們都打不到有什麼東西可以保持貿易平衡的東西。

所以說,崇禎雖然上吊了,但死前一手導演了清朝的滅亡。

甭管怎麼樣,崇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禁菸的英雄。

頂部